黨銀娟 任泊遠
摘 要:在高層建施工過程中墻體是建筑的承重結構,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建筑整體的質量,墻體一直都是質檢單位關注的重點。而高層建筑的墻體裂縫是極為常見的問題,墻體裂縫的防治處理對于高層建筑而言有重要影響,有必要采取一些預防措施來解決墻體裂縫問題。基于此,本文對高層建筑墻體裂縫防治技術及相關方面的問題展開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高層建筑;墻體裂縫;施工技術;方法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對建筑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建筑工程建設中裂縫是常見的通病,建筑裂縫不僅減弱了建筑體的承載力,會直接影響高層建筑的抗承載力,這些都限制了墻體結構功能。為了改變傳統建筑施工問題,要做好裂縫防治與處理工作,全面落實高層建筑施工與管理方案。
1 高層建筑墻體裂縫的影響
墻體裂縫對于高層建筑工程的影響和危害是非常巨大的,一方面,裂縫的存在會影響高層建筑各項功能的正常發揮,降低建筑的穩定性和抗震性,同時在很大程度上縮短建筑的使用壽命。如果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墻體裂縫進一步發育,則會影響高層建筑結構的外觀,嚴重的甚至可能會導致建筑的倒塌,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另一方面,墻體裂縫還會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現階段,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對高層建筑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裂縫的存在表明建筑本身的質量不達標,可能會引發嚴重后果,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例如,墻體裂縫的存在,會對建筑企業的信譽造成巨大的影響,導致消費者失去對其的信任,而由此引發的各種糾紛問題需要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項目施工任務,必須全面落實質量管理原則,按照行業標準進行優化控制,實現建筑施工與質量規劃的一體化發展。對于傳統建筑施工存在的問題,要發揮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三方面機構作用,構建統一性的施工質量管理平臺。
2 高層建筑墻體裂縫的施工原則
2.1 質量原則
墻體是建筑改擴建的特殊形式,施工單位要編制符合區域實況的技術應用方案,從安全與質量角度展開分析。鑒于早期建筑施工存在的質量隱患,要構建新型施工管理作業機制,為區域規劃與改造提供保障。因此,施工單位要編制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方案,從多個方面展開質量管理改革,發揮監理單位在施工質量管理中的作用。建設單位負責檢查其體系是否有效,是否持有相關的合格證書,必須要全面落實質量監管機制。
2.2 效率原則
我國高層建筑建設步入現代化階段,構建新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是不可缺少的,對區域改造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高層建筑建設關系著區域發展水平,必須按照行業標準進行優化控制,才能實現施工質量水平最優化。國內建筑墻體倡導改良機制,引入材料作為面層結構體系,保持了建筑承載性能的最優化。在墻體施工階段,不僅要考慮技術方案設計與應用,還要強化施工質量控制力度,從多個方面保持良好的施工效率。
3 高層建筑墻體裂縫預防技術
3.1 灌漿法
由于施工監管體制缺失,建筑施工質量尚未達到理想化標準,阻礙了質量管理工作有序進行。為了更好地開展施工管理工作,必須嚴格按照質量管理標準進行全面調度,實現質量規劃與改造的一體化。灌漿法可結合建筑體結構特點,采用不同類型的操作方式,提高建筑結構的綜合承載力。對于寬度為3.0mm左右的裂縫可以灌實;實際裂縫寬度大于5.0mm時,可采用水泥砂漿;裂縫細小時,可采用壓力灌漿。施工單位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調控,為墻體裂縫規劃與改造提出指導方向,實現墻體裂縫控制效果的最大化,才能保證施工作業符合預期的要求。
3.2 砌筑法
當前,施工單位人員缺乏,造成外業技術人員缺乏,但為了滿足施工進度,沒有經過系統培訓,就把外業工人變成技術人員,造成外業記錄不夠精細。例如,施工人員對建筑工程結構及布局規律缺少了解,施工所得數據與實地情況不符合,導致建筑結構改造失去了真實性;對墻體結構未能深入分析,阻礙了施工作業流程有序進行。標準化施工是行業發展主流趨勢,但是,建筑勘測尚未全面推廣墻體技術。砌筑前,應按設計要求彈出墻的中線、邊線與門窗洞位置,并應以皮數桿為標志,拉好水準線。塊材砌筑時應進行預排,并適當控制每天的砌筑高度。砌體砌筑時,應嚴格控制水平度、平整度,并應錯縫搭砌,墻體的個別部位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在灰縫中設置拉接筋或鋼筋網片,不能滿足搭砌長度要求的通縫不應大于2皮。
3.3 嵌補法
可在裂縫相交的灰縫中,用高標號砂漿和細鋼筋填縫,也可以用塊體嵌補法,即在裂縫兩端及中部用鋼筋混凝土楔子或扒鋸加固。楔子或扒鋸可與墻體等厚,或為墻體厚度的1/2或1/3。作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對象,墻體不僅關系著建筑運行水平,對建筑工程施工操作提出了嚴格要求,必須做好項目規劃與施工方案。針對建筑施工存在的問題,要從工藝改造、病害方式、材料配制等方面,提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建設水平。
3.4 鋼拉桿法
采用鋼筋拉桿宜通長拉結,并沿墻兩邊設置,較長的拉桿中間應加花蘭螺絲,以便擰緊拉桿,拉桿接長應采用焊接。露在墻外的拉桿或墊板螺帽,可適當做建筑處理,拉桿和墊板都要涂防銹漆。針對早期病害防治技術推廣存在的不足,工程單位要做好各方面的調度工作,以科技創新為指導思想,帶動地區施工作業規劃與發展,發揮科學技術在病害防治建設中的指導作用。這些都是地質塌陷中常見的特征,作為預見性分析參考的主要標準。墻體是地面建筑設施改造的主要構成部分,由于特殊地質環境影響,墻體常出現滑坡病害,影響了其他地質構造及建筑結構的穩定性。
3.5 圈梁法
圈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截面至少120mm×180mm,每隔1.5~2.5m應有牛腿(或螺栓、錨固件等)伸進墻內與墻拉結好,并承受圈梁自重。澆筑圈梁時應將墻面鑿毛、淋水以加強粘結。墻體病害對建筑安全造成諸多隱患,施工單位要定期對墻體病害進行綜合檢測,降低沉降、坍塌、裂縫等各類病害的發生率。同時,積極引入墻體技術輔助病害檢測工作,發現異常情況后及時安排人員處理,以免結構性病害對建筑造成安全隱患。
4 加強后期對墻體的養護
高層建筑施工是一個較為長期的工程,墻體裂縫時刻危害著高層建筑施工的質量,在對各方面施工技術的專業要求后,同時也要注重對墻體施工時的養護。在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根據季節的時效性,對墻體混凝土的養護做出相應措施,夏季,墻體外界氣溫遠遠高于墻體的溫度,在這種情況下,要對墻體進行灑水等降溫措施,減小墻體的溫度差,在冬季,墻體外界氣溫低于墻體溫度,要通過使用保溫的措施對墻體的溫度差進行控制,比如對整體墻面覆蓋塑料膜,或者是使用保溫布等等來降低溫度差,減少墻體裂縫的發生。
5 結語
本文總結了高層建筑施工中裂紋問題的存在,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墻體裂縫是多種因素導致的,施工單位要提出切實可行的防治技術方案,消除高層建筑潛在性的結構隱患,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墻體施工目標。而對于裂縫預防處理過程中存在的較為突出的問題,要編制可行的施工作業管理方案,確保墻體裂縫防治達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朱啟貴,汪之龍.淺談混凝土的施工溫度與裂縫[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2(08):12-13.
[2]胡先笠.高層建筑施工中墻體質量控制分析[J].建筑科技,2018(19):18-19.
[3]董金紅.淺探鋼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縫成因及防治措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2(02):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