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峰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整體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社會對于醫療方面的關注度越來越大。對于醫院來說,提高醫務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與基本職業素養是保證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醫學生是醫學界未來發展的推動力量,特別是在醫患關系愈發緊張的當代,所以,怎樣對醫學生進行良好的人文素質教育,是保證醫患之間良好交流的核心。
關鍵詞:人文素質教育 醫學生教學 教學意義 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9-0-01
人文素質教育指的是利用人文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性格,氣質以及素質等方面的培育,借助語言文化,文學藝術,道德教育,文明禮儀,政治修養,歷史哲學等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對于醫學生來說,人文素質是他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尤其是在醫患關系比較惡劣的情況下,人文素質是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文章首先對人文素質教育對于醫學生培養的必要性進行簡要分析,進而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一、人文素質教育對于醫學生教育的必要性
1.人文素質教育對于醫患關系構建的必要性
醫患關系指的是醫生與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構建的一種雙方之間的聯系,屬于醫學倫理關系,也是治療過程中醫生與病患之間最基礎最重要的關系。從本質上來看,醫學治療過程具有技術性與風險性,其工作的直接對象是生命,而生命是不可挽回無法復制的,因此,治療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不信任,不理解的醫患關系,甚至出現醫患糾紛。而通過人文素質的教學,有利于加強醫學生解決突發狀況的能力,在控制自身情緒的前提之下,安撫病患與患者家人的情緒[1]。
2.人文素質教育符合現代社會醫學發展的需求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社會的發展與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身體健康的關注度與對醫療手段的重視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病患的法制觀念也不斷增強,更加重視自身的醫療權利,對于醫學治療的期望值也不斷升高。對于病人來說,他們在身體與內心上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因此,他們一方面想要從醫生那里獲得良好的治療手段,另一方面也想要從醫生那里了解醫學知識從而得到一些心靈的安慰。但是,由于當前醫務人員的人文素質水平不高,難以掌握與病患進行良好交流的技巧,造成溝通困難,使得醫患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張。所以,人文素質教育在醫學生教學中的應用,是當今社會未來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醫學生換位思考的能力,構建優良和諧的醫患關系。
二、人文素質教育在醫學生教學過程的策略
1.將人文素質教育與理論教學相結合
對于診斷學教學來說,人文素質教育在其中有重要的作用,教師作為知識教學的主要角色,應該借助科學合理的方法將醫學理論知識的教學和人文素質教育良好的融合起來,讓同學們掌握與患者有效交流溝通的技巧,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水平。另外,教師還應該注重學生與患者交談能力的培養,使他們擁有端正的溝通態度。例如:教師可以從病史采集,查詢體格,病歷書寫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在采集病史時,教師要讓同學們首先注重自身的儀容儀表,用陽光整潔的外表給病患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增加病患的信任度;然后再利用合適的語句進行病史的詢問,詢問過程中既要得到需要的信息,又不能給患者一種隱私被侵犯的感覺。在查詢體格時,學生應該端正工作的態度,時刻保持著認真負責的心態,切忌由于個人的原因拒絕給病患進行檢查,在檢查過程中還要注重動作的規范性與溫和性[2]。
2.將人文素質教育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對于醫學生來說,臨床醫學是一門既需要醫學理論知識作為基礎,又需要具備實踐技能的學科。對于診斷學的教學來說,學生在實習時期,需要更加重視人文素質教育,加強自身的人文素質水平。臨床實習的過程,是醫學生首次以一名醫生的身份與患者接觸的過程,也是第一次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的過程。所以,無論是一些常規的檢查或者是診斷過程,醫患之間默契良好的配合是保證檢查質量的關鍵。所以,在醫學生進入實習階段之前,教師可以借助一些仿真的患者模型或者是模擬看病場景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實踐考察,充分發揮現有醫學資源的優勢,這樣學生在學校就能夠掌握較好的實踐能力,在實際工作中順利完成臨床實習任務[3]。
3.加強教師的人文素質水平
正如俗話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作為人文素質教育知識的傳播者與實踐教學的引導者,他們的言行舉止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影響。就診斷學來說,其既是醫學生從基礎專業知識學習轉向臨床專業知識學習的關鍵過渡點,更是在學生心目中構建正確醫德醫風理念的重要階段。另外,在這個時期,診斷學教師的教學方式會對學生今后工作的行為舉止產生深遠的影響,學生會在課堂中不自覺的學習和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所以,加強授課教師的人文素質教育,提高他們的整體人文素質水平是促進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在對師資隊伍的建設改革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具有扎實的理論是指基礎,正確規范的臨床操作技巧,另一方面還應該具有較高的人文素質水平[4]。另外,在實踐實習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現代化的醫學教學模式,告訴學生應該從生理,身體,心理等多個方面對病人進行診斷,給予病患充足的尊重,讓他們能夠體會到人文關懷,讓同學們時刻保持著愛心。長此以往,教師能夠在完成醫學知識教學任務的通知,給同學們滲透人文知識與人文情懷。
綜上所述,在當前這個社會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加強醫學生的人文教育對于緩解醫患關系,提高醫學水平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應該及時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奠定良好的人文素質基礎。
參考文獻
[1]寶軼,劉亞偉,姚定康,朱樑,石勇銓.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在物理診斷學問診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7):562-564.
[2]柳思琪,王艷芬,楊嵐嵐,邵雪,張倩,金珍婧.人文素質教育在醫學生診斷學教學中的意義及實踐[J].中華診斷學電子雜志,2015,3(4):243-245.
[3]薛秋香.人文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淺議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高職高專醫學生的人文素質[J].海外英語,2013(14):63-64,78.
[4]盧挺,潘長玲,鄒燕齊.基于診斷學教學過程加強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思考[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3(2):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