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品一
摘? ? 要:在如今經濟發展迅速的背景下,環保、生態成為了更加需要被重視的兩大問題,在秉承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以及適應我國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下,并且隨著低碳環保、綠色發展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綠色建筑便順勢而起,成為建筑行業中不可小覷的力量。
關鍵詞:BIM技術;綠色建筑設計;建筑能耗
1? 引言
綠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工程項目中,通過利用科學合理的技術手段,讓能源資源得到優化配置,起到節約能源資源的效果,并大力推廣清潔能源,讓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在給人們提供舒適宜居的居住空間時,有效保護自然環境。在綠色建筑發展進行中,必須貫徹節能環保理念,在建筑工程項目的各個環節得到體現,特別是規劃設計環節。隨著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建筑結構及功能要求越來越高,單純憑借主觀經驗,難以達到綠色建筑設計的要求。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科學利用BIM技術,一方面能夠快速有效地進行數據計算,一方面能夠開展動態模擬,并全面分析建筑物的相關性能,從而促進綠色建筑設計質量的提升。
2? 綠色建筑技術概念闡述
綠色建筑技術,顧名思義,即在保證人們一定的居住條件下,秉持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理念,對環境起到保護、減排作用的建筑技術。隨著生態環境重要性的不斷凸顯,我國對于能源和資源的合理利用愈發重視,因此,對于能源消耗巨大的建筑行業來說,綠色建筑的應用價值將會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其應用對于推動建筑行業的發展也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 綠色建筑原則
綠色建筑在施工過程中要求更加嚴格,其施工技術中包含的七大原則—地域性原則、協同性原則、自然性原則、高效性原則、經濟原則、健康原則、彈性原則。其中地域性原則主要規定建筑設計應符合所在地的地勢情況、氣候條件等,應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對于協同性原則而言,應滿足綠色建筑與周圍環境相互協調統一的要求,構成綠色建筑的生態系統。另外,就自然性原則來說,整個建筑在施工過程中應做到環境污染最小化,能源配置最優化,保證建筑的綠色發展理念。除此之外,綠色建筑施工在高效化、減少能耗和污染的基礎上,應保證居民的健康以及對安全和成本的控制,為綠色建筑長期發展打好基礎。
4? 綠色建筑設計中的優化與結合
4.1? 對規劃設計方面的優化
在綠色建筑前期規劃過程中,利用人工和計算機的相互配合,建立建筑的空間布局模型,并做好當地氣候條件、地理條件、交通綠化等信息的收集工作,為優化建筑規劃工作作參考準備。一旦施工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都能夠及時應對,并對設計方案作出合理調整。在開始施工前對建筑設計進行虛擬模擬,確保各個方面都科學合理,充分考慮實際情況的影響,例如日照燈光方面的優化—讓太陽能充分利用,提高太陽能對綠化的利用率。
4.2? 綠色建筑全過程的目標
影響建筑能耗的要素有很多,建筑目的、單元形狀特征、內部設備、外界環境等均是不可忽視的影響要素。為此,自建筑工程項目設計到廢棄物處理等各個環節,均應貫徹落實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BIM技術的輔助下,能夠讓建筑設計流程得以優化,涵蓋了建筑選址、建筑設計、建筑施工等各個環節,而這些正是綠色建筑設計中的關鍵。其一,在建筑工程項目選址及場地改造環節,需要針對場地規模、建設條件、建筑功能、經濟要求等要素進行全面分析,并基于分析結構在BIM技術的輔助下,實施場地開發、利用率分區等工作,讓土地利用率得以切實增強。其二,在建筑工程項目初期設計環節,需要在BIM技術的輔助下,從建筑結構、材料屬性、平面規劃、外部圍護構造等要素入手,對建筑能量進行全面分析,在全面分析各要素后制定設計方案,以提升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及適宜性。其三,在選擇機械設備環節,在BIM模型的輔助下,能夠依據相關信息技術對機械設備運用情況進行科學模擬,將水、電、建筑材料等的用量科學計算出來,以實現節能環保的目標。其四,在建筑設計全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以在BIM技術的輔助下,對建筑能耗進行綜合分析,為提升綠色建筑設計能力奠定基礎。
4.3? 對節能設計方面的優化與結合
能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此,對于綠色建筑而言,其通過計算機模擬的手段先對整體建筑的耗能情況進行統計,進而對規劃方案進行優化和調整,讓可再生能源得到重復利用,比如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池等。雨水資源也需收集儲備起來,利用各種優化與結合技術,從更加細致的方面做到綠色環保,為生態建筑的發展打好基礎。
4.4? 對氣候適應方面的優化
眾所周知,自然環境對我國建筑施工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在實際建筑過程中,氣候條件的優化設計將會很大程度上改善整體施工過程的進度。比如說在我國氣候嚴寒的北部地區,墻體的保溫設計、窗墻比例等便需要著重考慮,尤其是東北地區,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十分嚴寒,對于其綠化種植應選擇耐寒、常綠的北方植物。除此之外,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審美觀念、宗教傳統等也都需要納入設計考量之中。
5? 綠色建筑技術的主要作用
5.1? 有效循環利用能源
目前,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為能源循環利用提供了一個平臺,尤其是針對于水資源來說,通過建筑的節水系統對廢水、雨水進行回收循環利用,達到綠色環保的目的。對于建筑周圍的綠化澆灌,采用了微灌和噴灌的方式,使水資源最大程度被利用。除此之外,綠色建筑技術還利用先進的雨水凈化裝置,將雨水進行收集并凈化,使其成為可用資源,避免過度使用水資源,達到節約成本,實現綠色發展的目的。
5.2? 節約并高效利用各種資源
對于綠色節能技術的應用來說,其最大目的就是高效節能。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耗費大量的不可再生資源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針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必須高效化。比如水資源、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若充分利用這些綠色可持續能源,帶來的除了環境污染程度的降低,還有建筑成本的節省,例如污水池和晝光照明技術,它們不僅循環利用水資源,還能充分利用電能,使整個建筑能耗大大降低,促進了人、建筑、環境的和諧發展。
5.3? 使建筑規劃與周邊環境相統一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單獨存在,建筑也是如此。因此,利用綠色建筑技術對綠色建筑進行設計同時,還會將周邊環境納入考慮范圍,使建筑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互協調統一,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進而使建筑與環境構成一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運行系統。除此之外,通過此技術還能對建筑與環境景觀做出相應規劃,使建筑不僅符合綠色發展理念,還擁有獨特的景觀,實現建筑綠色化、科學化、人性化相結合的目的。
6?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建筑設計已經逐漸被淘汰,人們逐漸傾向于綠色型建筑,這也將成為建筑行業中的必然趨勢。在我國人口眾多的背景下,住房需求十分強烈,因此要做好對于建筑能耗與環境污染情況的控制十分困難。但是通過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優化與結合,有效利用各類能源,使環境與建筑協調發展,并在設計方案不斷優化和調整下,不僅可以滿足居民各方面的要求,還能降低經濟成本,達到可持續建筑發展的目標,促進綠色環保戰略的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博嘉彬.BIM技術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4):36~38.
[2] 陶然.我國綠色建筑新技術的成熟度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24):283~284.
[3] 謝自強.綠色建筑規?;O計應用的思考[J].建設科技,2014(2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