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鴻
1 目前我國城市建筑環境的現狀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飛速前進,我國城市居民也穩步身高,需要的城市建筑也相應逐年增多。城市人口的劇增給城市帶來了生活廢水、工業污水等各式各樣的垃圾,植被被廣場、公路、建筑群等所替代。這些問題給城市建筑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一方面,城市的土壤失去了保水能力。雨水很難再回到土地,地下水位極度降低,這就造成了許多大城市的嚴重缺水。給人們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帶來了巨大的不便,甚至有些城市出現用水危機,給城市的發展空間帶來潛在危機。
另一方面,城市排水系統的負荷逐年增加,基礎設施更是不堪重負。而且,城市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無法排除,柏油公路吸收的熱量無法散去,因此形成了“溫室效應”也難以解除。城市內部更是噪音連連,夏天悶熱無比,城市里的粉塵顆粒也無法通過流通的空氣順利排出。人們長期居住在這樣的環境更容易引起各種疾病,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城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也嚴重低下,這將會毀掉一片土地。
2.環境藝術設計的概念
環境藝術設計依賴環境而存在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環境氛圍中融入作品,通過材質肌理、比例尺寸、空間體型等表現藝術。環境藝術作品重視環境和作品的相互依存和融合關系,重視表達藝術觀念??墒黔h境藝術設計涉及廣泛的內涵,有人們經常見到和聽到的實物,例如建筑設計、園林設計、廣場設計、雕塑、壁畫等。所以環境藝術設計可以整體協調和引導人類的生活方式、行為、 生存環境等,存在于人們的生存環境格格系統工程的綜合性藝術。
環境藝術從表現意境上來說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人們居住在自然環境和人造環境中。自然環境指的是山川、陽光等形成的特定自然環境。而經濟、商業以及娛樂休閑環境是人和環境互動創造的,具有一定的活力和生活情趣。在人的居住環境中,人類自身的素質、生活情趣、審美觀念、對環境的判斷之間存在著聯系。為了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有必要統一這三個層次。所以環境藝術設計主要是為了使居住在某一特定環境中的人和這一特定環境相互制約、連動和感應,進而和環境產生共鳴。也就是說環境藝術額重要作用是有機結合人與自然。
3.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個性化
談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的個性化設計問題是針對近年來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公式化、概念化,存在照搬、照抄現象的一種反思。個性化設計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同時是設計家本身經過多年的設計實踐,從中積累的豐富的設計經驗,是在實踐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個人的設計特點、與設計風格。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的個性化的展現是設計師對整體設計構思中的整體與局部關系的設想與把握。這種個性體現,需要設計師帶有較強的主觀色彩,這種色彩在環境設計中往往能激起人們的思想解放,擺脫傳統的羈絆,給人們帶來某種文化和藝術形式的啟迪。上個世紀初曾經風靡一時并起過卓越歷史作用的“少即是多”,“裝飾即罪惡”的建筑哲學,發展到今天,越來越暴露出它反人性的偏頗?!敖ㄖ槿硕皇菫槲铩?的建筑哲學,今天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對歷史主義、民族情調、懷舊情緒、人情味的追求,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建筑思潮中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這是人性與理性在新的歷史時代的建筑哲學領域里的大搏斗。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為了打破大工業生產給社會留下程式化、概念化問題,人們開始對曾經存在的個性化設計進行某種新的認知,從而重新認識個性化設計的意義。對于個性化認知的方式,一是把大自然引到我們所設計的室內或室外人造空間中; 二是打破城市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整體大環境與局部環境中呆板的毫無生氣的直線條、水平的造型設計,用優美的曲線、豐富的色彩造型藝術來體現我們的環境空間設計。
4.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人與自然因素
(一)環境藝術設計以生態自然為基礎
環境藝術設計將環境、藝術和設計三個概念相互聯系、互相結合于一體,指以自然環境為立足點,設計活動在特定的區域內進行,通過藝術的手法將社會因素、自然因素以及其他各類因素進行藝術設計、布局和綜合運用來滿足人對空間的需求,最終達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協調,為人類營造豐富、便捷的生活環境。因此環境藝術設計的實踐目的就是創作一個人工環境,這一實踐的基礎就是認識到人以及與人相關的環境都是屬于生態的完整系統的一部分,宏觀上理解,環境藝術設計就是包括人在內的生物與巖石圈、水圈和空氣的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動,設計活動的本質目的應是如何創造自我調控的人工環境系統。
(二)環境藝術設計以“人”為核心
傳統環境藝術設計“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傾向于“人類中心主義”,設計著重體現人的價值、意義與發展,是人的利益最大化的單向度設計。后現代以來,設計的生態價值觀體現了環境與人的新型關系,強調人應對環境承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實現人與環境的整體和諧發展。
5.環境藝術設計的任務
在當今社會,人們渴望充滿陽光和新鮮空氣的自然環境,作為設計者要保存祖先繼承下來的大自然的恩賜,人與自然是有機的整體,要和諧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面對世界環境藝術取得的新成就和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對環境藝術的追求,創建和諧社會,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們要結合實際,大膽借鑒,使我們的環境藝術設計再上一個臺階。
6.結束語
自建筑事業飛速發展以來,建筑物對環境的保護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植被的破壞、溫室效應、熱島效應等不斷地產生。我們應該注重時城市建筑環境的藝術設計,以人為本,實現建筑與環境的協調共存。通過對各個方面的考慮,探索出多姿多彩的建筑環境藝術。讓我們把握住建筑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軌跡.創造出更好的發展方向吧。建筑是人類必不可少的生存環境,建筑環境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狀態,有一個好的建筑環境才會讓人們更加舒適、健康的生活。對于建筑景觀的環境藝術設計,我們就更應該深入研究。讓建筑環境設計變得科學化、系統化、精致化、人性化,才能實現擁有更合理的建筑景觀。建筑環境藝術設計者的責任更是重大,需要對各個方面的知識有所了解,甚至需要深入的探究。
通過以上論述.建筑環境藝術設計者應該從各個方面考慮環境的重要性和使用價值,包括社會、經濟、生態、地域和歷史文化等條件,并結合各個學科,整體構建與周圍環境統一和諧的建筑環境?!耙匀藶楸尽钡沫h境意識讓人們想要回歸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狀態,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樣的觀念會讓人們對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要求更高。
參考文獻:
[1]陳世坤新時期下建筑環境藝術設計的思考田.工程建設與管理.2008,(15)
[2]黃玲玲,關于城市建筑環境設計的思考田.科學之友.g01I,(08)
[3]李凱,張曉彤.探討建筑與環境藝術設計0].建筑科學.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