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晨亮
摘 要:伴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變電站建設也如火如荼的開展,變電站質量建設涉及民生,高質量的變電站能夠減少損耗率、為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提供順暢的用電保障,但是當前傳統的變電站在建設領域存在的諸多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進一步完善升級。本文從變電站建設出發,探析了工程建設的技術要點及難點,希望能為我國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升級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從而為我國穩定供電做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變電站;土建工程;建設關鍵技術;管理
穩定供電對我國經濟騰飛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電力工程質量決定著生產和生活用電水平。但隨著我國互聯網基礎設施的發展,智能技術逐漸融入眾多領域,供電領域也不例外。我國智能供電發展時間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因此,為了提高我國供電質量,為我國綠色能源發展做出行業貢獻,電力行業必須探索智能供電的普及,這就要求在變電站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對電能利用率和建設創新進行深思,通過優化建設工藝、增強科技含量等措施解決變電站建設過程中的技術難點[1],變電站投入使用后也要通過科學管理的方式提高變電站使用效率、降低變電站運營成本。以下主要圍繞著變電站建設工程的主要特點展開簡單的分析與探討:
一、變電站建設工程特點分析
(一)地質要求高
受到變電站建設成本和功能的限制,變電站一旦建成,將長期使用,地點不會輕易更改。因此,在變電站建設前期,要根據供電網絡覆蓋范圍科學選址。變電站建設地區在土壤和地質層面要深入分析,盡可能減少變電站建設難度。尤其在西部偏遠地區,還要考慮到設備運輸和運營成本的問題[2],因此,在變電站建設前的選址階段必須要慎重思考,綜合考量電網覆蓋區域及建設工程難度,盡可能選擇優勢地質條件的位置,滿足供電站在地址層面的需求。
(二)技術要求高
供電工程作為功能性工程,供電站建設不只是安裝設備那樣簡單,必須要確保設備安裝后能夠正常投入使用。且供電站設備技術含量較高、專業性較強,設備內部構造復雜,且伴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的運用,供電站建設技術含量逐漸提升。伴隨著供電站功能的不斷完善,除了基本變電設備外,還有消防、總控等設施的安裝,和一般工程相比,變電站安裝工程在技術含量和精密性層面都較高,因此,國家會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變電站設備安裝。變電站安裝工程隊伍一般具備較高的技術素養,甚至對于安裝工程的一般員工在專業和學歷層面也有較高的要求[3]。
(三)管理復雜
變電站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土建、設計、動能、電力、管理等眾多領域的問題。此外,變電站涉及民生,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度直接影響著群眾和企業的生產生活,因此,在變電站設計施工過程中,一般采取責任細化到人的管理方式,變電站建設眾多環節中分成若干個小環節,每一個小環節由一組技術人員進行負責,對建設質量和進度都進行臺賬式監督,一旦出現問題,根據責任臺賬追究個人責任。管理部門主要承擔協調功能,需要多部門聯動的,管理機構會根據既定程序組織相關人員溝通合作[4]。
二、變電站建設過程中的技術和控制要點分析
(一)支架層面
支架是變電站內設備的主要支撐結構,支架安裝是否牢固決定變電站安裝質量是否合格,由于在多風和地址活動較頻繁的地區,支架安裝工程直接影響變電站的使用壽命。在安裝支架過程中,一方面要選好對軸線以及支架高度,確保支架搭建完成能夠為后續設備安裝提供足夠的空間,另一方面要選擇合適的土質夯實基坑,變電站設備一般要建立在土質扎實的位置。為了確保支架安裝牢固,在支架設備安裝過程中,盡可能要選擇非雨季時建設,一旦在雨季建設,有可能因為雨水沖刷導致土質疏松,危及支架建設的安全。
混凝土澆筑工程對于支架安全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澆筑前要自信核查模板和混凝土的質量,一旦澆筑完成,支架便灌裝結束,不能再更改。因此,在澆筑時要確保模板符合支架建設的質量要求,承重力必須符合相關規定,避免因為重力作用導致支架出現形變。這架澆筑前會在地基中預埋一些設備,如果預埋過程中需要有臺階搭建,應當確保低階層的臺階穩健后再增加高一階層的臺階,避免出現地基預埋配件不牢固,但上層澆筑已完成矛盾狀況出現。
在整個支架建設過程中,要避免鋼筋踩踏現象的發生。進行澆筑前,技術人員要對于鋼筋灌膠的位置和距離進行詳細測量,確保澆灌完成后的鋼筋能夠起到既定的支撐作用。電力設備支架的澆筑必須按照國家標準嚴格進行,無論是工藝還是程序必須嚴格落實相關規定,確保澆筑完成后的支架符合電力設備的要求。在支架完成灌注后,要及時安排工作人員對基底的垃圾進行清理,發現縫隙要進行及時回填,回填材料也要嚴格符合相關國家規定,通過分層夯實的工藝進行再次加固[5]。
(二)預埋件層面
預埋件的安裝在變電站基礎工程中屬于比較復雜的任務,此外,預埋件不僅承擔著稱重的功能,還有可能承擔著其他功能。因此,預埋件必須確保填埋質量。在預埋件填埋前,中心線和高程根據支架的位置已經確定,填埋時必須按照支架確定的位置進行精準填埋。再配電柜預埋時要進行鋼筋焊接,通過焊接將配電柜等預埋設備牢固約束。對于大型預埋件,比如變壓器等,要安置在合理的空間之內。此外,排氣孔間隔和大小的預留要根據與買設備的情況進行個性化分析。
(三)混凝土結構層面
混凝土結構是變電器工程的支柱,施工程序是否符合規范,施工質量能夠達到標準將決定著變電工程的質量能夠符合既定需求。在消防和路面的混凝土澆筑中,不僅要保證施工質量,還要確保工程的美觀程度,讓整個工程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此外,混凝土結構必須扎實,不能出現縫隙和洞孔等現象的發生。一旦發生混凝土縫隙和洞孔,必須要疏松周圍混凝土,利用鋼絲刷清理完畢后再通過高配置砂漿進行再次抹平,如果縫隙或者洞孔面積較大,應當通過壓力灌漿的方式強化。
三、結束語
綜合上文所述我們可以知道,變電站屬于民生工程,也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高質量的變電器工程不僅涉及群眾生產和生活,甚至會影響政府在群眾心中的形象,低質量的變電工程有可能引發群眾性事件,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面對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穩定供電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面對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深入推進,我國變電設備的智能化和功能將逐漸提升,這些都意味著我國變電建設必須要與時俱進,強化質量管控。本文從變電建設領域出發,探析了優化變電站工程質量和管理的有效途徑,希望能為我國電力工程基礎設施升級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程遠.變電站土建工程建設關鍵技術及其控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7,09:111.
[2]余揚波,王濤.土建施工質量管理在110kV變電站建設中的探討[J].民營科技,2018,06:123.
[3]陳曉華.變電站土建工程建設關鍵技術及管理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24):99-100.
[4]謝祿杰.變電站土建工程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24):7.
[5]宋波,王美麗,郝偉.變電站土建工程作業質量控制策略的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2018(14):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