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淵博
摘 要:施工與設計的一體化發展,能夠有效地減少施工環節、促進招投標的健康發展、加快建筑施工企業的技術發展、降低建筑成本,同時也能有效的規避無資質或資質低的施工企業對建筑市場秩序的擾亂,促進建筑市場的良性發展。也有利于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提高企業競爭力和企業效益。但是鑒于目前的發展現狀,今后要做的工作還很多,需要我們相關行業共同努力,不斷推動設計施工一體化的發展。
關鍵詞:建筑施工;一體化;資質;效率;機制
一.前言
建筑物的設計和施工,在我國現行的建筑施工企業中,長期處于單獨分工實施的狀態,目前的工程項目招標中仍舊存在著設計和施工單位合作競標的方式,并不完全是一體化模式,影響著工程項目的有效運行,例如工程施工效率、工期進度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本文簡要地分析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與設計一體化的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了施工設計一體化的部分建議。
二.實施建筑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面臨的問題
我國實施設計施工一體化存在著管理政策不配套、市場運行環境和企業內部經營模式以及技術力量不具備等障礙,所以,一體化進程得不到普遍推廣。主要是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 企業內部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和施工技術人才,長期的獨立發展模式,使得企業內部還不具備合作運行的管理制度以及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還不能從單一運行轉向復合型運作模式。
2. 施工與招標的人為分離模式,影響了一體化運作,設置了發展的障礙,有些項目方由于利益和權利驅使,不愿采用一體化發包方式,人為地把項目分解發包。甚至是分段承包、制定承包,這些都影響著一體化的培育。
3.相關企業的資質達不到一體化的標準要求,目前施工設計一體化的編制溝通差,往往是設計部門搞設計,施工部門搞施工,出現設計與實施分離的現象,以致造成施工組織設計只是個形式,不能真正起到指導施工的作用。
4.設計市場的短平快運作方式,設計人員的技術缺陷使得設計方案偏重于技術,不注重于成本控制。以致在實施過程中不講成本,沒有實現經濟效益的目標。
5.社會普遍對施工與設計一體化認識不足,在相關的政策制定、學術研究和認可接受程度上還存在很多不足,推行一體化的范圍較小。
6.社會認知程度及工程發包操作模式的限制,使得很多設計與施工一體化的公司從形式上變成了“皮包公司領導下的合作組”,基本上類似于臨時拼湊的團體,與一體化的要求相距甚遠,施工組織與設計編制人員的相對獨立導致了他們缺乏技術理論基礎和具體施工經驗,相互之間的指導作用不明顯。
7. 在勘驗、施工的準入政策上,人為地將設計與施工分離,造成在實施過程中的政策壁壘,政府的主管部門隔離,限制了施工設計一體化的發展。
8.國家在一體化運行的推廣中缺乏相關鼓勵政策。
三.實施建筑工程施工設計一體化技術要點分析
通過上述問題分析,對于一體化進程中的問題解決思路,提出以下幾點改進建議:
1.國家要建立相關的稅收及準入政策,鼓勵企業實施設計施工一體化,推動建筑施工企業的健康發展,特別是住房建設企業的一體化。市場在招投標、勘驗驗收標準方面建立相應的引導環境,特別是政府主持的開發項目中,盡量減少分項發包和暗箱操作的指定發包,建立一體化招標方式,引導一體化的發展。
2. 建筑企業在項目實施中,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牽頭,各部門共同參與的方式,施工和設計相互滲透,相互參與,使施工設計真正起到指導工程施工的作用。
3. 在企業內部著力培養綜合型專業技術人才和高素質管理人才,使施工與設計之間的溝通協調更加有效。
4.企業的資質申報方面朝著大型綜合性企業的層次努力,完善企業的資質審批管理工作,制定嚴格的資質分級標準,建立綜合性管理企業,杜絕臨時拼湊的企業濫竽充數,實現施工與設計的一體化。
5. 建筑施工設計必須擴大深度和范圍,設計人員要深入工程實地勘察,對設計圖紙的合理性和經濟性做出評估,施工人員要根據項目的實際要求,參與到設計方案的評估、修整,實現設計和施工技術的一體化。
6.設計和施工方之間要相互溝通交流,在整個工程施工中,雙方全程參與,加強協作能力,培育合作機制。在設計過程中,可能產生影響到整個項目實施的尚未預見到的因素與條件,因此,在設計時有時還要與施工項目管理相結合,對全局性的施工總設計作必要的修正和協調,要隨著施工的發展變化,及時給予修正及調整。
7.施工設計一體化要體現這種模式的優勢,可以進行邊施工邊設計,主體設計方案完成后,在施工過程中再對具體細節進行詳細設計以及方案修整,以施工簡便、實用性強、成本最低為設計方案的目標,對每一步驟的設計方案進行優化。
8.設計和施工人員定期組織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的檢查驗收,了解施工情況,驗證設計方案的可行性。
四.結語
由于我國經濟長期以來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建筑業的發展在建國初期是很緩慢的,技術相對落后,經營模式大,使得設計與施工相對分離。在經濟市場化發展過程中,這種分離模式更加獨立,一些小的建筑施工企業只能去借助設計企業的設計方案去招投標,或者是依附于設計企業攬活干。最近十幾年開始逐漸的出現了一些施工與設計一體化的操作模式,但是以合作方式運行的比較多,真正一體化運營的所占比例很小,尤其是住宅建筑企業的一體化中,投資方來自很多行業轉產經營的多,與設計的合作就更有局限性。施工與設計的分離,一方面造成了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障礙,造成施工效率低下,施工成本高;另一方面,相對獨立的運行模式,造成人工成本浪費、成本虛高。實行設計施工一體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工期和降低成本。但是,目前的施工與設計一體化的運行現狀與設想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施工設計一體化在冶金、鐵路等大型項目施工中相對多一些,但一般的住宅建設和市政工程中相對較少,勘察設計企業比建筑施工企業多,合作招標案例較多,不利于建筑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建筑施工設計一體化的發展空間潛力巨大。
參考文獻:
[1]李德全,鄭翔,我國建筑也設計施工一體化發展研究,建筑科學,2012
[2]邵兵,關于建筑裝飾企業設計施工過程一體化分析,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