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摘 要】 目的:探討婦科良性病變手術后采用間歇性氣囊加壓與低分子肝素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行婦科良性病變手術治療的120例患者,遵照雙盲法分組標準分為A組、B組,各60例,分別采用間歇性氣囊加壓進行預防與低分子肝素進行預防,對比兩組。結果:在預防后,兩組血常規指標、凝血功能指標、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并發癥發生率、臥床時間以及手術時間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術中失血量少于A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低分子肝素和間歇性氣囊加壓應用于婦科良性手術后,均能夠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且低分子肝素可減少術中出血量,醫師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預防方式。
【關鍵詞】
間歇性氣囊加壓;低分子肝素;婦科良性病變;血栓預防
在婦科手術后,患者常會發生靜脈血栓并發癥,主要包括肺血栓栓塞癥和深靜脈血栓,在未采取任何預防措施的情況下,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可高達40%,會對患者的治療造成較大的影響。如今臨床上已經形成了預防婦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有效措施,并建議患者采用間歇性氣囊加壓或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去預防血栓的形成,但是如今臨床上還未形成標準的靜脈血栓的預防規范,且現有的方法還缺少一定的證據支持,現通過分析本院采取婦科手術的患者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0例患者入組起始時間為2016年9月,終止時間為2018年9月,平均分為兩組。A組年齡40~63歲,均值(49.5±7.52)歲;其中有16例行子宮肌瘤手術,有15例行卵巢良性腫瘤手術,有13例行盆腔器官脫垂手術,有16例行其他手術。B組年齡41~65歲,均值(51.3±7.94)歲;其中行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占17例,行卵巢良性腫瘤手術患者占15例,行盆腔器官脫垂手術患者占16例,其他占12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相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納入標準:1)年齡≥40歲;2)臨床資料完整;3)術前知曉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腎功能不全者;2)內科合并癥患者;3)術前已經采用其他預防血栓措施的患者。
1.2 方法
A組:使用美國Ken-dall公司生產的SCD感應抗血栓泵,在患者麻醉完成后就開始使用,指導患者術后能夠下床活動位置。這種間歇性氣囊加壓的裝置,從患者大腿、小腿以及踝部位依次加壓,壓力依次設置為30、35、45mmHg,持續11s,根據患者下肢靜脈的充盈速度調整壓力泵的壓力時間[1]。B組:采用德國法瑪西亞比利時公司生產的低分子肝素注射液(25000IU/mL),在患者手術完成后8h開始使用,給予皮下注射5000IU,連續注射5d,一次/d[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手術指標(手術后臥床時間、術中失血量、手術時間)以及纖維蛋白原、凝血酶時間、抗凝血酶活性、血小板、血紅蛋白等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數據,用%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用(±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指標
A組和B組手術時間和手術后臥床時間相比較(P>0.05),無統計學意義;術中出血量相比較,B組術中失血量少于A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并發癥和下肢靜脈血栓發生情況
兩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相同,均是3.33%,無統計學差異;兩組比較后B組并發癥發生率較高,但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2.3 凝血功能和血常規
A組和B組血常規和凝血功能障礙相對比,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有臨床研究顯示,在術后采取預防措施能夠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本研究表明,在惡性病變以及良性病變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應用低分子肝素預防或間歇性氣囊加壓預防,能夠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情況[3]。臨床上有95%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于手術1周之內,主要是由于手術中損傷造成的,且有一半以上的患者發生血栓后無明顯癥狀,這樣會進一步增加并發癥的發生幾率。間歇性氣囊加壓通過對患者下肢進行機械性加壓,可有效增加纖溶酶激活物活性,增加靜脈血流的速度,改變血液的高凝固狀態,從而有效預防血栓。低分子肝素是一種有效的預防血栓的藥物,可抑制Xa因子的活性,低分子肝素與普通肝素相比較,前者出血量更少,風險性更低。在采取這兩種預防方式預防血栓的過程中,患者的凝血功能并無明顯差異,且術后血小板、纖維蛋白原均較術前降低,針對患者而言,手術中導致的血液高凝狀態、血管內皮損傷是形成血栓的原因,應用間歇性氣囊加壓的預防方式更安全。
綜上,行婦科良性病變手術治療的患者,在術后因盡早開展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措施,且間歇性充氣加壓以及低分組肝素均可有效預防下肢深靜永血栓。
參考文獻
[1] 付強強,嵇承棟,萬悅竹,等.間歇性充氣加壓裝置預防術后病人深靜脈血栓療效的文獻分析[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7,42(11):1483-1485,1490.
[2] 瞿紅,呂靜敏,張震宇,等.間歇性氣囊加壓與低分子肝素預防婦科良性病變手術治療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對比研究[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6,25(05):333-336.
[3] 陶芳,駱駿.低分子肝素鈉聯合間歇充氣裝置預防剖宮產術后深靜脈血栓[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5,07(0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