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冰
摘 要: 浠水縣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重要批示精神,著力補齊農村交通短板,全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成功創建了2018年湖北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本文深入分析了浠水縣“四好農村路”創建經驗。
關鍵詞:浠水縣“四好”農村路農村公路
農村公路是保障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設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農村公路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在充分肯定農村公路建設成績的同時,要求農村公路建設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與優化村鎮布局、農村經濟發展和廣大農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適應,要進一步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浠水縣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重要批示精神,著力補齊農村交通短板,全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2017年以來,累計完成投資10.5億元,實施“四好農村路”1580公里、農村公路危橋改造31座、安防工程1100公里、綠化工程650公里,新建候車亭26個,推動交通+精準脫貧+美麗鄉村+產業基地+全域旅游融合發展,美麗公路經濟帶逐步形成。成功創建全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浠水縣主要作法是:
一、聚焦聚力,做大交通格局。一是高位推動。主動匯報,積極爭取縣“四大家”領導重視,堅持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美麗鄉村建設中優先發展交通,自我加壓,爭創全省、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h委、縣政府專題研究,全縣重要會議專題部署,縣人大專題視察,縣政協專題調研,形成強大合力。二是政策驅動。堅持“先行先試、干中求助,先急后緩、兼顧平衡,競爭申報、規范流程,跟蹤審計、獎補結合”的原則,縣政府出臺了《浠水縣加快推進“四好”農村公路建設的意見》等文件,明確了“八統一”,即統一規劃、統一申報、統一評審、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驗收、統一管護、統一運營,強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三是整體聯動。交通部門牽頭抓總,桿(管)線單位主動遷移桿(管)線,林業部門高標準實施公路綠化,各鄉鎮協調保障施工環境,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拆除路邊建筑。形成了大辦交通、辦大交通的良好氛圍。
二、提標提檔,做精項目品質。一是規劃先行。精心編制《規劃》,實施兩個“三年計劃”、一個“二年計劃”,確保實現1000公里提升工程、1500公里通組路硬化“結零”工程、1100公里安防工程目標。二是標準上靠。提檔升級和路面改擴建按路基寬8-9米、路面寬6.5-7米,窄路面拼寬按路基寬7米、路面寬5.5米,通組公路按路基寬4.5米、路面寬3.5米的標準進行建設,落實“三同時”要求。啟動200公里“黃岡逸道”建設,對提檔升級路段路肩、綠化、驛站、文化景觀、標志標牌等進行再完善再提升,豐富“四好農村路”內涵,建設美麗公路經濟帶。縣政府研究“三農”工作,將政府資源資金、部門項目、文旅招商向美麗公路經濟帶聚集。三是監管下沉。落實“八公開”制度,實施行業管理+專業監理+鎮村監管+群眾監督,從源頭上把好質量安全關。
三、擔難破難,做強資金保障。一是爭取政府加大投資。堅持“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的思路,2017-2018年,縣政府整合落實“四好農村路”建設資金4.07億元,2019年決定再安排專項資金2.2億元,堅定實施“四好農村公路”的信心和決心,為爭創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夯實硬支撐。二是激勵鄉村自主籌資。實施競爭立項,充分調動鎮、村積極性,通過擠一點、補一點、籌一點、助一點、捐一點、投一點等方式,籌措缺口資金3.5億元,有力保障了項目順利實施。三是部門履職向上爭資。交通部門向上爭取補助資金,與縣政府整合的涉農部門項目資金歸并投入農村公路建設,實施集中管理,統籌使用,一個口子進出,較好地破解了資金難題。提檔升級路基工程由鄉鎮實施,按35-60萬元/公里給予補助,路面工程由交通部門實施,按160-200萬元/公里給予補助;改擴建工程由鄉鎮實施,按89-100萬元/公里給予補助。省廳下達村村通客車提檔升級項目在落實補助標準的基礎上,另增加5萬元/公里補助,山區庫區另增加10萬元/公里補助。
四、專管群管,做實公路養護。一是成立專門機構。堅持建養并重,在全省率先成立縣、鄉、村農村公路管理機構,推行“路長制”,壓實了管養責任。二是落實專項經費。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建立逐年增長機制。三是實行專群結合。實行專門機構+公司+農戶+公益性崗位養護模式,做到了有路必養。2019年起,縣政府出資委托農村公路局以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對提檔升級路段實行公司化養護。四是堅持專項考核。農村公路養護納入鄉鎮年度綜合實績考核內容,與養護資金撥付、下年度項目安排掛鉤,保障了養護質效。五是開展專項行動??h、鄉、村三級每季度聯合開展一次農村公路清路面、清路肩、清邊溝、清路障、清環境的“五清”行動,持續改善路域環境。六是實施專項治理。縣委、縣政府將農村公路治超納入加強黨的建設重要內容,壓實鎮村屬地責任和部門主體責任,抽調公安、交通、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150人組建聯合執法專班,設立五個治超點,強化源頭監管、嚴格路面執法,保障了道路安全暢通。
五、為民便民,做優運營服務。一是創優硬件。建成鄉鎮客運站2個,在建3個;發展農村客運線路47條;新增客運公司14家,新增“村村通”客車148臺,實現了路通車通。二是創優管理。對客運車輛實行“五定”、“五統一”管理,充分發揮4G動態監控平臺作用,保障了運營安全。白蓮鎮投入60萬元建設農村公路動態信息監控平臺,實現了鎮域路段視頻監控全覆蓋。三是創優服務。采取冷熱線搭配、線路延伸、預約叫車、包車服務等多種經營模式,農村客運無縫鏈接。依托客運站建設農村物流中心(站)、郵政代辦點,開展小件配送業務。村村通客車“開得通、留得住,運營得好”。
六、路興業興,做好融合發展。一是帶活三農。一條條農村公路如阡陌縱橫浠水大地,貫穿產業基地56個,連通美麗鄉村20個、對接專業合作社450多個,吸引600多名能人回鄉創業,建成農村電商服務站510多家,100多種農特產品走向全國,為農村帶來人氣、財氣。二是帶動扶貧。一條條農村公路聯系黨心民心,匯聚脫貧致富的磅礴力量,打通了97個重點貧困村發展瓶頸,幫助5000多名貧困人口在家門口企業、基地就業,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摘掉了窮帽子。三是帶旺旅游。一條條農村公路串起休閑觀光旅游景點42個,讓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鄉村旅游呈井噴式增長,2018年接待游客26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9.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66%。
修通一條村路,形成一路風景,發展一片產業,繁榮一地經濟,致富一方村民?!敖煌?精準扶貧+美麗鄉村+產業發展+全域旅游”的美麗公路產業經濟帶,正在浠水大地延伸!
參考文獻:
[1]陳繼友. 淺析如何加快推進四好農村公路建設[J]. 長江叢刊,2017,(35):134
[2]謝博識,張波. 串起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全國"四好農村路"管理現場會安吉農村公路觀察[J]. 中國公路,2018,(19):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