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黃載皓
作為每年都參加香山論壇的嘉賓,今年我最關心的是,我們所生活的區域主體正在受到挑戰。有與會人員聲稱本地區是“印太”,但另外一些人則沿用傳統的叫法稱之為“亞太”。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們認為我們生活在“亞太地區”“亞太時代”,但現在它卻被稱作“印太地區”“印太時代”,這引起了一定的認知混亂,我們到底生活在什么時代、什么地點呢?
本屆美國政府上臺后提出了“印太戰略”,在今年5月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國代理防長公開其“印太戰略”的藍圖。一個明顯的感受是,與去年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國前防長馬蒂斯強調“印太戰略”這個概念相比,今年美國明顯很希望推動其向政策方面轉化。雖然預算一直是美國實施類似戰略的制約因素,但從奧巴馬政府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再到現在特朗普政府提出“印太戰略”,我們不能否認美國之后還有可能提出新的名稱。
在美國看來,這些政策的提出都是因為中國的崛起,“印太”的出現已經成為中國國力超出亞太的象征。當前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正在出現“矛與盾”之爭。美國人認為,中國向西伸出“一帶一路”之矛,華盛頓需以“印太戰略”之盾進行遏制。那么,如果中國最終突破“印太戰略”的阻遏,不久的將來,美國會出現諸如“大西洋太平洋戰略”之類的詞匯嗎?
現在,美國的全球領導力出現分裂。美國國內憤怒情緒日漸高漲,他們認為建立和維護戰后70年國際秩序、促使歐洲和日本復興、支持中國改革開放、幫助眾多發展中國家等舉措雖符合美國國際利益,但當下美國經濟出現巨大赤字,國際社會也不再尊重美國,他們不愿意再像以前那樣行事。目前,無論是對待盟友還是競爭對手國家,特朗普都把美國經濟利益放在優先位置。各國紛紛采取措施回避“特朗普暴風雨”,雖然各國盡力克制不滿情緒,但感覺受到差別待遇的國家日漸增多,他們的憤怒情緒仍將釋放出來。美國過去70年形成的國際領導力目前仍被認同,但如果目前特朗普式的美國領導方式日常化,那么將會出現一種新情況。
“美國優先主義”正在使現有國際秩序陷入混亂,雖然美國希望維持自己的超級強國地位,但如果其他國家眼中的美國僅是一個普通強國,那么美國必將失去其國際秩序中現有的獨占性地位。如果美國無法再現20世紀所表現出的領導力,那么脫離當前國際秩序和美國領導的國家將會增加,國際社會的多數或許會渴望出現新的領導者。
在當今的局勢下,一種可能的情況是,世界將會邁向多元化。如果美國無法表現出和解、包容、治愈性的領導力,而只展現出分裂、敵對和無視的話,那么全球或許將會重回西部牛仔槍戰時代。這種矛盾將導致全球各國家、地區在利己主義驅使下各自逃生,并產生更高層面上的糾紛,從而進入一種惡性循環。這將成為“亞太”或者說“印太”,以及全世界各地區共同面對的最大問題。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香山論壇正好提供了一個各國可以對話的平臺。今年的香山論壇上,各國代表就安保政策、構筑戰略信賴、新安保理念和新安保秩序、海洋、反恐等現有國際安保問題及科技創新、人工智能等未來戰爭議題進行深度討論。另外,今年的香山論壇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也成為世界觀察中國如何促進國際和平、成為國際社會正能量的一個契機。
中國承諾“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正在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措施對國際社會作出經濟貢獻;承諾做“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正在外交領域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承諾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正在向國際社會提供中國的公共安全產品。“中國方案”一旦能和多國智慧完美結合并付諸實踐,中國提出的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將指日可待。▲(作者是韓國外國語大學全球安保合作中心主任,本文由王偉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