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武
順著時代的發展,老年支氣管哮喘的發病率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人們對此也越來越重視。那么接下來,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些老年支氣管哮喘的相關知識吧。
首先,什么是支氣管哮喘呢?支氣管哮喘(俗稱為哮喘)其是一種以嗜酸性的粒細胞,其主要是以肥大細胞反應為主的氣道慢性炎癥,這種慢性炎癥會導致氣道高反應性增加,嚴重者跟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廣泛的可逆性氣流受限的情況。其臨床癥狀的主要表現就是為反復發作性的喘息,并會伴隨著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等癥狀,并且患者常常會在夜間或清晨發作,而多數患者可在經治療或自行以后得以緩解。以上介紹的對與哮喘的定義是近年對年輕人哮喘患者病理生理學研究的結論所得到的,而至于老年人哮喘的發生原因,尤其是發生氣道炎癥的原因,是否與年輕人哮喘的原因一樣則缺乏相關的資料證明顯示,而且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多在幼年或青年時已有發病的現象,不過是因為未得到正規的相關治療所導致了病情遷延不愈,更或者有患者患有長期慢性支氣管炎這一基礎性疾病。
一、患者發病原因
目前支氣管哮喘的病因還不是十分地清楚,但大多數都認為其發病原因與基因遺傳有著一些關系,并且受到了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綜合影響。不過許多相關的病理調查資料表現,哮喘患者的親屬患病率會遠高于群體患病率,并且如果親屬的親緣關系越為近,那么家屬的患病率就會越高;而且如果患者的病情越為嚴重,其親屬的患病率也會越高。不就如此,絕大多數患有哮喘的患者雙親都會出現存在不同程度的氣道高反應性,而且就算到目前為止,會患有哮喘的基因因素并未完全地明確,不過有些研究表明基因中如果存在有與氣道高反應性、IgE調節和特應性反應等相關的基因的話,那么就可能會出現患有哮喘的可能,而這些基因也在哮喘發病的因素中起著占有重要位置。
除基因遺傳以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如鼻病毒,流感病毒)也是老年哮喘誘發的一個常見誘因之一,因為隨著年紀的增長,老年人全身及局部的免疫功能出現降低的趨勢,因此老年人極易反復性地引發呼吸道的感染,并且反復的呼吸道感染將導致氣道上皮的損傷,進而導致老年人氣道高反應性的出現,有關報道顯示84.4%的晚發老年哮喘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誘發的,而且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者都較多,所以會增加使用β受體阻滯劑,比如像普萘洛爾,吲哚洛爾,噻肟心安,美托洛爾,醋丁酰胺等一些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機,不過由于長期使用β受體阻滯劑,老年人的受體功能將會減退,進而可阻斷支氣管平滑肌β2受體將會誘發哮喘或加重哮喘發生的機率,不僅如此,如果老年人使用阿司匹林來防治缺血性心臟病,或使用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非皮質激素類的抗炎藥物的機會較多的話,那么此類藥物將會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謝過程,進而使白三烯合成量增加,以最終導致哮喘的發生,因此有些人認為部分老年患者哮喘的誘發和加重很有可能是因為應用阿司匹林或非皮質激素類解熱鎮痛劑的結果,也有些人認為老年哮喘或與鼻竇炎,與多發性的息肉病著密切相關,雖然老年哮喘的自發緩解率較低,而且一些醫療人員對一組老年哮喘進行研究觀察數年之后,得出了老年人的消退率僅為19%,而相應的兒童哮喘的消退率近達到了50%,而且57%的老年人易發生胃食管的反流,而且單單就是微量的誤吸都會道致迷走神經反射引起支氣管收縮和痙攣。
二、患者發病機制
氣道的基本病理改變就被稱之為肥大細胞,在肺巨噬細胞、嗜酸粒細胞、淋巴細胞與中性粒細胞浸潤后,氣道黏膜下組織會產生水腫的現象,而微血管的通透性會呈現出增加的趨勢,支氣管內會出現分泌物潴留,支氣管會出現平滑肌的痙攣,纖毛上皮會出現剝離的現象,而且基底膜會出現露出,杯狀細胞數與支氣管分泌物的均會出現上升的趨勢等等一系列的病理改變,這些都被稱之為慢性剝脫性與嗜酸細胞性支氣管炎,上述的這些改變是可隨著氣道炎癥的程度的不同而發生不同變化的,如果患者的哮喘長期反復地發作的話,就極有可能是病情進入到氣道不可逆性的狹窄階段,并且其主要表現就是為出現支氣管平滑肌的肌層肥厚,和氣道上皮細胞下的纖維化等等一系列可能引起致氣道重建的可能性出現,及其周圍肺組織對氣道的支持作用逐漸消失,不僅如此,在患者發病的早期,因患者病理的可逆性,所以解剖學上很少有發現器質性的改變,而且隨著疾病發展,相應的病理學也產生了逐漸地明顯變化,如患者會出現肉眼可見的肺膨脹,肺氣腫會較為突出,肺也會出現柔軟疏松有彈性的現象,并且支氣管及細支氣管內會含有黏稠痰液及黏液栓的出現,而支氣管壁會增厚,黏膜會充血并腫脹形成皺褶,黏液栓塞會出現局部的可發現性的肺不張。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介紹的支氣管哮喘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