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林材
摘? ? 要:社會經濟的發展,加快了城鄉經濟的整體發展步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內容,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本文就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及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策略
1? 引言
城鄉一體化發展是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但是,鄉村經濟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我國在發展過程中,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可以更全面的解決三農問題。因此,需要通過適當的途徑及策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執政基礎,強化農業產業的生產經營及服務性質。
2? 鄉村振興的內涵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2018年1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容,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目標及重點任務。
3? 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1)鄉村振興是厚植中華文明根基、實現中華現代文明的需要。眾所周知,我國擁有著歷史悠久且高度發達的農耕文明,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國。正是在這種歷史悠久的農業文明基礎之上,我國的農耕文明呈現出民族多元化、多樣化、民族性以及歷史傳承性的特點。因此作為農耕文明的重要發展之地的農村地區,蘊含著中國民族偉大的精華思想,是中華文明的根基,也是實現中華現代文明的需要。(2)鄉村振興是實現城鄉、區域和人的均衡發展的必要條件。中國經歷了現代化的工業洗禮、改革開放的發展,并沒有讓中國的廣大的鄉村農村富足起來,農村占據著我國絕大多數的人口和區域面積,與城市的發展存在明顯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一個巨大難題。其中農村發展落后,農民生產力水平不高是城鄉發展不平衡的首要因素。因此,大力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村優先發展”的初心,才能確保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中國的全面發展。
4? 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
4.1? 創新農村體制
農村體制的創新能夠使得農業結構得到改善,使得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深入改革工作中,增強農業發展活力。在對農村體制進行創新的過程中,需要對其中的經營權進行實行,使得農民能夠利用土地改革制度增強農村整體經濟效益。政府的需要對鄉村集體經濟進行改革,對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進行確定,使得農民的穩定收益能夠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需要保護農村土地資源,增加資本投入,使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能夠達到新時代發展的要求。
4.2? 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來實現鄉村振興
當今時代己經進入工業革命4.0,大數據、互聯網+等廣泛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實現鄉村振興,就需要將這些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和農業有機結合起來,將現代生物技術、基因技術、信息技術、耕作技術、噴灌技術等注入到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構建起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延長產業鏈,融入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同時新技術的運用還可以有效的降低農業面污染的問題。同步引入現代企業制度,組建各類形式的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社等組織,發展農業證券、保險,扶持高科技農業企業。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減少低效和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率,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真正使中國經濟發展由數量型邁向質量型,由農業大國轉變為農業強國。
4.3? 引入先進文化活動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并不僅僅是依靠農業產業的加強,還需要使得農村文化得以更新,使其能夠跟上現代化文化的發展步伐。加強文化教育質量也是振興鄉村的重要方式,因此,政府需要對鄉村文化教育工作進行改善,實現教育創新,使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整體質量。政府需要引入先進文化活動,建設鄉村藝術館、村民活動大院及村民文化大院等公共文化場所,使得農村居民能夠開展文化活動。在這種情況下,農村社會風氣能夠得以改善,提供人才支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條件。
4.4? 抓住核心因素,讓關鍵要素充分流動
要想實現好鄉村振興戰略,就要切實抓好核心,讓農村的“人力、物力、財力”等關鍵性要素充分地涌動起來。首先,加快推動農業人口轉移的速度,不斷加大城鎮化建設的力度,鼓勵農民返鄉,加入到鄉村振興的戰略中來,支持廣大大學生回鄉創業;其次,根據現階段農村土地發展的實際情況,不斷創新改革農村的土地制度,加強對農村公益性集體建筑用地的投入與建設,服務農村;最后,要從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出發,鼓勵外來資本積極下鄉,引導這些資本積極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建設中來,進而推動鄉村的資本增值,推動鄉村的進一步發展。除此之外,鄉村振興還可以積極依靠廣大社會、科技、市場的力量,激發鄉村發展的動力。
4.5? 建立現代鄉村治理體系
任何戰略的實施都需要以相關的體系作為基礎,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需要建立現代鄉村治理體系,使得戰略的實施有所依據。在傳統的鄉村治理過程中,農村居民的法律意識淡薄,政府在開展治理工作的過程中,方式及水平都達不到治理要求。因此,需要通過建立現代化治理體系達到戰略實施要求。在實際開展治理工作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公共事務的透明化,對社會人才進行引進。還需要做好文化建設及生態環保等工作,完善鄉村治理內容。
4.6? 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
農民占據著國家的絕大多數人口和生活區域,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堅持實現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億萬農民的共同努力,因此需要積極調動廣大農民奮斗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鄉村,一是可以建設一支愛農村、懂農村的強大工作隊伍,然后在工作過程中,將鄉村工作做細做實,切實貫徹鄉村振興的重要戰略;二是堅持一切為了廣大農民,從農民立場出發,讓廣大農民成為鄉村戰略發展的直接受益者,讓農民能看到希望,讓農村成為和諧穩定發展的樂園。
5? 新時代鄉村振興策略
在對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創新實施理念,政府要讓村民加入到農村產業發展過程中。理念的創新要求相關人員規范自身的思想及行為,使得鄉村振興戰略的效用得以體現。為了使得戰略實施達到高效性,減少其中的問題,就需要對其進行精心謀劃,還需要對其進行試點工作。政府可以建設田園綜合體,在開展種植業的過程中保證生態環境的優化。還需要以鄉村振興的制度建設作為基礎,使得策略的實施有足夠的硬性保證。
6?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發展的背景下,深刻認識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領悟科學發展內涵,加快鄉村振興的發展步伐,必須從我國農業文明發展的歷史特征出發,加快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建設力度,努力實現我國現代化強國的戰略目標,這對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郭曉鳴,張克俊,虞洪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系統認識與道路選擇[J].農村經濟,2018(1):11~20.
[2] 廖彩榮,陳美球.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邏輯、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17(6):795~802.
[3] 陶維兵.新時代鄉村民俗文化的變遷、傳承與創新路徑[J].學習與實踐,2018(1):13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