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中南 彭建國 錢曦明
摘 要:本文指出了化工化纖管道質量監督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給出化工化纖管道工程質量監督需要新的監督手段和管理模式的觀點,同時本文提出了對監督方式的改良手段,包括采取材料復驗、射線探傷等高科技手段;加大對責任主體的監管力度,結合過程進行監督等,為化工化纖工藝管道質量監督的改進做出指導,從而有效地提高工程實體質量。
關鍵詞:化工化纖工藝管道;質量監督;工作方式改進;質量責任主體
隨著相關政策如國務院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不斷出臺,政府部門對于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作用變得越來越舉足輕重,得到了國家和社會各界的重視。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各方面的變化越來越快,原先的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和工作方式已經和時代脫節,漸漸地變得低效,無法跟上質量監督體制改革的需求。因此,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方式的改良已經變得尤為迫切,以促進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
1 以往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制度已經確立的二十余年,工作開展以來采用的方式是三步到位核驗,即開展巡回抽查并且與對基礎、主體、竣工三步到位的核定互相補充的工作模式。這種工作方式在石化、化纖建設工程中并不適用,因為石化、化纖工程中的管道安裝等工作只有在隱蔽工程、竣工驗收和中交等少數環節才明確要求了質量監督部門進行監督,這種制度存在很多隱患。
1.1 輕視過程,只注重結果
在化工化纖管道安裝工程中由于施工工作量大、材料種類繁多、工期緊張等原因,往往會出現質量監督部門只重視結果而輕視了過程,導致很難具體掌握建設工程的實際情況的問題。因為施工過程中會對質量造成影響的因素有很多,如果監督管理部門沒有細致了解、排查,只安排一兩次驗收和巡回抽查很難對整個化工化纖管道安裝工程進行全面的監督,往往會遺漏造成質量問題的因素。
1.2 各級質量責任主體不夠重視質量行為的監督管理
雖然建設施工的企業的安全責任由相關法律制定得很詳細,但監理單位很少會涉及到他們的安全責任,這作為在建設工程生產中的重要主體是極為不合理的。由于上述原因,我國的建設行業業主和監理單位傾向于忽略建設施工安全問題,而只強調和關注建設工程的質量、進度和成本,對于建設工程項目的參與度不高。化工化纖管道安裝工程的質量好壞除了要依靠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還與各個質量責任主體的管理密不可分,如果對于建設工程質量責任主體的監督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就會導致各個質量責任主體沒有對于建設工程質量的責任意識,失去了制約,只看重建設工程的經濟效益,就會讓整個工程受到經濟利益驅動而失控。這對于化工化纖工程來說是非常致命的,如果化工化纖裝置質量不達標,就很有可能發生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產生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1.3 監督管理手段單一,沒有科學的檢驗方法,往往憑借主觀判斷
建設工程監督管理工作往往缺乏科學有效的判斷標準和方法,這對于化工化纖管道工程來說尤其嚴重,許多年來監督管理人員對于管道材質和焊接內部質量并沒有合理有效地審查和控制,工程質量的優劣只能憑借質量監督管理人員的主觀判斷,無法有效地對化工化纖管道施工工程進行質量監管,留下了諸多質量隱患。
1.4 管理者無法有效管理監督工作
從管理層面來說,政府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職能并不能充分發揮,因為需要監督管理的建設施工項目繁多且分立的特點,使得政府管理監督部門不可能一一進行檢查,而只能進行重點抽查。同時安全事故造成原因往往容易被忽視,如業主要求的施工進度、是否合理實際圖紙設計和資金是否及時到賬等等,其中很多都是難以量化但確實會造成潛在的風險因素,比如勞動者工資拖欠問題,工作強度大和勞動者心理因素等等。這要求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
2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改進措施和改良優點
2.1 加強對于建設施工過程的監督,改進監督管理模式
加強監督力度是最基本的提升質量監督效果的方式,要解決問題必須從具體出發,針對各個部門各個環節多方面進行完善,從政府法律法規到政府管理部門再到具體實施施工的企業都要解決具體問題,從而提高化工化纖工藝管道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加強施工人員和管理團隊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的培養,強調安全教育的力度,嚴格執行人員考察的規范,安全管理人員要分不同級別大力培養。將安全施工技能和安全知識兩者并重,有機地結合起來,把企業的用人不符合規定的現象從根本上徹底消除,以這種方法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
2.2 加強質量責任主體的監督管理
大量的化工化纖工業管道的安裝單位是貫標單位,但是因為難以留住人才和人才成本問題,質量保證體系很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承建商作為責任主體習慣于讓監理工程師為自己的利益服務,而忽視了對于建設施工質量的監督管理,因此加強對責任主體的檢查力度是極為重要的。
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完善的企業信用評級系統是非常有效的提高建筑安全管理的方法。比如在美國,傷害事故率、勞工索賠、損失時間事故率等等都會納入企業的考察范圍,因為其有效地反應了企業對于建筑安全的重視程度和技術水平,給了行業內一個可以量化的參考標準,給政府部門、業主、建筑企業都帶來了便利,從側面來說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的一種有效手段。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也要加強執法力度。這要求執法部門對于檢查安全情況、核對數據要建立一套嚴密的規范和制度。如何記錄、公告、處罰、保密都需要非常細致的規定和強硬的執行力度,比如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對于檢察官的違法行為要施加嚴厲的處罰。
2.3 采用科學有效的技術進行質量監督
以往的化工化纖管道工程質量檢驗缺乏客觀合理的評判標準,只能依賴于監督人員的主觀判斷而喪失有效性,所以要利用科學技術提高對于工程質量的有效檢查。材質復驗和射線探傷抽拍是兩種優秀的質量檢查手段,采用之后能夠讓化工化纖工藝管道的質量監管工作能夠有切實的數據和科學依據。
2.4 建設材料嚴格把關
工程材料質量的優劣會直接影響整個建設工程的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因此材料質量的嚴格把控是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的重要一環。要實現良好的材料質量監督,就要做到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系,加強合同管理;制定材料監理細則,明確材料監理流程;審核施工單位材料計劃;加強材料采購質量監理;對進場材料進行質量監理,嚴把材料材質的檢驗關,做到每批材料的質保單,批號合格證相一致。對于幾種主要材料的質量監理要做到因地制宜,對癥下藥,如加強鋼筋、水泥的分種類堆放、強度和安定性檢驗;重視鋼筋焊接制品的焊接質量,焊接人員素質;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攪拌、運輸等一系列環節都要嚴格把關。
3 結束語
化工化纖管道建設安裝工程量大、工期緊、管材種類多,往往很難進行有效監管,然而化工化纖工程質量一旦有問題就很可能出現嚴重的事故,因此提升監督管理強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提出加強對于建設施工過程的監督,改進監督管理模式;加強質量責任主體的監督管理;采用科學有效的技術進行質量監督的方法來改進質量監督管理,從而有效提升化工化纖管道建設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 潘書才. 化工化纖工藝管道質量監督的改進[J]. 聚酯工業, 2004, 17(1):9-12.
[2] 郭漢丁, 劉應宗. 我國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制度沿革[J]. 工程質量, 2002(4):12-14.
[3] 劉煒彤, 朱際宇. 化工化纖生產質量控制措施[J]. 化工設計通訊, 2016, 42(5):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