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友華 謝海瓊 王歡妍
摘 要 高職院校教師應具備較好的科研素質,高職院校多年來在教師科研素質提升方面做了多方面努力,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形成了良好傳統。但是近些年,由于種種原因,教師科研素質徘徊不前,存在諸多問題,成效不太顯著。這種現狀,亟待改變。
關鍵詞 科研素質 高職院校教師 懷化職院 湖南
中圖分類號:G451?????????????????????????????????????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7.089
Investigation?Report?on?the?Present?Situation?of?Teachers'
Scientific?Research?Quality?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Take?Huaihua?Polytechnic?College?as?an?example
PENG?Youhua,?XIE?Haiqiong,?WANG?Huanyan
(Huaihua?Polytechnic?College,?Huaihua,?Hunan?418000)
Abstract Teacher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should?have?better?scientific?research?quality.?Over?the?years,?higher?vocational?colleges?have?made?various?efforts?to?improve?teachers'?scientific?research?quality,?and?achieved?remarkable?results,?forming?a?good?tradition.?However,?in?recent?years,?due?to?various?reasons,?teachers'?scientific?research?quality?is?stagnant,?there?are?many?problems,?and?the?results?are?not?significant.?This?situation?needs?to?be?changed?urgently.
Keywords scientific?research?quality;?vocational?college?teachers;?Huaihua?Polytechnic?College;?Hunan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高職院校教師必須具備創新創業的科研素質和科研能力,并將這種素質能力轉化為學生創新創業的素質能力。多年來,高職院校對此重視不夠,一般只注重教師教育教學的素質能力,只注重專業實操技術的教學、實踐培養,不太注重教師應用創新科研素質的培養和提升,應用創新科研素質的培養與提升一直是高職院校教師素質管理的薄弱環節。理論界、學術界對這方面的探討較少,有些成果,也不夠深入系統。就此,本文略予探討,以就教于各位同仁和廣大專家學者,也希冀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促使高職院校教師應用創新科研素質的快速提升。
1?高職院校教師科研素質現狀
1.1?懷化職院教師近五年科研立項現狀
第一,縱向立項現狀。近五年來懷化職院教師院級科研立項75項;地市級科研立項22項,省級科研立項50項;國家級科研立項1項。
第二,橫向項目現狀。近五年來懷化職院教師與大型企業共同申報完成橫向項目1項。
第三,結項現狀。據統計,近五年來懷化職院教師結項情況較為良好,教師嚴格按照項目進展計劃,積極開展項目研究,按質按量按時達到了預期目標并結項。
1.2?懷化職院教師近五年科研成果現狀
第一,五年公開發表的論文或設計。據統計,近五年來懷化職院教師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論文約300余篇。
第二,正式出版的著作、教材等。近五年來懷化職院教師正式出版教材、著作共42本。
第三,取得的專利。2014-2018年期間,懷化職院教師共有22項專利申報成功,取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第四,其它成果形式。近五年來,懷化職院教師共選育水稻不育系2個,通過省級以上審定雜交水稻新品種3個,高產葛品種1個。
1.3?懷化職院教師科研成果轉化現狀
第一,論文著作的影響。據統計,懷化職院教師在公開刊物上發表的論文著作約194次被其他刊物或者論文著作所引用。
第二,人文社科類以及自然科學類研究成果與專利應用于社會以及生產,獲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懷化職院教師在人文社科類研究及自然科學類研究成果的推廣與應用上取得了較顯著的成績,如大力推廣獼猴桃的喬化栽培模式后,使每畝節省建園成本約6000元,且第三年畝產達到了1500公斤;如選育的安江早香柚在洪江市農業部門的推廣下,每年推廣的面積達2000多畝,累計推廣面積一萬余畝。
第三,科研成果的其它積極反響。近些年來,懷化職院共獲得各類科研成果獎46項,其中8項獲國家級獎,?24項獲省部級獎。學院雜交水稻研究所研究的科研成果,在全國16個?。▍^)推廣,種植面積4.2億畝,增產糧食400多億公斤,創利稅百多億元,為湖南省乃至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國內外都享有相當高的聲譽。
2?高職院校教師科研素質方面的突出問題
近五多年來,由于高職院校招生規模擴大,專業數增加,學生人數增多,教師人數相應增多。以懷化職院為例,現有專兼職教師267人,教師教學任務繁重,自身應用創新的科研素質能力和學生應用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呈現許多令人焦慮的問題。
第一,教師科研立項數量較少,立項級別較低。一是國家級工程類應用創新的立項少,國家自科基金與社科基金項目少;二是國家教育部、農業部、文化部等中央政府部門的基金項目少;三是省級自科基金與社科基金項目也不多,每年僅1項,甚至沒有;四是橫向合作項目比較少。近五年來教師年人均到賬科研經費不到2500元。
第二,教師科研論文、著作不多,擁有科研成果的教師人數較少,應用創新程度較低,學科覆蓋面較窄,社會反響較小。
第三,教師科研成果轉化不夠,直接轉化為經濟效益的較少,應用創新式服務地方的力度不夠大。
第四,在高職院校系統中教師科研狀況滯后,排位靠后,徘徊不前,學校應用創新的科研成果欠突出,特色打造不夠鮮明,教師科研素質提高步幅較小。
第五,本校雜交水稻研究領軍人物后繼乏人,農學研究的傳統優勢帶動作用發揮不力。
3?高職院校教師科研素質問題的主要原因
3.1?思想觀念方面的原因
第一,有的高職院校教師受傳統職業教育觀念的束縛較重。現有的高職院校大多由中等職業學校升級發展而來,受傳統中專教育的束縛,習慣于技術傳授而不重技術應用創新。這一傳統,嚴重制約高職院校教師科研素質的培養與提升。
第二,有的教師對高職院校培養使命的認識存在某些誤區。如有的人認為,創新是研究型大學的事情,應用創新是本科教育教學的使命,高職院校教師只要求雙師型素質,既能講授理論知識,又會教上崗技術就行了,忽略了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過程要培養學生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必須具備一定應用創新能力的使命要求。由此也就不太注重自身應用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第三,有的高職院校教師對當今社會創新競爭的緊迫性和創新創業科研素質認識不夠。當今時代,實際上是激烈競爭的創新時代,我國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對這種國際創新競爭形勢以及對當今高職院校應用創新教育認識的不足,會形成高職院校教師對自身應用創新型科研素質重要性認識不重視,使得自己科研素質能力徘徊不前,提高不快。
3.2?教師學科知識結構方面的原因
第一,師資來源的知識結構局限。一是學歷學位和職稱結構尚未優化。以懷化職院為例,現有的267名教師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100人,不到教師總數的39%;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52人,不到教師總數的8%。二是雙師型教師偏少。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師資,大多是知識講授型,或者技術型的單一型教師,“雙師型”教師人數很少,距離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與應用創新教育教學知識結構的要求,差距更大。
第二,高職院校學科結構局限。高職院?,F有不少專業,但卻缺少學科,甚至沒有學科。學科門類有限、學科不均衡,許多教師跨學科教育教學。在多學科教育教學過程中,對特定學科的應用創新研究受到嚴重制約。全校整體的多學科、綜合性應用創新研究就更難了。
第三,兼職教師知識結構的局限性。高職院校的不少兼職教師是由本校行政管理人員和社會、企業崗位人員兼職上課。前者的知識結構由行政管理和原學專業構成,缺乏兼課內容的應用創新知識與技能部分。后者有社會實踐、行業與崗位的經驗,缺乏實際經驗的課堂教學的知識結構。加之兼職,難以集中精力彌補知識結構的缺陷,難以提高自身應用創新的科研素質能力,因而難以適應高職院校應用創新教育教學的需要。
3.3?教學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職院校教師教學任務繁重。老師年授課門數多達4-6門,周授課節數至少12節,多的達20多節,還有指導學生實訓、見習、實習等工作任務。課業壓力使得老師無暇科研,更談不上培養和提高自身應用創新的科研素質能力。
第二,教師教學導向的制約。高職院校教師在備課授課、實操實訓過程中,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與技術技巧的講解,忽視了教學內容中知識的創新性應用以及在遇到新問題時的創新方法。這種簡單的低層次的“傳道授業”教育教學導向,嚴重制約了高職院校教師科研素質的培養與提高。
3.4?教師科研管理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職院校教師科研素質的培養與提高制度尚欠完善。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教師極少有帶薪訪學科研的機會;缺乏科學合理的科研工作量的任務規定及教師科研管理的具體辦法。另外,不少高職院??蒲泄ぷ髁靠冃Х峙渲贫热笔?,使教師缺乏科研的外在壓力和內在動力。這就表明,高職院校教師科研管理尚未真正常規化、制度化、規范化。
第二,高職院校對教師科研要求不夠明確具體,缺乏明確的縱向課題要求、橫向課題要求和科研經費數量要求;也還沒有指導學生應用創新的明確規定。這就使高職院校教師缺乏明確的科研任務壓力。
第三,高職院校教師科研服務不到位??傮w體現在教師科研立項申報服務、科研項目管理、科研設施設備的配套服務的不到位。學校對于教師科研的經費扶持、時間支持等方面力度不大,教師科研經費與科研時間沒保障。
高職院校教師科研方面的諸多問題,制約和阻礙著教師科研素質的培養與提高,亟待改變這種現狀,加快高職院校教師科研素質的培養與提高。
參考文獻
[1] 資料來源360搜索:懷化職業技術學院https://baike.so.com/doc/1427481-?1508880.html.
[2] 彭友華.高職教師管理有效性研究[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6.
[3] 彭友華.高職教師管理有效性實現模式初探[J].教育與職業,2009.10.
[4] 彭友華.論高職教師管理目標體系的構成[J].中國成人教育,2009.5.
[5] 彭友華.高職教師管理的責權利機制研究[J].資治文摘(管理版),2009.2.
[6] 謝海瓊.加強高職教研管理?提高教師管理有效性[J].中國電力教育,2009.12.
[7] 謝海瓊.袁隆平專業成長路徑對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的啟示[J].職教論壇,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