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慧

【摘 要】 目的:觀察并分析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術后護理中綜合性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收集在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神經外科行手術治療的重癥顱腦損傷患者100例作為研究的對象,以術后不同護理方式作為分組依據,分為對照組(50例,術后常規護理)和研究組(50例,術后綜合性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入住ICU時間及住院時間更短、并發癥發生率更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4.00%(47/50),高于對照組的76.00%(38/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353,P<0.05)。結論: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術后護理中綜合性護理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減少并發癥發生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升其滿意度。
【關鍵詞】 重癥顱腦損傷;術后護理;綜合性護理
重癥顱腦損傷屬于臨床常見的嚴重損傷,具有病情復雜、病情變化快、病情嚴重等特點,對于該疾病的治療,一般采取手術為主,能有效清除患者顱內血腫,恢復腦部供血,促進腦組織以及神經修復。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常處于無意識的昏迷狀態,需要長期臥床,各項生理功能嚴重衰退,機體免疫力下降,并發癥多,為治療及護理帶來一定的難度[1-2]。本次研究通過為兩組行手術治療的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分別實施術后常規護理以及術后綜合性護理,并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從而明確最適合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護理方法,為臨床提供有效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時間: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選取例數:行手術治療的重癥顱腦損傷患者100例;分組方式:分成對照組(50例,實施術后常規護理)和研究組(50例,實施術后綜合性護理)。兩組基本資料:研究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為21~75歲,平均年齡(51.27±6.18)歲;有19例受傷原因為車禍,有17例受傷原因為高處墜落,有14例受傷原因為刀砍。對照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為19~74歲,平均年齡(52.32±6.23)歲;有20例受傷原因為車禍,有18例受傷原因為高處墜落,有12例受傷原因為刀砍。兩組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術后常規護理,包括定時查房,觀察記錄患者的病情,為其實施簡單健康教育、環境護理、常規康復訓練等常規管理。
研究組:術后綜合性護理,包括:1)心理護理:對于昏迷的患者,指導其家屬進行聽覺、觸覺、肢體運動刺激,促進患者蘇醒。對于清醒的患者,要及時了解其心理狀況,并實施相應的心理疏導,讓其感受到人文關懷,緩解其不良情緒,提升其生存信心。2)健康教育:根據患者及其家屬的文化程度,選取合適的方式為其實施健康知識教育,講解重癥顱腦損傷相關知識以及術后注意事項,使其明確護理具體操作方法,耐心解答疑問,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3)體位護理:幫助患者定時翻身,以半臥位為主,把床頭抬高30°~40°,給予適當按摩,預防壓瘡等并發癥。4)呼吸道護理:給予實施口腔護理,預防口腔感染,及時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輔助其排痰,必要時可實施吸痰處理,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呼吸機管道消毒處理,預防感染。5)生活護理:鼻飼時,要掌握患者胃潴留、腹脹等情況,科學調整鼻飼量及速度。做好導管護理,預防導管意外拔除、壓管等狀況。定期更換床單、被套,保持病房干凈、整潔。保持患者皮膚清潔,患者排便后,輔助家屬對患者外陰、肛門進行清潔。6)早期康復訓練:根據患者病情恢復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計劃,實施早期康復訓練,包括肢體擺放、翻身訓練、坐位訓練、站立訓練、步行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入住ICU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采用滿意度調查表評價,滿分為100分,≥80分為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入住ICU時間及住院時間更短、并發癥發生率更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4.00%(47/50),高于對照組的76.00%(38/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353,P<0.05),見表1。
3 討論
顱腦損傷多是由暴力(如車禍、高處墜落等)直接或者間接作用于頭部所造成的損傷,治療多以手術為主,對于重癥顱腦損傷術后患者,實施良好的護理能改善病情,促進肢體功能恢復,提高其生活質量[3]。綜合性護理以患者為主體,圍繞患者,根據患者的需求,實施針對性的護理,使護理更具全面性、高效性[4]。在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術后護理中應用綜合性護理,通過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體位護理、呼吸道護理、生活護理、早期康復訓練等措施,滿足患者多方面需求,最大限度的提升護理效果,積極改善患者的預后,保障臨床治療效果,促進其早日康復[5]。此次的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入住ICU時間及住院時間更短、并發癥發生率更少,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4.00%(47/50),高于對照組的76.00%(38/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353,P<0.05)。研究也表明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術后護理中綜合性護理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恢復速度,提高其護理滿意率,在臨床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韓華.綜合性護理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臨床醫刊,2017,30(04):3239.
[2] 唐麗黎.針對性氣道護理在重癥顱腦損傷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應用[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01(02):202-203.
[3] 沈麗,詹艷,趙麗,等.品管圈活動在重度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氣管切開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07):1253-1255.
[4] 郭艷紅,張艷玲,周超.個性化循證護理在重癥顱腦損傷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4):207-208.
[5] 肖穎.重癥顱腦損傷術后患者的呼吸道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6(05):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