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彤
摘 要: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建設實踐中,因工程項目所處的環境條件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其中有些工程項目施工管理難度系數相對較大,而且涉及到很多較為復雜的技術工序,加之周期短等,因此必須要結合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實際情況,尋找優化解決的措施和策略,本文就此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道路橋梁;施工;質量;管理;原則;控制措施
1 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管理原則
1.1 工程質量原則
工程質量是一個工程建設最基本的施工原則,特別是基礎民生工程,比如市政道路和橋梁施工工程,在施工前后施工單位都需要保障工程施工質量,工程在設計規劃之初就要把工程質量掌控放在第一位,施工單位只有遵守最基本的工程質量原則才能在行業內發展下去。
1.2 工程工期原則
城市是人流量較大的集中地,因此市政道路和橋梁工程施工在保障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必須要盡可能的縮短施工時間,優化施工資源配置,對于施工周期進行嚴格把控,保障工程工期如期完成,減少市政工程施工對于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
1.3 安全施工原則
任何工程的施工建設都離不開安全施工的前提,在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也是如此,在施工現場要建立并完善安全施工制度,確保安全生產目標。
2 道路橋梁施工中的管理措施
2.1 嚴格監控建設設備及材料
材料及建設設備的質量在市政道路及橋梁建設中極為關鍵,且整個工程質量是否合格會受到建設材料和建設設備合格與否的決定作用。除此之外,材料和設備對路面和橋梁的使用壽命有直接影響,同時對橋梁及道路使用性有很大影響,所以有關監管部門需規范審批程序,把握好建設設備及材料的質量關,保證工程的使用壽命及質量。所以在檢查材料的時候,需積極檢查材料的外觀和保質單,抽取樣本測試檢查合格的,拒收檢查不合格的。在設備使用中需保證其正確性,在選擇施工機械設備方面需保證運行的穩定性,同時重視設備質量在檢查材料質量時的監控。
2.2 施工技術及組織準備
需有關部門在進行真正市政道路橋梁施工前對其進行管理,需大量的物力、財力及人力,整個施工過程極為復雜,對機械化要求很高。所以需分散及分配好施工力量,提前做好施工組織準備,做好分工的細致及明確,明確施工管理責任,發揮出市政道路橋梁施工中施工組織的作用。且施工技術準備主要為下述幾點:其一做好現場勘查。而最直接的勘查目的,就是熟悉好工程范圍的地面排水、構建物、地形、供水、供電等環節,做到機械設備進場,搞好道路橋梁任務分工;其二圖紙的檢查。在整個市政道路橋梁施工中,設計圖紙為直接依據,審核圖紙包含線路障礙、地貌地表、地質、水文等,同時要審核道路的結構物、走向及轉角;其三組織設計。指導工程施工全局性技術文件為市政道路橋梁施工組織設計,按照施工工期的要求,全面實現對整個項目工程的組織和安排,設計好施工材料、組織方案及人員和設備,提升市政道路橋梁的效率及質量。
2.3 強化管理、注重驗收
針對于施工質量而言,施工管理對其意義重大,且其管理需包含機械設備、施工人員、材料資源等,需先全面了解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從而進行人力資源的分配。應安排專人對施工中復雜工藝進行現場管理及控制。需按照有關標準在上一環節施工完成后進行質量驗收,當保證施工質量符合建設標準,才可進到下一環節。同時需委派有關評定人員,對整個建設工程而言,進行不定期及定期施工參觀指導,解決隱在萌芽時期的質量問題,更好避免通病的問題出現,提升橋梁工程施工質量。
2.4 防治市政橋梁病害發生
為了實現對施工質量的提升,需事先做好病害防治的工作,滿足道路荷載要求及正常運行,嚴格控制每項施工工序。積極對地基進行強化處理,加強施工質量管理,適時預加荷載,提升支架和模板的剛度,提高路面的受壓能力。同時要把控好澆筑的溫度,在實施混凝土入模時進行分層澆筑,保證密實度。當有道路橋梁裂縫發生時,需按照實際發生情況,選擇填充、灌漿、結構補強法及時補救,用于避免交通安全事故,以及橋梁坍塌的發生。
2.5 加強道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所有的建設工程中都是秉著安全第一的準則,因此道路的建設中要做好安全管理,保證每個技術人員的人身安全,道路的安全管理包括施工人員人身安全和建設地點居民的人身安全兩部分,要做到道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要及時對施工地點進行風險評估,對于已發現的危險地區進行處理,避免出現安全隱患對施工人員造成危害,另外在施工過程中正確放置施工設備和施工材料,不要隨意堆放,附近如果有小孩子或者學生的經過更好注意這些問題,不能危害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安全隱患雖然很難徹底解決,但是及時進行安全監測,做好危險防護措施,可以大量避免風險的出現,做好道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3 案例分析
3.1 案例概況
以某地高架橋工程為例,通過實施技術要點控制及質量管理,來對工程施工的實際成效進行探究。該橋梁位于低山丘陵之間的沖溝,地形較陡,總長度共為521m,樁柱式橋臺,以鉆孔灌注樁為基礎,其中上部構造是預應力連續T梁(23m×30m),下部構造是整體式臺配樁基,共有橋墩45個,其中墩身高度在20m以上的橋墩共36個,橋身架空高度最高為36m。
3.2 施工方案
在施工方案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考慮到施工材料的成本投入問題,采用常規滿堂支架法進行腳手架的搭設,高墩橋的施工模板可滿足墩身約為5個~6個。這一方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短板逐漸顯露,一方面,在模板投入量較小的情況下,雖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成本的縮減,但從長遠來看,不利于整體工程進度的推進;另一方面,受墩身的單次澆筑高度限制,澆筑次數將出現一定增長。對此,針對施工方案的改進便可考慮從加大材料成本投入的方向著手。首先,可采用特制定型鋼模板(高:3m)作為統一模板,并采用吊車完成針對首段模板的安裝;其次,通過手動葫蘆來完成其他段位的施工安裝操作,并適當增加相應的模板數量;最后,通過科學的力學分析,對腳手架的搭設結構做出進一步調整,使其牢固性、穩定性可得到進一步提升。
3.3 施工成效
通過上述方案的實施,該工程在安全性、經濟效益等方面均得到了較大提升。一方面,在鋼管、扣件等方面的材料投入出現了大幅縮減;另一方面,該工程的實際施工進度與原計劃相比提前了一個月,在資金成本投入方面縮減幅度達到55萬元左右;最后,橋梁支架的安全系數也獲得了相應提升,為后期運行的穩定性提供了較高保障。
結束語
總而言之,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不僅關系到整個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同時還與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進度息息相關。相關部門必須要有足夠的重視,加大在施工原材料方面的管理力度,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做好質量監管工作,保證工程建設質量,促進城市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耿其林.道路橋梁施工的裂縫成因和預防對策[J].交通世界,2017(31):122-123.
[2]童娟.項目管理在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應用[J].居舍,2017(31):107.
[3]蘆燁磊.道路與橋梁施工質量問題的分析與監控[J].山西建筑,2017,43(31):124-125.
[4]李保爾.道路橋梁施工技術和管理方法[J].中華建設,2017(10):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