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梅
摘? ? 要:在進行公路橋梁施工時,如若遇到軟土地基,且無法進行有效處理將會直接影響到整體工程的安全與質量。所以下文首先分析公路橋梁中軟土地基的危害性,隨后探討其有效的技術處理要點,希望能對廣大同行有所助益。
關鍵詞:公路橋梁工程;軟土地基;施工技術;處理;要點
1? 橋梁工程軟土地基的危害性分析
1.1? 引起橋梁路面發生硬化
有別于普通地基,軟土地基堅固性不足,并且穩定性較差,抗載和抗壓能力較低,是引發路面硬化的一個主要原因。一般來說,在開展公路橋梁地基施工時往往會采用石子、水泥、瀝青等材料來建設混凝土結構,不但其穩定性明顯不足,所以在實際施工時極易導致路面硬化、開裂等情況出現,大大降低工程施工質量。
1.2? 引發路面沉降問題
如果沒能妥善處理軟土地基極易會導致路面沉降問題出現,主要是由于地下水會沖刷地基結構,使得軟土發生流失。加之地基結構下層軟土層較薄,所以也會導致地基穩定性下降,進而引發路面沉降。而如若出現路面沉降必定會嚴重影響到公路橋梁的使用壽命。
2? 公路橋梁工程軟土地基施工中技術處理要點
2.1? 表層處理
一般情況下表層處理法包括了表層排水法、墊層法以及穩固劑表層處理法三種類型。其中,采取表層排水法時,需要在開始施工前進行水溝開挖,讓其能夠快速將地表水排出,并且將地表層含水量減少,以保證機械設備施工條件得到滿足。除此之外,還使用具有良好透水性的砂礫進行回填,將開挖水溝的盲溝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采取墊層法時,主要是將土工布或砂墊層等物質鋪設于軟基頂面,讓其作為軟基固結所需要的上部排水層,讓其沉降速度加快,固結過程變短的一項方法。砂墊層還能夠當做路堤內的地下排水層,用來實現堤內水位的下降,同時能夠對作業過程中重型機械施工條件進行優化。采用穩固劑表層處理法時,主要是往軟弱表層中摻加水泥、熟石灰、生石灰以及穩固劑等穩定材料,用來對地理的強度以及壓縮性進行改善,實現整體地基穩定性的提高。
2.2? 排水固結處理法
一般情況下比較常用的排水固結法是豎向排水固結。第一,先將砂墊層鋪設在地表面,并開挖排水溝,以保證填土部位地下水位處于工程作業規定范圍當中。第二,科學采取打入式、振動沉樁式、射水式、螺旋鉆進式以及袋裝式方法來打入排水砂井,而無論采取何種方式均需要把控其沉入深度為15-20m。在實際施工時需要切實根據設計圖紙要求來設置砂井間距,并使用相應顏色標注出已經打入的或準備打入的井位。第三,需要一直維持導桿處于豎直狀態,嚴格根據設計要求來控制其打入深度。在打入砂井過程中可以快速進行,不過需要對其套管拔出速度進行嚴格把控,控制其速度在能夠方便填充砂與氣壓操作為最佳。需要注意是,將套管拔出過程中,需要防止出現間隙,避免軟土進入砂柱或是將砂柱切斷。或是可以采取傳送帶連續投入的方式來填充砂料,或是通過提升漏斗喂入的方法來進行。在處理粘土質軟地基中采取該種方法效果較為顯著,不過將其應用到泥炭質地基中效果并不明顯。
2.3? 粉噴樁加固處理法
在開展公路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方可以采取場地平整。并采用砂子墊層和碎石方式來處理軟土地基。不過如若作業現場存在坑洼地帶,則四個方就需要處理粘性土。并對粉噴樁的位置進行合理確定,構建起全面的高程數據分析系統,將測量結果和內容予以明確,出具詳細準確的土壤工程試驗報告,從而更好的對已有施工方案和技術進行優化,實現軟土地基建設質量的提升。不僅如此,施工方還需正確采用鉆進與提速方式,合理確定噴粉數量,確保其攪拌速度。
2.4? 擠密處理法
在公路橋梁軟土地基施工過程中采取擠密處理方法的原理在于往地基鉆孔,并往樁孔內填入石灰土和素土,隨后對其實施夯實與壓實作業,實現整體地基結構強度的提升。一般來說,該種方式能夠在原地實施作業,無需使用大型機械設備。不僅如此,施工方還可將火山灰、粉煤灰等廢棄物往樁孔內填充,不但能夠提升均勻性,提高作業強度,而且還與節能環保要求相符。不僅如此,還可將部分生石灰材料添加其中,通過利用該類材料氣硬性的特點來提高地基承載能力。此外,施工方還可采用碎石、砂石等材料進行振動施工,沖擊完畢后把它填入樁孔以有效處理軟土地基。
2.5? 連接段的處理
2.5.1? 路堤與橋梁連接處的處理
當前大多數橋梁都是使用樁基礎結構,因為大體上能夠確保其自身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并且沉降量不大。所以由于軟土地基引發的工程問題主要體現在路堤與橋梁連接部位的不均勻沉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錯臺”。要想防治出現該類病害,則需要消除樁基負摩擦力,并解決橋梁和工具荷載不相同的問題。所以在此情況下可以采用平衡壓路堤法與預壓法來實施處理。一般情況下都是將預壓法與石灰樁筏以及排水井法同用。先是采取與路堤相同總荷載來預壓處理橋臺地基,當地基沉降穩定后卸去預壓荷載并開始修筑橋臺。平衡壓路堤法主要值得是使用預壓法后,采用樁柱式橋臺在完工的預壓路堤上實施鉆孔置樁,該類方式能夠切實防止橋臺出現縱向位移,并且能夠將樁基負摩擦阻力與不均勻沉降消除。
2.5.2? 通道、涵洞與路堤連接處的處理
在這種連接位置,通常都是先修筑通道和涵洞,然后進行兩側路堤的修筑。一般來說通道、涵洞不會用到樁基礎工藝,而通道、涵洞很容易發生不均勻沉降,進而造成積水、淤塞等問題的出現,使其基本功能喪失,因此可以利用反開槽法、擴大斷面法及預留拱度法。反開槽法實際上就是預壓法,先對通道、涵洞處的軟土地基進行預壓,加速軟土地基的固結沉降,待其沉降穩定以后展開修筑。這種方法經常和砂墊層鋪墊、排水板等工藝一同使用,可以使軟土地基沉降加快,并有效縮短預壓時間,促進預壓效果的提升。反開槽法的應用對于消除不均勻沉降的作用非常明顯,可以有效避免“錯臺”問題的發生,同時對成本控制也非常有效,但是由于出于預壓時間上的需要,延長了工期施工的時間,同時還要在通道、涵洞工程施工中增修臨時性的管道或便道。支承樁法通常在工期緊、無法利用預壓法的情況下使用,而預留拱度法、擴大斷面法在不均勻沉降的消除上起不到作用,但是可以在通道、涵洞出現沉降時,不會使其喪失功能。
3? 結束語
總的來說,軟土地基對公路橋梁施工產生較大危害,其施工處理技術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公路橋梁的施工質量、施工安全與經濟效益。所以要求相關施工人員能夠正確掌握公路橋梁工程軟土地基施工技術的處理要點,并結合實際情況來不斷提高公路橋梁施工質量,切實推動公路橋梁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方賢.公路橋梁工程軟土地基施工處理工藝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8):48.
[2] 尹海波.公路橋梁項目軟土地基施工技術的運用實踐微探[J].建材與裝飾,2018(21):288.
[3] 徐秀麗.公路橋梁隧道軟土地基處理對策[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7(3):139.
[4] 羅滿,鐘攀.公路橋梁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施工技術的有效應用探討[J].珠江水運, 2015(23):90~91.
[5] 彭先碧. 論公路橋梁工程中橋涵軟土地基的施工處理措施[J].黑龍江交通科技, 2016(7):42.
[6] 劉彥彥.公路橋梁施工中有關軟土地基處理的思考[J].交通世界:建養, 2015(1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