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紅 張軍
摘 要: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世界上屬于獨創的,是伴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中應運而生的,無論在理論闡述上,還是經驗內涵上,都是值得各國借鑒參考的。以史為鑒,總結經驗,使我們更加深刻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和本質,并在探索新路徑中更加準確地把握這一科學的發展規律。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思想政治教育 歷史經驗啟示
中圖分類號:G6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9-0-0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內涵是隨著黨的不斷發展而不斷完善。它不僅是一個政治概念,也是黨的政治工作,是學術領域當中的一個學科概念。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正確指導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黨的歷任領導核心,在歷史條件和各階段的特殊歷史使命的基礎上,積極推進一系列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積累了彌足珍貴的經驗,無論在實際操作中,還是理論提升上,都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經驗總結和理論體系,在當前變幻莫測的新形勢下,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堅持“生命線”地位不動搖,發揮思想政治教育能動作用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期間,我們黨把思想政治教育視為革命軍隊的生命線,無論條件多艱苦,環境多險惡,都要堅守這條底線,并指出“政治工作是紅軍的生命線”,足見其重要性;解放后,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毛澤東同志指出它仍然是所有經濟工作的生命線[1]。由此可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途中,思想政治工作始終占據著重要的歷史地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站在最前沿,放在首要位置。
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對作為各項工作“生命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曾出現一種歪曲的理解。在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思想占據全黨時,思想政治教育被絕對化了,夸大了其作用與條件;1978年改革開放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又走上了另一個極端,在社會生活中被忽視、被邊緣化了。歷史告訴我們:要正確理解和對待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要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線”地位,它不是萬能的靈丹妙藥,也不是可有可無的一味追捧,高度關注其能動作用,這是確保所有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深刻理解與認識的必然結果。
二、堅持“為人民服務”之立場,體現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價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和價值體現在實現其目標和完成其工作任務上,包括在于社會和個人方面,即滿足個人和社會進步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宏觀層面上的目標和任務,也有微觀層面上的目標和任務;既有長期目標和任務,也有短期目標和任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順應全黨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在推進黨的各項中心任務時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確保黨的各項原則和方針政策的落實。二是以人為中心,體現人民至上的思想,在高度重視教育滲透過程中培育中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所需要的人才,為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幸福生活服務。
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準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機制
“政治機關就是黨的工作機關,政治工作就是黨的工作?!笔舜笠詠?,國內國外形勢面臨著各種考驗,要使全黨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就要始終聽黨指揮,建立和健全與之關聯的職能部門與組織機構,并制定與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形成黨政工團齊心協力,促進專業隊伍與群眾隊伍緊密配合取得成效[2],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形成工作合力。黨在歷年的實踐摸索中充分意識到“思想政治工作,共產黨應該管,每個部門都要負責任。這是共青團的職責,政府部門的職責,以及學校的校長教師的職責。”黨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切組織形式與工作制度,囊括了基本的和臨時的兩種方式,作為基本性質的,需要相對固定,產生恒久效應;帶臨時性質的,更講究的是與時俱進與創新發展,我們要依據具體工作的種類、性質去合理選擇,并依據環境與任務的變更而變更。”但不管組織形式如何變化,采取何種領導體制,必須把握一條原則,那就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強化,不能弱化,更不能取消。
四、注重教育內容的方法的創新,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效果
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既有一脈相承的,也必須始終堅持底線思維,有變化和發展需要不斷創新,始終做到對象性、目的性、時代性的有機統一。一是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最新成果,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二是在革命、建設、改革開放以及步入新時代等各個歷史階段中,統一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以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務載體,靈活教育方法;三是要注意教育對象的差異,實現有針對性和有針對性的教育內容。也就是依據不同群體和不同層次教育對象的相關特點和各自要求,堅持先進性和廣泛性原則,區分教育內容水平、層次性[3],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五、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極其實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示范引領作用和人格魅力是深刻影響教育者思想認識和行為的關鍵因素,言傳身教,干字當頭,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這是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如何做到以身作則,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踐經驗是以高質量、高要求、高標準為內在基礎和基本前提。新的歷史時期,黨對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提出了“五個過硬”的要求,強調從事此事業的工作者要用學術講政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服力和感召力。
在新時代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關重要,對順利推進各項工作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解決思想問題,增強信心,凝聚人心,溫暖人心,建設同心?!蔽覀円訌娝枷胝谓逃ぷ鞣椒ǖ难芯抗ぷ?,提高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使其成為黨的政治優勢,不斷推進黨的各項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娜.國民經濟調整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歷史經驗探析[D]. 湘潭大學,2013.
[2]狄成杰,尹露露.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的歷史發展與創新[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
[3]施賽鳳.建國前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