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亭 黃勁松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9-0-02
一、調研背景
1.調研目的
通過調研虛擬現實內容制作類企業發展現狀,對職業崗位技能需求以及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綜合的分析,科學定位該方向的人才培養規格,為下一步開展虛擬現實專業方向的課程建設與教學,構建校企融合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指導。具體調研內容如下:
1.多媒體制作專業虛擬現實內容制作方向對應的企業運行狀況與發展趨勢。
2.多媒體制作專業虛擬現實內容制作方向對應的企業用人規格需求和數量。
3.多媒體制作專業虛擬現實內容制作方向的職業要求和崗位職責。
4.本學院多媒體制作專業相關就業崗位畢業生就業與崗位前景發展情況。
2.調研意義
本次調研對于精確定位本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和人才培養層次,培養本專業方向師資隊伍的實踐能力,課程開發能力和專業方向研究能力,推進本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促進校區合作,確保本專業方向培養的技能人才符合首都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求,為京津冀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所需的人才。
二、調研基本信息
1.企業調研基本信息
1.1調研對象
我們對北京市虛擬現實內容制作類相關公司進行調研,通過實地考察交流和網絡調研的方式,對如下公司進行深入的調研。
① 普眾VR工廠
② 北京市中視典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③ 微展世(北京)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④ 中航傳媒集團音像出版社
⑤ 北京四度科技有限公司
⑥ 熱波(北京)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⑦ 北京焰火工坊科技有限公司
⑧ 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部(增強現實及三維顯示方向)
1.2調研內容
企業調研我們主要弄清楚一下幾個問題:
① 多媒體制作專業虛擬現實內容制作方向匹配的職業內涵。
② 多媒體制作專業虛擬現實內容制作方向對應的崗位群和工作職責。
③ 多媒體制作專業虛擬現實內容制作方向人才層次分類和數量需求。
④ 多媒體制作專業虛擬現實內容制作方向人才的工作過程、知識和技能要求。
1.3調研方法
對于每一家調研的企業,我們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其中訪談對象為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主管或者負責人。調查問卷的對象主要是企業的技術人員、營銷或者售后服務人員采用固定約定問題進行,以便全面了解問題,形成一手資料。調查問卷詳見附件。
三、調研分析
1.虛擬現實內容制作類企業發展現狀
2012年國務院國發〔2012〕28號文,發布《“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把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以虛擬現實技術為重點發展的多媒體技術作為信息技術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必要得到大力的支持和發展。2012年,北京市發布《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該綱要提出,將進一步強化文化創意產業的支柱地位,并相繼出臺大力扶持、優惠政策,其中重點突出了數字影視、虛擬現實技術的示范效應。使得行業有著驚人的發展速度, 2010年中國多媒體產業的GDP貢獻增幅超過40%。北京作為全國的文化中心,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戰略決策,更使得它成為了多媒體人才的集散地,作為創意與科技相結合的數字內容產業,已經成為文化創業產業的核心產業。
VR行業應用也將在2016年迎來元年。排名前三的VR熱點行業分別為房地產、零售、教育;除此之外,VR還可以廣泛應用于城市規劃、室內設計、工業仿真、古跡復原、橋梁道路設計、房地產銷售、旅游教學、水利電力、地質災害、教育培訓等眾多領域。從專業走向大眾,價格的降低無疑是最為關鍵的驅動力。無論是Oculus、谷歌,還是三星、HTC,均會推出消費版或者平價版的VR硬件產品,價格降至100美元更是已經成為現實。?并且形成了相對比較成熟的產業鏈。
從內容角度來看,目前VR視頻以短片和商業廣告為主,影視作品由于制作成本高以及終端設備滲透率低等原因,短期內難以成為主流。在VR游戲領域內,現階段主要是Demo,但不難注意到已有大量內容公司投入開發制作,但是,當前VR內容還不足以對消費者產生很大的吸引力,都以半成品為主。同時,在內容上出現了明顯的短板:一是專屬VR內容極度缺乏,尚未出現行業標桿級別的作品;二是現有內容并未在交互體驗方面與以往的娛樂設備產生本質的不同和區別。
通過對上述八家北京市內容制作類企業的訪談,我們發現,目前這類企業的目前的重點依然是教育、地產、醫療、工業仿真等傳統類的內容制作,但是已經開始逐步加大虛擬類游戲、旅游等消費類虛擬現實產品的投入與研發,同時這類資源的制作需要大量的各級別規格的制作類人才,為技師學院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發展機會。
2.虛擬現實內容制作類企業發展趨勢分析
虛擬現實硬件的紛紛出現,行業應用已經成為虛擬現實發展的必然途徑,根據Goldman Sachs的預測,未來十年VR應用細分領域市場規模都會增長數倍。
未來十年內,市場份額最大的會是VR游戲,到2025年將會達到116億美元。爆發潛力最大的也是VR直播,2025年達到41億美元,是2015年的五倍多。當然以上還僅僅是未來十年的數據。VR作為平臺的影響力一定更加深遠,未來更多的VR應用模式也一定會誕生。
對著技術的發展,更加先進的內容制作工具被投入市場,CP經驗不斷豐富,生產效率得到提高,有硬件逐漸培養的用戶群形成一定規模,吸引更多CP進入該領域,進行內容開發。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人們需求的變化,VR內容進一步拓寬,不限于游戲娛樂,與教育旅游觀光等更多行業形成聯動,社交、地圖導航、智能查詢等生活類服務應用不斷發展,AR與建筑、設計、工業制造等工作領域的合作更加緊密。
隨著硬件設備發展和生產的日益成熟,對內容的需求必將迎來井噴。研究指出,符合VR市場發展的內容盈利模式已經產生,必將影響虛擬現實內容設計和制作的格局。
3.虛擬現實內容制作類企業人員需求分析
通過對上述北京市八家虛擬現實內容設計與制作類企業的調研和訪談,我們得知,這些企業都是開展虛擬現實多元化的內容服務,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增強現實的VR影視類、虛擬現實的VR交互類、虛擬現實的VR建筑游歷以及VR虛擬仿真類等不同類型的作品解決方案。針對主要的業務板塊,我們進行了分析和歸納:
1.VR影視類
主營業務:VR影視制作;VR廣告制作;全景拍攝
技術崗位:航拍員,視頻剪輯師,視頻合成師,特效合成師,視頻修復
員工學歷:本科、專科均可,對學歷沒有嚴格要求
初級員工應聘要求:看重藝術修養和審美,軟件操作熟練、無人機操控與拍攝、要有行業經驗、基礎知識、踏實肯干,有團隊精神,熱愛本行業。對學歷無硬性要求。
2.VR交互類
主營業務:3D售樓交互體驗系統;虛擬沉浸式交互娛樂系統;產品網上互動展示
技術崗位:建模渲染美工,3D建模師,3D角色美術師,建筑效果圖渲染后期
員工學歷:本科、專科均可,對學歷沒有嚴格要求
初級員工應聘要求:看重美藝術修養和,對構圖、色彩有一定深入認識。若有一定的手繪能力者優先;相關專業軟件操作熟練、無人機操控與拍攝、要有行業經驗、基礎知識、踏實肯干,有團隊精神,熱愛本行業。對學歷無硬性要求。
3.VR游歷展示類
主營業務:VR產品展示、VR發布會、空間VR漫游系統、VR視頻拍攝等
技術崗位:建筑制圖/模型/渲染 視頻策劃/制作人員,場景設計與制作
員工學歷:本科、專科均可,對學歷沒有嚴格要求
初級員工應聘要求:看重美術修養,軟件操作熟練、無人機操控與拍攝、要有行業經驗、基礎知識、踏實肯干,有團隊精神,熱愛本行業。對學歷無要求,越高越好。
通過以上分析和歸納,我們發現針對虛擬現實內容制作類的崗位,主要是兩個方面,視頻制作類和3D設計制作類。
4.虛擬顯示內容設計與制作人才主要工作任務和對應能力分析
四、調研結論
1.人才培養方向定位
通過分析虛擬現實內容制作類企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結合相關的各類工作崗位主要工作任務和任職能力要求,將本專業方向的培養定位為:面向虛擬現實類企業、相關視頻類企業,針對全景拍攝,視頻剪輯師,視頻合成師,特效合成師,視頻修復,建模渲染美工,3D建模師,3D角色美術師,建筑效果圖渲染后期等內容制作類崗位,培養從事虛擬現實視頻和三維兩個方向的技能型人才。同時,為了實現穩定就業的目的,需要培養學生其他方面的綜合能力,達到一專多能的水平,能在公司內部實現轉崗。
2.虛擬現實內容制作方向人才培養層次定位
2.1知識層次要求
學習美術、藝術相關的素描、色彩、構成等基本美術基礎課程,掌握計算機動畫設計與制作,視頻制作、視頻編導,影視特效與合成等。圖形圖像、版式設計等網絡媒體制作軟件的使用;讓學生熟悉數字媒體的設計、制作開發及融媒體新工藝、新技術能力。
2.2能力要求
掌握圖像圖像處理、視頻處理、版式設計軟件、三維建模與制作軟件、全景拍攝等技能;具備新媒體時代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多媒體素材的策劃、素材加工和產品制作能力,能順利完成拍攝、視頻編輯合成、三維建模、貼圖、材質、燈光、渲染等虛擬現實產品設計與制作的工作。
2.3素質要求
養成良好的自我身體和體能鍛煉的知識和技能,能自覺的開展與職業匹配的鍛煉習慣,不斷的增強個人綜合身體素質。
具有一定的美學知識,能通過訓練掌握一定的音樂和藝術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自我調節能力;
具有良好的氣質和社交、溝通、協調能力。具有較好的文學藝術修養,有較高的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