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煒
摘 要:在水力發電廠實際發展的進程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問題,不能確保運行的安全性,對其長遠發展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在水力發電廠的管理工作中,應做好相應的運行安全管理工作,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采用合理的方式進行相互之間的管理與調整,以此提升運行安全性,為人們營造較為安全的工作環境。
關鍵詞:水力發電廠;運行過程;安全管理
在水力發電廠的運行安全管理領域中,應做好相關的安全知識教育培訓工作,使用合理的安全措施開展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日常工作的安全進行,并預防經濟方面或是人員方面的損失,以此提升水力發電廠相關的運行安全性,為其后續發展夯實基礎。
一、水力發電廠的運行安全管理問題
(一)缺乏完善的機械設備管理機制
目前相關發電廠所采用的管理機制較為落后,難以與技術的發展相互適應,不能符合信息化以及一體化的發展需求。多數水力發電廠在日常工作中尚未結合時代發展特點編制相應的安全管理機制,沒有積極的應用先進管理技術與機械設備,難以在發電廠的機械設備管理領域中進行信息化與自動化的處理,嚴重影響管理工作效果,無法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目前雖然一些發電廠已經提出了相關的制度內容與要求,但是,沒有明確具體的制度標準與管理數據,沒有徹底的對其進行分析,很容易使得不同規模機械設備之間出現信息不流通的現象,難以提升整體電網的穩定性。例如:在大型機械設備檢修的工作中,沒有總結豐富的經驗,難以統一具體的檢修工作規格與內容,在檢修工作中也沒有根據國家或是國際上的經驗開展各方面管理工作與協調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設備檢修效果降低。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系統
在日常的發電廠安全管理工作中,沒有建設出相應的管理系統,未能正確的進行各個部門之間溝通與協調,在出現設備或是系統故障問題之后,難以綜合性的分析與交流,無法更好的指導各個部門相互協作。與此同時,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沒有結合安全特點與需求等進行相關系統的改革創新,缺乏針對性與科學化的管理機制,無法結合相應的發電廠安全管控要求或是標準等建設安全管理系統,嚴重影響著各方面工作效果與水平。
(三)缺乏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
當前在水力發電廠的安全管理領域中,雖然已經建設了相應的隊伍,但是,尚未建設出安全管理人才隊伍,沒有聘用專業素質較高的優秀人才參與到相關的工作中,嚴重影響各方面安全管理工作實施效果。且在實際管理工作中未能結合人員的工作特點與規律等進行相互之間的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各方面工作效果與水平降低,不能滿足當前的安全管理要求。
二、水力發電廠運行的安全管理建議
在水力發電廠實際運行的過程中,應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采用合理的方法開展相關的安全管理活動,遵循與時俱進的工作原則,促使相關工作的合理落實與良好發展。具體安全管理措施為:
(一)建設相應的安全管理系統
通常情況下,對于水力發電廠而言,開展相關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須要建立相應的安全管理系統,實現人力資源、技術內容與機械設備的管理目的。①在人力資源實際管理的工作中,要求將人員的合理管理作為相關安全管控的切入點,按照國家的標準規定、實際狀況等,制定出相應的制度內容與規范內容,根據實際操作情況,按照安全守則開展各種工作。要求工作人員全面了解制度的重要性,結合實際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在日常工作中嚴格落實每項制度,滿足當前的管理要求[1]。其次,在技術管理的領域中,應重視各項科學技術的應用,促使工作效率與水平的提升。在我國經濟與技術發展的進程中,各個行業都開始進行技術的改革創新,利用新技術方式與管理方法等,提升工藝技術的應用水平,并確保安全管理的效率。對于水力發電廠的安全管理工作而言,合理使用先進技術方式以及機械設備,有助于動態化并且全方位的對水力發電站實際情況進行監督管理,了解實際的工作水平與運行特點,并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方式進行機械設備的檢測,這樣不僅能夠降低人力資源的工作量,還能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準確性與水平。與此同時,還需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以及數據檢測結果等等,正確進行各方面安全問題的預測與評估,以便于采用合理的方式與手段等進行安全管理[2]。最后,在機械設備的管控領域中,主要進行常規類型的檢測以及維護處理,并針對故障機械設備進行修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檢測方式與管理方式等,了解到機械設備是否有問題。與此同時,在機械設備安全管理方面,應制定相應的制度內容與規劃內容,每個部門均按照具體的制度要求開展機械設備與其他系統運行安全性的管控,以此規避安全問題。
(二)完善管理系統,合理預防安全漏洞問題
在時代發展的進程中,人們的生活質量與經濟水平逐漸提升,對電力能源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對水力發電廠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要明確工作職責內容,優化相關管理系統,在各個部門與系統相互協調的情況下,合理預防安全漏洞問題,確保各方面工作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并提升系統的運行水平[3]。與此同時,應明確工作人員的職責要求,對機械設備的運行進行嚴格的維護,制定完善的責任制度,如果發現責任區域范圍之內有機械設備的安全問題,就要針對負責人進行嚴格的懲罰,以此提升其積極性。另外,還需因地制宜的開展生產方面與運輸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預防經濟損失問題或是安全隱患問題[4]。
(三)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
應該因地制宜的制定相關安全管理制度,結合目前的工作特點與需求等,編制完善的計劃內容,以此提升工作效果以及水平。首先,應編制出相應的巡查工作制度,按照國家規定與實際情況,建設出巡查方面的計劃內容與制度方案,以此確保各方面安全管理工作的穩定實施,預防人員傷亡亦或是機械設備損壞問題。因為巡視工作很枯燥,工作的數量多,且持續的時間長,容易發生疲倦的問題,所以,應該進行思想的教育,開展思政教育活動,使得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責任觀念,不會出現應付工作的現象。與此同時,應經常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引導工作人員積極學習關于安全管理的知識,在日常工作中可切實的分析設備或是系統運行安全隱患問題[5]。
結語:
水力發電廠實際工作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對系統亦或是設備的運行安全性會產生影響,因此,在工作中應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建立出相對完善的管理系統與機制,在改革傳統工作方式的情況下,將各種安全管理方式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闕祖坤.水力發電廠運行安全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裝飾裝修天地,2018,14(23):35-155.
[2]唐華.水力發電廠運行安全管理探討[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8,25(13):41-133.
[3]駱偉蓮.水力發電廠運行安全管理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18,11(14):55-144.
[4]張洪嶸.水力發電廠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與維護管理[J].消費導刊,2017,(30):143-211.
[5]周昊東.初探水力發電廠運行安全管理[J].環球市場,2017,14(24):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