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琳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局勢的不斷變化,信息化高速發展越來越成為當今時代的顯著特征,互聯網產業的風生水起也帶動了物流業的發展,在種種因素的推動下,物流業成為當前全球經濟發展的產業支柱。國際間貿易往來的實現乃至生活中的需要都可以通過物流服務實現。河南省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為物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優勢,加之航空港區的批復建設, 河南省成為名副其實的物流業發展大省。港區航空物流對臨空經濟的引導更進一步加速我省經濟結構的持續轉型、以鄭州航空港為輻射的中原經濟區增長極逐漸形成。
關鍵詞:物流業;航空港區;經濟發展
一、鄭州航空港區經濟發展現狀
2013年3月7日,國務院批準《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年)》,這象征著我國航空經濟港區的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大步。以物流業為例,機場二期建成后將保障年旅客吞吐量2900萬人次,到2025年航空貨郵吞吐量將達300萬噸。自港區批復以來,新鄭國際機場優先發展貨運,貨運增長率連續四年穩步增長,增長率超過10%,增速在全國大型機場排名前列。下表為2017年與2018年各大機場吞吐量對比: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在過去的2018年中,鄭州機場旅客吞吐量為2733萬人次,與2017年相比,增幅為12.5%,增量為303萬人次。增速在全國2000萬級以上前22個大型機場中,排名第一,全國行業排名由去年的第13位升至全國第12位;完成貨郵吞吐量51.5萬噸,進出口貨物達到32.92萬噸,貨運規模繼續穩居在全國第7位;客貨運規模繼續保持中部地區“雙第一”。
二、鄭州航空港區建設的必要性
早在2005年溫家寶總理就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戰略計劃”,該戰略計劃旨在提升中部經濟區(包含以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等省份)的經濟發展水平,是針對解決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差距過大這一問題的重大決策,有助于推進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這一計劃為后來2013年國務院批復我國第一個以航空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區域規劃即《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這說明我國將致力于探索航空經濟港區發展的同時帶動中原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而地處中原的鄭州擔任起這一重任也是大勢所趨,同時,這也為鄭州甚至中原地區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中原地區長期處于人口基數大,經濟薄弱,技術水平落后的一方,而經濟水平的落后必然會導致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的發展遇到一些阻力,同樣,也可能阻礙中原地區現代化、工業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要改善這種局面必須從經濟入手。
鄭州航空港區的建立也有助于增加一定的就業崗位,提升人民的經濟水平,增強人們生活的幸福感,有助于貫徹落實改善民生的決策。
航空港區的建立也將吸引優秀人才。一定程度上會促進教育文化方面的發展,改善中原地區落后的局面。
三、新形勢下鄭州航空港經濟區物流業的發展優勢
如今的社會正處于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國的經濟水平的提升一直為世界所矚目,保持著穩步增長的趨勢,是當今世界中最受關注的發展中國家之一,國力的強盛為技術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經濟基礎。現階段的我國交通運輸體系不斷完善,物流運輸方式多元化,比如公路運輸,水路運輸,火車運輸,飛機運輸,以及近幾年來正火熱的高鐵運輸等,成本也有所不同,但可以滿足不同類型的企業或者不同程度的需要。現代化物流網絡覆蓋地區范圍廣,運輸效率高。這些條件為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現階段現代物流行業儼然已經成為了我國市場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樣的新形勢下鄭州航空港區的發展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政策支持
前有溫家寶總理提出“中部崛起的戰略計劃”,后有國務院頒布的發展航空港經濟區的決定,這都為后來航空港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018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在對外航權談判中支持鄭州機場利用第五航權,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鄭州航空港經濟區,在領導的重視和帶領下,鄭州經濟建設的方向和道路逐漸明朗。這些政策的出臺都表明國家相當重視中原地區經濟水平的發展,也為初步發展的鄭州航空港區給予了國家所能給的支持。
(二)鄭州航空港區的自身優勢
鄭州航空港區地理位置優越:地處中原,地域條件好,能夠與京津冀長三角等重要經濟區形成緊密聯系,便于跟隨它們的發展。河南省人口基數大,外來人口多,有較低的人工成本,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管理制度優越性的提升以及基礎設施的完善都給鄭州航空港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并且臨近高校區,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做技術支持。
交通便利:鄭州經濟發展水平雖處于薄弱階段,但運輸體系已經相對完善,高鐵軌道在不斷地鋪設當中,有河道,又有航空航天優勢,又是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所以當前不斷提升的交通條件足以應對港區經濟發展的需要。
人力資源:人口基數大在某些情況下雖然是造成經濟落后的因素之一,但也一定程度上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同時,港區的建立有利于吸引外來優秀科技人才。
四、新形勢下鄭州航空港經濟區物流業發展面臨的劣勢
(一)產業基礎比較薄弱。
目前鄭州航空港區的主導產業并不是高新技術產業或者信息化產業,仍舊是一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低價值產業,且大多不適合用航空方式進行運輸。除此之外,產業之間沒有形成完善的產業鏈。
(二)缺乏高新技術和創新性企業。
河南人口眾多,但只有一所鄭州大學是211院校,而其他學校發展水平參差不一,外來科研機構數量少,主要依賴外來技術,這樣的情況下,無法帶動鄭州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無法掌握核心技術,自主發明的專利權少。
五、對鄭州航空港區持續發展的建議
(一)不斷地完備基礎設施的建設;
(二)重視教育,向教育水平發達的地方學習,提升本地教育水平,儲備優秀人才使河南能夠自己有自己的技術優勢,減少對外技術的依賴,改善河南教育資源嚴重缺乏,嚴重落后的局面;
(三)領導要充分重視港區的發展,加強管理;
(四)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的產業,利用好互聯網信息化的優勢,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參考文獻:
[1]燕鵬飛《鄭州機場航空物流戰略環境研究》 河南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6
[2]白敏《鄭州航空港區物流金融發展問題研究》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