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琳
(長沙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 410217)
本文通過正常學生和聽障生群體的英語閱讀能力進行比較,應用問卷調查和收集閱讀理解能力數據等方式,分析二者之間在英語閱讀能力上的差異,隨后從聽障生英語閱讀教學策略、視覺優勢的利用以及元認知策略等方面展開深入分析,希望能夠促進聽障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
經相關的調查得知聽障生在認知知識、閱讀知識的過程中,圖形、手語以及聲音、符號等要素的融合,能夠提升聽障讀者的閱讀效果,但是目前我國對于聽障生的英語閱讀策略和能力的研究較少,所以在聽障生教育領域中,提升聽障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教學策略還處于一個實踐驗證的階段,實際上閱讀策略和閱讀能力之間存在著較大的聯系,本文通過隨機抽樣、問卷調查以及閱讀理解測試考評等方式進行研究。
從長沙職業技術學院特殊教育學院隨機抽取120名聽障生,且男女比例均衡各60名。
關于英語閱讀策略的研究使用的是問卷調查的方式,要求調查對象能夠認真的配合問卷調查程序,從而在問卷調查中對自身有一個全面的評估。關于閱讀理解的測試部分使用的是試卷考評的方式,在試卷中以一篇英語閱讀文章為中心設置題目為25道,設置的試卷滿分為50分。
要求研究對象能夠在設置的時間內完成閱讀理解測試,且相應的工作人員對前20%、后20%的閱讀理解分數進行排列,也就是說閱讀能力良好的試卷測評分數為≥36分;而閱讀能力低下的試卷測評分數為≤28分,如表1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在120名聽障生研究對象中閱讀策略所選用率最高的為“認知策略”,這一研究結果與以往有關閱讀策略的研究結論相一致,也就是說聽障生較為常用的一種閱讀方式就是通過對閱讀文章上下文線索的理解,實現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而從表中得知在其他兩個方面研究對象對其的關注率和使用率相對較少,元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在閱讀策略中主要針對的是閱讀的意義,學生之所以很少應用這兩種策略與學校的教學重點、教師的教學觀念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說學校更關注學生的技能鍛煉和學習任務的完成,那么學生也自然不會重視閱讀的意義。

表1 參與測試研究對象的英語閱讀能力綜合分數

表2 研究對象閱讀策略得分

表3 聽障生閱讀策略對閱讀能力的多重回歸分析
從表3中可以看出對于高水平聽障生認知策略對閱讀能力有著明顯的作用,其次則是元認知策略,而對于低水平聽障讀者來說社會情感策略對閱讀能力則有著較大的作用,所以由此可知高水平的聽障生在日常閱讀的過程中更為依賴認知閱讀策略,而低水平的聽障生更為依賴社會情感閱讀策略。
2.1.1 元認知策略的內涵與應用
元認知策略與閱讀者的思考、計劃有關,可以說元認知策略在整個閱讀策略體系中是一種較為高級的策略,能夠通過對閱讀目標的計劃和學習活動成功率的估算實現閱讀能力的提高,但是元認知策略對于閱讀者和學習者來說需要有主動意識和主動性的學習能力,并且要想實現閱讀能力的提高那么在應用元認知策略的過程中要求閱讀者有明確的目標。
2.1.2 聽障生應用元認知策略的現狀
實際上受我國的教育教學模式所影響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對教師所制定的學習目標存在著較大程度的依賴性,而且這種依賴性貫穿于學習者的整個學習過程,無論是在課堂學習還是課下復習學習者都會緊緊跟隨教師所提出的教學任務,這一原因正是導致聽障生極少應用元認知策略的一個重要因素。
2.2.1 認知策略、社會情感策略的基本含義
認知策略大致的內涵就是學習者通過一些方法與技術對信息與數據進行加工,以實現自身所指定的學習目標。認知策略分為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就是對信息數據進行加工與整理而另一方面就是實現信息數據的分類存儲。而社會情感策略具體來說就是學習者通過與其他人進行溝通與交流,而實現某一學習目標的過程就是應用社會情感策略的過程。有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有助于學習者第二語言的學習。
2.2.2 聽障生應用認知策略與社會情感策略的現狀
通過上述的研究結果可知,聽障生在選擇閱讀策略的過程中常用認知策略,而且綜合考量研究結果得知,高水平聽障生和低水平聽障生在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的應用上仍然存在著較大程度的應用差異,經相關的學者研究,可能是因為低水平的聽障生的溝通能力不強且往往在英語文章閱讀中困在新的單詞中,很難抓住文本的中心思想,而高水平的聽障生比較愿意去花時間閱讀英語文章且會主動的尋求外界的幫助。由此可見教師要想提高聽障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首先就是要了解聽障生所選擇的閱讀策略。
通過上述的研究可知對于聽障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教師應強調聽障生閱讀策略的應用,并且在實際的課堂閱讀教學中刻意的去鍛煉學生閱讀策略的應用,例如在社會情感策略方面,教師可組織聽障生之間合作討論,開展探究式學習;例如在單詞記憶、短句理解的學習中教師可側重強調聽障學生元認知策略的應用,使聽障生逐漸的擺脫對教師的依賴,能夠自主的去制定閱讀目標,從而形成一個獨立的有目標性的英語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閱讀策略的應用有助于提高聽障生的閱讀能力,而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還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教學領域的革新,實現信息化教學,并不斷地豐富自身的教學方式,從而給與聽障生更為精彩的課堂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