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星
摘 要:連帶責任作為民商法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商法的眾多制度中均可見該種制度,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需要履行的責任是對責任人是否嚴格按照合約上的要求開展各項工作進行監督,在保護受害者的自身權益,確保各項交易的安全性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連帶責任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展現出了較強的復雜及零散性質,目前我國對于連帶責任并未有出臺與之相匹配的系統法律法規。因此,在對連帶責任進行分析時,應站在司法的角度進行分析,為連帶責任的有效使用提供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民商法學;連帶責任;思考
0引言
連帶責任作為民商法中的一項重要制度,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它在保護債務人權益、打擊犯罪、確立法律權威、保障各種法律制度的有效實施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由于目前我國的連帶責任法律制度尚未完善,未能對連帶責任設置出合理的范圍,對連帶責任各項工作的高效實施及開展均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嚴重者還會對法務工作的實施及開展造成較大的制約。因此,應準確分析連帶責任,并對其進行相關的司法解釋,以確保連帶責任各項工作能夠高效實施及開展。
1概述
1.1連帶責任的含義
在我國民商法律中并沒有陳述解釋連帶責任的具體含義,導致我們在處理相關法律事宜時對連帶責任的濫用。連帶責任,一般情況下是表示在法律事務中的當事人達到兩個及以上,同時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那么這例法律事務中的責任人就會相應承擔連帶責任。
1.2連帶責任類型
1.2.1兩人以上侵權行為導致的連帶責任
共同侵權主要是指兩人及以上行為的產生對他人的合法權益造成危害的一種行為,即使該種行為不是蓄意而為之,但是對他人的權益造成了危害,將會被納入到共同侵權范圍內。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提出,兩人及以上的人出現的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行為人需要根據自身的職責權限及能力范圍,主動承擔與其相關的連帶責任,通常在對案件進行處理期間侵權行為更為常見,表現為,侵害結果的產生是兩人及兩人以上而導致,若能夠排除掉該種行為的蓄意性,并且也不是多人共同所產生的過失,對是否需要承擔連帶責任提出了疑問。針對該種情況,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一些人認為,該種情況的出現由于受多人導致,并且在侵權前并沒有出現蓄意行為。
1.2.2兩人以上的危險行為導致的連帶責任
兩人或兩人的人們在出現危險行為后,會引發他人的權益遭受到損害,但是不清楚損害的產生是由哪些人所造成,連帶責任主要是指應由共同的危險行為人來承擔相應的責任。對于由于共同危險行為給人們生活所帶來的巨大損害,會對人們的共同工作及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
1.2.3兩人以上共同危險行為所導致的連帶責任
連帶責任的產生若由兩人及以上的共同危險行為所造成,會導致行為人的自身權益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但是卻無法確定損害行為的產生是由哪位行為人造成的。要求共同危險行為人應一起來承擔相關的連帶責任,以防止給人們的實際生活帶來較大的損害,避免對人們的正常工作及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
1.2.4合作或合伙導致的連帶責任
對于合作或合伙所產生的連帶責任,由于在工作期間是由團隊中的所有人共同來完成工作,任何一個合伙人均有權利承擔起連帶責任的管理重任。應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中的要求。要求合伙人應主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及連帶責任,且承擔的比例應嚴格按照合作控股中提出的要求,來承擔責任。
1.2.5委托代理行為導致的連帶責任
造成的連帶責任委托代理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造成的連帶責任的產生與代理方權利不明確有直接關系,而且造成的連帶責任未能清楚的寫在授權合同中,連帶責任的授權合同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因代理人的欺騙行為而產生的連帶責任,代理人與第三人應當共同承擔連帶責任。對于違法行為造成的連帶責任,在了解代理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情況下,代理仍從事非法行為,要求代理需要與委托人共同承擔連帶責任。
2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
2.1程序法與民商法之間存在不協調問題
民商法是一種以民事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實體,在內容上強調的是以民事主體為主要形態,而程序法與民商法之間存在著內容上的掛鉤,程序法可以為民商法提供實際的手法運用,因此協調性在兩者之間顯得比較重要。但事實情況是兩者之間有所沖突。而這會造成民事連帶責任規定存在無法落實的情況,按照常規的方法來看,民商法運用的是比較常見的,而在兩者產生沖突時候也是一種主要方法。因此,為了化解這種沖突,需要對民商法進行簡明扼要的概述,確保在訴訟問題上有更好的實踐參考價值。
2.2債權人責任劃分不夠明確
在經濟產生糾紛的實際案件中,雖然每個債務人都有共同責任,如李先生將個人私家車借用同事張先生,張先生在使用的過程中,酒后駕車事故,對孫小姐造成嚴重的傷害事故,張先生被帶到法庭,要求張先生補償,根據附加依法共同責任,法院還列出了車輛的擁有者李先生。當張先生無法承擔巨額醫藥費時,李先生將負責全額還款。但在實際情況中,李先生的過錯僅僅是把車借給了張先生,他不得不承擔和張先生一樣的連帶責任,這種連帶責任存在著責任不夠明確的問題。
2.3限制期間仍存在一些問題
行動的限制大約是兩年。但是,在擔保法中,債務限制規定主債務在履行后六個月內。此外,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連帶責任的限制。
3改善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對策
3.1完善連帶責任訴訟程序
從民商法的法律程序上來看,在對已經發生的案情進行了解時,應結合實際情況對案情進行界定。在不同的行使案件下,民事主體觀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對民事案件進行分析時,應在法律的要求下開展各項民事分析工作,堅實公平、公正原則,不斷完善訴訟程序,并做到刪繁就簡,以促進訴訟效率的提升。另外,應充分發揮程序法的作用,對程序采用多元化設計方法,以確保民商法的科學及合理使用。
3.2對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
在對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時,應嚴格按照民商法中提出的責任認定及培養要求開展各項保護性工作。例如,當債務人的數量較多時,在對經濟賠償問題進行判斷時,其界定應以債務份額的大小為依據,采用該種判斷方法,有助于確保債務糾紛的快速解決,保證債務糾紛處理的公平性。因此,在對此類案件進行處理時,需要將考察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上,使民事主體責任更具合理性,確保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
3.3完善連帶責任
通過對連帶責任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解可知,與商法中及民法中所規定的責任有較強的一致性及關聯性,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存在規定不足情況,無法對連帶責任進行界定。要想明確連帶責任,需要從程序層面及制度層面出發,以便能夠更好的適應民商法中的要求,完成對合法權益的保護,確保民事主體的利益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3.4滿足各方的法律要求
通過對民商法的實踐情況進行分析可知,當訴訟程度得到完善及改善后,要求改進人員應充分考慮到雙方的選擇權,對訴訟工作的實施及開展情況進行綜合衡量,堅持訴訟利益原則,提升訴訟工作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同時,應不斷完善訴訟程度,對實質性的權益進行維護,確保在維護利益的期間,權益人的合法權益能夠得到根本性的保障。
4結語
為了促進民商事法律的共同責任,有效發揮其有效的作用,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政府在法律專業法律機構和專業人員應積極努力分析存在的問題,找到有效的對策,提高民商事法律的共同責任,有關規定使其更有效地為民事主體服務。
參考文獻:
[1]蔡先紅.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探討[J].長江叢刊,2016,15:120.
[2]劉軍.我國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認定和處理思路漫談[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7).
[3]王喻程.關于民商法學中連帶責任的淺析[J].法制與社會,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