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超
隨著互聯網社交媒體的普及和發展,一個融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傳媒與受眾于一體的“融媒體”時代到來了。融媒體是一種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共享方式,它充分利用媒介載體的不同屬性特點,打破新舊媒體之間的界限,將新媒體與舊媒體的優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容、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
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的融媒體時代已經到來,無論從內容生產、資源整合還是商業營銷,都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融媒體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傳統的媒體生態和格局,為了能更好的應對和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這就要求對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特點進行深刻探究,從而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以更好的推動傳媒事業的不斷發展。
一、融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的特點
(一)傳播速度的快捷性
在信息發布的效率上,傳統媒體發布信息都要經過采集、加工、審查等多個環節才能出版發行,從信息的發生到大眾接受到信息這個過程需要的時間過長,融媒體時代下,信息的傳播過程大大縮短,信息的傳播是即時性的,可以實現時時的的現場播報。
(二)信息數量上豐富性與海量化
在傳統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途徑有限,主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媒介傳播,信息的容量有限,只能選取最有價值的的內容去傳播。融媒體時代最大的優勢就是依靠互聯網進行數字化的傳播,它可以擺脫傳統媒體的時間、容量的限制,可以通過文本、圖形、圖像、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把各種信息有機結合起來,更好的將信息呈獻給更多的信息需求者。
(三)傳播上的交互性
在傳統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是單向性的,傳播過程是以傳播者為起點,經過媒介,最后以受眾者為終點的過程。在這種模式下,傳播者和受眾之間是沒有直接聯系的,受眾只是被動的接受信息,兩者之間沒有交互性。融媒體時代下,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壯大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傳統媒體下經典的信息單向傳播模式被徹底顛覆了,完全改變了受眾的被動接受者的地位。使傳播者與受眾成為了共同的主體,都是信息傳播的參與者,兩者的交互性更強了。
二、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發展路徑
(一)以互聯網思維推動傳統媒體的發展
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已經沁入到了現代社會的每個角落,整個世界都被裹挾在這張網上,極大地沖擊著原有的舊世界舊秩序。在這樣的發展態勢下,以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傳統媒體無論過往有多大的優勢和輝煌經歷,在互聯網時代下今天都將一去不返,為了適應互聯網時代發展要求,傳統媒體人也在積極地尋求轉型,紛紛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進行傳播模式的變革,比如開辦網站、開通微信公眾號等,但這種效果卻不盡人意,傳統媒體要想真正完全實現徹底轉型,就要徹底轉變舊有的思維模式,放棄高高在上的精英文化的堅守,堅持受眾至上,建立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互聯網思維。
(二)以內容為王更加注重品質
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主動尋求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比較,其所擁有的優勢就是其報道內容的權威性與深度性,現在的信息資源是海量的、過剩的甚至有些網絡報道是虛假的,更談不上有新聞價值的信息,人們需要有更專業的機構、人員提供更權威、真實的解讀。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字化的傳輸推動了新媒體的表面的繁榮發展,但是內容上的參差不齊和品質低下,也使得新媒體進一步發展后勁不足。在人們迫切需要高品質的信息資源的當下,傳統媒體更應發揮好自身的優勢,在報道內容的廣度、深度上發揮自身的特長,更加注重報道的品質效應,這樣才能在融媒體時代繼續立于不敗之地。
(三)以受眾為主體更加注重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互動
互聯網時代下,人們對對信息的獲取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信息的需求也有著巨大的差異性,現代傳媒的服務對象千差萬別,人們對新媒體的要求更是越來越個性化。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怎樣才能更加貼近互聯網環境下的廣大受眾呢?這就要求傳統媒體要改變以前的那種高高在上的采編傳輸模式,更加凸顯受眾的主體地位,更加注重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互動,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掌握受眾的信息需求和訴求,以做到準確高效的傳送信息。同時,媒體要合理、正確分析各網絡媒介、手段的特性,豐富信息內容,激發受眾的閱讀興趣,進而提高媒體的競爭力。
(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復合型采編人才
融媒體背景下,對媒體從業者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僅僅滿足于傳統意義上的寫稿、編輯、排版已經不能適應當今媒體發展的需求。傳統媒體要想不被時代所拋棄,人才隊伍建設必須放在第一位的位置,培養復合型的新型的采編人員迫在眉睫。因此,傳統媒體要加大對采編人員的選拔、教育和培訓,更快的掌握現代數字化信息傳播的技巧和能力,促進培養復合型的采編人才。
融媒體時代已經到來,它的蓬勃發展給傳統媒體所帶來的巨大沖擊業已逐漸顯現,這對傳統媒體的來說既是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難得的機遇,只要傳統媒體能轉變傳統思維模式,利用互聯網時代所帶來的先進信息技術,不斷地強化自我革新的能力,就會在時代大潮中繼續續寫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