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來威, 石小雪(.南京體育學院,江蘇 南京 004; .南京師范大學,江蘇 南京 003)
在2018年印度羽毛球公開賽和全英羽毛球公開賽上,中國小將石宇奇表現突出,連續獲得男單冠軍。日本選手桃田賢斗在羽毛球界被稱為步法輕盈、技戰術全面的天才,現世界排名第一。在2018年羽毛球世錦賽中,石宇奇以0∶2的比分輸給桃田賢斗。時隔5個月,在2018年世界羽毛球巡回賽總決賽中,石宇奇以獨特的技戰術和充沛的體能戰勝桃田賢斗。這對石宇奇備戰東京奧運會具有重要意義。短短幾個月時間,石宇奇的技戰術、步法和體能就取得較大進步,值得我們深入研究。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找出石宇奇比賽中的不足,為其備戰東京奧運會提供參考。
參加2018年世界羽毛球巡回賽總決賽男單決賽的石宇奇和桃田賢斗。
1.2.1 文獻資料法
以文章中的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中國期刊網進行檢索,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和數據。
1.2.2 錄像觀察法
觀看2018年世界羽毛球巡回賽總決賽男單決賽石宇奇對陣桃田賢斗的視頻錄像,詳細統計比賽雙方技戰術相關數據。
1.2.3 對比分析法
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剖析石宇奇和桃田賢斗本場比賽的技戰術特點與不足。
1.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進行統計分析、制作圖表,直觀反映運動員的技戰術使用情況。
在羽毛球單打比賽中,發球區域一般可分為6個(圖1),6個區域又可分為前場和后場,1號、2號、3號為前場,4號、5號、6號為后場[1]。統計可知,在2局比賽中,雙方共發球63次,且都采用反手發網前小球,均發在1~3號位。由于2位運動員都較年輕,身體素質較好,突擊能力較強,發后場球很容易被對手積極下壓,導致直接失分。因此,整場比賽中沒有反手發后場球。這反映出2位運動員在比賽中注意力極為集中,通過發高質量的網前小球限制對方技戰術的運用。研究發現,石宇奇發2號位24次,占其總發球數的59%;桃田賢斗發2號位15次,占其總發球數的68%。2位運動員發2號位的次數較多,一方面是為了保證發球的質量;另一方面,為了限制對方打出高質量的回球。同時,由于雙方彼此了解對方的優缺點和習慣性球路,一開始就通過發高質量的發球提高擊球的主動性。石宇奇發在1號和3號位的球分別占其總發球數的29%和12%,桃田賢斗發1號位的球占其總發球數的32%,沒有球發在3號位。

圖1 發球區域示意
通過數據可知,比賽中雙方運動員在適應對方發球節奏時,突然改變己方發球節奏,可獲得比賽主動權。本場比賽,雙方運動員發球都較保守,在63次發球中,沒有一個后場球。總體而言,石宇奇比桃田賢斗的發球更靈活,獲得很多主動擊球的機會。
在本場比賽中,雙方運動員都采用發網前小球限制對方技戰術的快速形成。數據統計發現,在接發球技術運用方面,石宇奇第1局采用10次挑球技術和2次勾對角技術,第2局采用10次挑球技術;桃田賢斗第1局采用15次挑球技術、5次搓放技術、1次正手推球技術,第2局采用12次挑球技術、7次勾對角技術、1次搓放技術。
從數據統計可以看出,在面對對手的高質量網前小球時,雙方大多采用挑球技術,挑球占總接發球的74.6%。通過高質量的挑球迫使對方跑動到后場,最終擺脫對手的限制。在搓放網和勾對角技術方面,日本選手桃田賢斗運用較為熟練,敢于靈活運用網前搓放和勾對角技術處理對方高質量的網前球。統計得出,桃田賢斗的搓放網和勾對角技術占總接發球數的31.7%,石宇奇的搓放網和勾對角技術僅占9%。從數據可以看出,石宇奇的網前技術運用不夠熟練,或者說在緊張比賽中,石宇奇對網前小球的運用不夠靈活。在本場比賽中,由于雙方的發球質量都較高,撲球沒有被使用。
比賽中,雙方運動員以精湛的技術讓觀眾掌聲不斷。統計可知,雙方運動員以各種球路調動對手,最為突出的是拉吊技術,然后尋找機會突擊。石宇奇在比賽中的表現更為突出,以劈吊、劈殺和突擊技術最終贏得勝利。
比賽第1局,石宇奇穩扎穩打,積極搶搓放網,結合劈吊和大力扣殺,輕松以2∶0領先。接著桃田賢斗網前停頓放網,突擊石宇奇的反手區,結果球出界。可以看出,桃田賢斗此時面對石宇奇有些緊張。
在整場比賽中,雙方運動員都運用搓放、勾對角、劈吊和殺球等技術去限制對手,但擊球技術的使用次數大不相同。對比發現,在石宇奇的448次擊球中,搓放網技術使用57次,占總擊球數的13%;桃田賢斗的擊球數是453次,搓放網技術使用69次,占總擊球數的15%。可見,雙方運動員都通過搶放網技術迫使對手起高球,最后形成下壓得分。勾對角技術也是調動對手和改變全場節奏的重要技術,石宇奇在本場比賽中運用36次,占總擊球數的8%;桃田賢斗使用22次,占總擊球數的5%。雙方的擋網技術使用次數相當,最大區別在于下壓技術的使用不同。下壓技術簡單,包括滑板、劈吊、重殺、劈殺和點殺幾種[2]。石宇奇下壓技術的使用次數為138次,占總擊球數的31%;桃田賢斗的下壓技術使用121次,占總擊球數的27%。石宇奇從開局就以快速的下壓取得大比分領先。這種高強度的下壓,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充沛的體能[3]。
統計發現,擊球技術次數相差最大的是重殺技術,石宇奇有36次重殺,占總下壓次數的26%;桃田賢斗重殺16次,占總下壓次數的13%。石宇奇的重殺次數是桃田賢斗的2倍,比賽中其通過不斷下壓獲得勝利。重殺是最好的得分手段,但這建立在運動員充沛的體能基礎之上。本場比賽中,桃田賢斗在石宇奇的不斷下壓控制下,體能不斷下降,大汗淋漓。第2局石宇奇仍積極下壓,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穩扎穩打,迫使想追分的桃田賢斗失誤不斷增加[4]。
比賽中,由于對方技戰術的限制和體能的逐漸下降,運動員的失誤增多。因此,運動員只有熟練掌握技術,才能在比賽中有出色的表現。在這場比賽中,留給觀眾印象最深刻的是石宇奇后場的劈吊、劈殺和重殺突擊技術,迫使桃田賢斗頻繁失誤。第2局桃田賢斗10∶14落后時,連續3次失誤,其中2次是自己主動挑球失誤。石宇奇在比賽中主動得分為23分,重殺得分占總主動得分的52%,劈吊和劈殺占總主動得分的26%。桃田賢斗的主動得分為11分,主要是通過抓石宇奇的直線過渡球,然后勾對角,從而改變石宇奇的比賽節奏。桃田賢斗的重殺得分占總主動得分的27%,是石宇奇重殺得分的1/2。
在本場比賽中,雖然石宇奇的主動下壓得分較高,但失誤也較多,其滑板、劈吊和點殺的失分占總失分的53%。因此,其在保持充沛的體能積極下壓的同時,需減少失誤。桃田賢斗在石宇奇的壓制下,為了調動石宇奇,對挑球質量要求較高,但由于體能不足導致挑球失誤率增多,占主動失分的50%。失誤率如此高,說明良好的體能在羽毛球比賽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選手石宇奇和日本選手桃田賢斗均采用反手發網前球技術,雙方發在2號位的球較多,且都通過穩定高質量的網前發球限制對手技戰術的運用。
石宇奇在充沛的體能下抓住每一個機會積極下壓,贏得擊球的主動權。接發球時,石宇奇球路變化較少,未靈活運用網前小球技術,較桃田賢斗稍弱。
石宇奇結合自身優勢,發揮自己的強項,積極主動搶放網,后場運用劈吊和劈殺技術,抓住機會進行重殺突擊,以較多的劈吊、劈殺技術限制桃田賢斗技戰術的發揮,迫使其長距離跑動,消耗其體能。石宇奇的主動得分遠超桃田賢斗,其主動下壓得分是對手的6倍。其中,石宇奇重殺較多;而桃田賢斗因體能下降,出現挑球頻繁失誤的情況。
在日后的訓練中,石宇奇需加強接發球的靈活性練習,通過高質量、多變的接發球組織進攻,甚至直接壓制對手得分。石宇奇不僅要加強網前小球靈活性和后場球的進攻性,還要加強滑板、劈吊和點殺的穩定性,同時提高搓放網和勾對角技術的使用率,完善技戰術體系。羽毛球運動員不僅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靈活的技戰術,還要有充沛的體能。只有擁有良好的體能和精湛的技戰術,才能壓制對手,限制對方技戰術的發揮,最終獲得比賽的勝利。
以往比賽,石宇奇在賽場上的步法比較凌亂,但本次比賽其場上步法輕盈很多。日后訓練中,教練員要通過專項步法訓練來提高其腳步的靈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其體能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