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寶
引言
時代是不斷進步的,人們的思想也需要不斷進步,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進步,如今的時代是一個注重創新、注重探索的時代,傳統教育模式已經無法培養出時代需要的人才了,轉化教學模式,為新時代的發展提供人才是趨勢所在。在初中階段,數學作為三大主要科目之一,必須更加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探索思維的培養,通過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運用,讓學生在課堂中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讓這些祖國的花骨朵為祖國的發展添磚加瓦。
一、什么是學案導學教學模式
那么到底“學案導學”是什么意思呢?從字面上看,就是通過“學案”來引導、指導學生進行學習,不難看出,“學案導學”的主體不再是老師,它的主體已經變成學生了。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學案可不同于傳統的教案,教案針對的是教師在上課中運用的一些知識點,主體是教師,而學案即能起到幫助教師教學的作用,同時更大的作用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也就是說,在運用“學案導學”模式的課堂中,不再像傳統教學模式課堂由老師主導,而由學生自己探索學習,老師只是起到一個輔助引導的作用,這樣的課堂更加生動、更加靈活,沒有了以前傳統課堂死氣沉沉的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鍛煉到自己的思維,從中獲得成就感,從而逐漸激發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思想。
二、學案導學應遵循的原則
1.換位原則
前面已經提到,傳統的教案與現在的學案是不能相提并論的,為了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數學老師在編寫學案的時候,必須要做到“換位思考”,以學生為學案編寫的主要受用體,想象自己如果是學生,在學習數學某一課題知識時可能會在哪些知識點遇到困難,然后在以老師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作為老師又應該如何引導學生自己解決這個問題。站在不同角度來寫這個學案,它才會對學生產生實際作用,真正發揮出“學案”對于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作用。
2.質疑原則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中,很多數學老師沒有在課堂中設置提問的環節,很多學生下課后也并不會想著要去問問題,這樣下去慢慢就會在學生心中累積越來越多的疑點,不利于數學的學習,所以在“學案導學”課堂中,質疑環節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是只要學生一質疑,作為數學老師的我們就要把答案告訴他們,而是要引導他們遇到問題先自己思考,如果實在解答不出來,教師再做引導,與學生共同完成解答過程。
3.推陳出新原則
“陳”就是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新”就是學案導學應該具有的新的教學方式,大家都知道,傳統課堂普遍都是沉悶的、無聊的,為什么呢?因為都讓老師自己一個人講去了,學生什么也做不了,在“學案導學”新型課堂中,要結合數學課與學生的特點,要注重課堂輕松氛圍的構造,想辦法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以放松愉快的心情去學習、成長。
三、學案導學模式下學生及老師應該做什么
學案導學模式下的學生和老師都不是獨立的,老師在編寫學案的時候,要注意把教材中的知識點體現出來,尤其是重難點,同時還得注意學案不等同于教案,所以在梳理知識點的時候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拿到學案后能通過自己學習掌握住這些知識點,這就要求教師對數學課本的知識點重難點熟稔于心。而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在拿到學案后,應該做到明確學案所講的知識點,要帶著疑問對學案進行學習,認真、自主完成學案中教師提出的問題。
四、學案導學模式的具體做法
1.結合實際
任何教學方式都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在實施“學案導學”模式時,必須做到結合初中數學課本的具體知識,不能脫離課本知識,不能過于寬泛,要有明確的教學思維,這節課要讓學生學習什么,怎么學都必須要想到,還要結合初中學生的特點,開展輕松愉快的數學課堂。
2.設置問題
就是一個中心思想:“以學生為主”,在“學案導學”教學中,必須要做到動腦,要動腦就得由老師們設置難題給學生們,所以在數學實際教學中,要善于把難題交給學生們,讓他們自己動腦思考,最后由他們自己得出結論,這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還要合理安排課堂時間,有效提高課堂質量。
3.互相評價
前面說到提出問題,在預留時間結束后,還需要一個學生們互相評價學習的環節,可以隨機讓幾位同學對之前的問題進行自己的結論闡述,講出結果,并詳細說明得出過程,由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針對該同學的結論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可以充分了解學生們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當然學生們互相評價完成以后,老師還需要進行總結,對于正確的地方進行表揚,對于欠缺的地方加以補充。
結束語
學案導學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在我們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創新,只要把握住學生是課堂主體這一準則,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充分發揮出“學案導學”的作用,逐漸培養出學生自我學習的思維習慣。
【參考文獻】
[1] 江美青. 初中數學“學案導學”模式應用探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10):64.
[2] 吳明見. 學案導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新課程導學,2016(23):36.
[3] 林溶. 初中數學基于導學案的概念教學策略探討[J]. 讀與寫,2015(3):207-208.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