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卿 劉贏贏 戚桂池 董辰妤
摘 要: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作為外貿企業網上交易的媒介,提供不同國家、地區買賣雙方之間貿易交往的渠道和途徑,在提供金融評估、物流配送模式、風險控制、交易保障等系列服務上起到了橋梁式的重要作用。跨境電子商務貿易平臺為中小外貿企業賦能,使其具有大企業式的資源和平臺。而這種賦能是基于跨境電商的電子化、全球性、低成本、開放性等等特點決定的。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交易規模;現狀分析
1.緒論
近年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貿競爭在國家經濟實力間的較量越發重要。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型的跨區域貿易模式, 已受到國家越來越多的關注。近年來, 中國發布了多項政策文件。國家的各項政策的扶持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新藍海,為跨境電商創造了另一番天地,同時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助跨境電商發展,消費升級推動跨境電商銷售額增長,這些都對跨境電商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跨境電商平臺現狀分析
2.1跨境電商概念
跨境電子商務(cross-boarder 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的是電子商務在應用過程中的一種較為先進的形式。是屬于不同邊界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實現國際貿易活動, 實現交易、支付和結算, 并通過跨境物流配送商業產品和完成交易。跨境電子商務促進了經濟一體化和貿易全球化的技術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它主要分為B to B和B to C的業務模式。現在已發展更加多樣化,C to C,B to小B等模式應運而生,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從2004年開始到如今,形成了一個非常清晰完整的出口體系。
2.2跨境電商發展現狀
銷售規模: 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增長率遠高于傳統外貿, 發展勢頭強勁。2012年跨境電子商務營業額為2.3 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25% ,遠超過中國對外貿易出口增長水平, 2013年跨境電子商務銷售額為3.15萬億元。同比上升 30%, 2014年的銷售額為4.2 萬億元, 2015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突破5.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8.6%, 2016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6.7萬億元, 同比增長24.1%。其中, 跨境電子商務出口規模達5.5 萬億元人民幣, 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1.2 萬億元人民幣。
市場的比重不斷增加:中國的跨境電商出口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美國等地區,新興市場的電滲透和競爭力相對較低。2015,中國的跨境電子商務在美國的貿易出口額7900萬元人民幣,占跨境電商總出口額的16.5%,歐盟貿易出口額為7600萬元,占15.8%,但出口東盟、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銷售規模遠低于歐美市場。
3.跨境電商平臺存在的典型問題
3.1企業品牌形象缺失,發生知識產權問題
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的中小企業已經擁有5000萬家,但是擁有自己的品牌和名聲的企業卻只有20%左右,大部分企業都是進行代加工的。這樣難以形成自己的品牌,其出口產品替代性強,附加值低,而且進行代加工生產,很難得到質量保障,再加上很多國家都有知識產權保護,因此,一旦出口很大可能會遭遇知識產權糾紛,會對企業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有可能造成企業破產。加強產權意識,樹立品牌形象。形成企業對外貿易競爭優勢。
3.2市場定位趨同與營銷手段同質化
企業只需要在國內外市場上,合理地控制價格的差異,就能夠有效地實現B2C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拓展。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大批的營銷方式和市場定位相同的企業。這種營銷手段的趨同不僅會影響到B2C電子商務的發展,而且會嚴重影響市場價格穩定的發展秩序,制約了整個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不良后果。B2C 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盈利高、增長快,很多企業競相模仿,通過低價促銷的營銷方式,難以形成穩定的客戶源,,消費者容易受到價格波動的影響,給企業造成損失。
3.3物流體系的不健全增加交易成本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物流行業的進步,形成了品牌度和影響力都比較強的物流企業。而物流企業的發展和完善,也推動了企業中電子商務的發展。但是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物流運輸的速度和范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推動了物流業的全面發展,當前我國在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方面存在的問題有三個方面,物流配送時間長、配送費用比較高、風險性大。這增加了電子商務的交易成本,妨礙了交易的完成。不利于企業開拓市場,健康持續的發展跨境電商。
4.跨境電商營銷持續發展建議
4.1建設規范便捷的物流配送體系
物流體系的完善與否是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的關鍵因素,而跨境電商的快速成長需要更完善的物流體系作為支撐。但是缺乏專業的物流行業,就很難控制物流質量,無法提供后續服務,阻礙跨境電商發展。要規定快遞公司規模,提高快遞然從業人員素質和業務能力,監管售后服務流程,防止網絡詐騙。建設規范便捷的物流配送體系,才能提升服務品質,提供優質售后服務。高效合理的整合物流資源,控制市場。
4.2建立合理的盈利發展模式與統一的行業標準
成功的商業模式必須建立一個合理的利潤模式, 完善交易平臺, 提高客戶服務品質, 進行廣泛的市場調查和研究, 制定和頒布統一的行業標準, 并將其擴大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法律法規, 進一步促進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
4.3建立相關法律法規, 加強電子交易法制建設
掃除電子商務相關領域中的法律障礙,避免不正當行為的發生,是當前發展電子貿易的重中之重。其次加強對網絡交易行為的規范,協調各平臺之間的關系,建立健全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創造優良的法律環境。最后加強電子交易法制建設。只有這樣才能打破傳統,積極創新,緊跟形勢,與時俱進。
5.總結
跨境電子商務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生命力,給我國經濟帶來發展,提升我國綜合國力。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和國家收入水平、互聯網的普及、電子支付系統和物流發展的程度密切相關,我們應該積極、正確的看待新事物,了解新事物的屬性,找尋其發展規律。針對所表現的問題,跨境電商平臺應改變經營觀念和營銷模式,引進和培養技術人才,創新企業戰略模式,強化企業領導團隊,樹立企業品牌,以高質量產品為中心,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魯瑛. 《ebay易趣與淘寶網的C2C電子商務發展狀況分析》[D].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3]樊曉云. 《我國跨境外貿電商平臺模式比較分析與選擇》 [D]. 對外經貿, 2015.
[4]偰娜.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貿易平臺模式探討》 [D]. 中國流通經濟, 2015.
[5]李冰 弓永欽.《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戰略成本分析—以蘭亭集勢公司為例》[D].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2014.
作者簡介:
易卿(1984-),女,漢族,安徽合肥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管理學教育研究.
劉贏贏,女,漢族,安徽人,本科,主要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研究.
戚桂池,女,漢族,安徽人,本科,主要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研究.
董辰妤,女,漢族,安徽人,本科,主要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研究.
*基金:2017年度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基于價值鏈理論的安徽中小企業跨境電商模式選擇》,項目編號:201713616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