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摘 要】 目的:研究預見性護理應用在腦出血急性期護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對象為本院2017年4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108例腦出血急性期患者,按照隨機方法分為常規護理組和預見性護理組,各54例,對兩組患者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和預見性護理進行護理,評價兩組患者護理的效果。結果:護理后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常規護理組為29.63%(16/54),預見性護理組為7.41%(4/54),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腦出血急性期患者,在護理時落實預見性護理能夠有效提高護理的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的相關癥狀評分。
【關鍵詞】
預見性護理;腦出血急性期;并發癥發生率
腦出血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病癥,這種病情多發生在中老年群體當中,發病后會使患者產生較為嚴重的痛苦,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將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1-2]。腦出血是急性腦血管病癥當中比較常見的病癥,臨床的死亡率和致殘率都相對較高,一般是因為高血壓、腦血管病變和顱內動脈瘤等導致病情發生。腦出血急性期患者面臨著更為嚴重的危險狀況,所以應該重視在這一階段對患者的治療和干預,在進行干預的過程中還需要為患者配合良好的護理。本文針對于此主要分析對于腦出血急性期患者應用預見性護理所取得的效果,同時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來自本院在2017年4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腦出血急性期住院患者,選擇10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方法分為常規護理組和預見性護理組,每組患者均為54例。常規護理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6例,平均年齡(71.5±6.8)歲;預見性護理組當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同樣為27例,平均年齡(68.2±8.4)歲。本文兩組患者均為腦出血急性期患者,診斷符合該病癥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排除存在精神的病癥,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符合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標準。經統計學軟件檢驗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護理的時候對于常規護理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進行護理,按常規護理原則為患者進行落實。對于預見性護理組配合預見性護理方案進行護理,落實預見性護理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合理的布局,確保急診工作的連續性和及時性。除此以外,應該為患者進行護理流程的急診分診,為患者進行病情的評估,強化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還要做好護理診斷,根據患者的基本狀況進行分級,并且確定患者接受治療的先后順序。做好搶救計劃和實施,根據患者病情進行分級,為患者制定有效的救治方案,合理的進行相關護理搶救。重點做好預防性護理,避免患者出現腦疝,要強化對患者進行血壓的監護工作,避免高血壓狀況出現。對患者進行呼吸道的監護對患者進行呼吸道的監護,要協助患者進行翻身,根據實際狀況對患者使用抗感染藥物,還要防止患者出現尿路感染,避免患者在臥床休息期間存在壓瘡,對患者進行營養護理,保證床單的整潔性等。
1.3 觀察指標
評價分析兩組研究對象并發癥的發生率,調查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CSS)和歐洲卒中評分(ESS)。CSS評分最高為45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神經缺損程度越嚴重;ESS評分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神經功能恢復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IBM SPSS 25.0進行統計學分析,本文所有數據均調入統計學軟件中進行檢驗,采用t對所有計量資料進行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后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常規護理組為29.63%(16/54),預見性護理組為7.41%(4/54),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兩組患者護理以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CSS)和歐洲卒中評分(ESS)進行比較,常規護理組為分別為(16.82±3.04)分和(70.54±12.18)分,預見性護理組分別為(12.28±1.24)分和(85.48±6.54)分,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1所示。
3 討論
最近這幾年我國的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重,這種情況也使得腦血管病變發生率逐年提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對患者進行干預性治療,就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腦出血是一種十分復雜的病癥,這種病情容易出現多種并發癥,腦出血急性期是病情發展到了一種嚴重的狀況,如果不對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將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分析預見性護理在腦出血急性期當中應用所存在的效果,從結果可以看出,本文的預見性護理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說明了預見性護理的應用價值[4-5]。在為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的過程中能夠為患者有效的配合周密的護理加以干預,對于患者的生命體征狀況進行動態的觀測,能夠在患者出現腦疝的前期進行干預性指導,對于改善相關的預后具有重要價值。并且積極對患者進行相關的飲食指導和心理干預,做好防護性的護理工作,病情發生后積極為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有助于對相關神經功能的改善,還能夠降低其他并發癥的發生率。預見性護理在護理落實的過程中屬于全新的護理模式,這種護理在進行指導的過程中具有前瞻性和預見性,所以能夠在相關并發癥和不良狀況沒有發生之前,進行相關的針對性干預,大大地降低了不良狀況發生的可能性,對于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綜上所述,對于腦出血急性期患者在護理時落實預見性護理能夠有效提高護理的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的相關癥狀評分。
參考文獻
[1] 歐陽惠芳.預見性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急性期患者便秘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02):28-29.
[2] 王翠云.常規護理與預見性護理模式在腦出血患者急性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2):14-16.
[3] 黃錦燕.護理干預措施對減少腦出血急性期并發癥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04):502-504.
[4] 高萍.預防性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急性期并發癥的影響[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03):223-224.
[5] 吳歷.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0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