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符媛

北京清尚建筑設計院室內設計團隊負責人李怒濤
在李怒濤的眼中,設計師對自己身份的認知很重要。他和記者圍繞設計探討了許多與設計有關的內容,而他本人所提到的“設計師的責任”恰恰是經常被忽略的,卻是意義非常重大的,甚至應該作為設計師價值觀的始源。為客戶負責,為使用者負責,為作品負責,為自己負責,為設計這個職業、行業和產業負責……設計師的責任感也將推動著設計向著更科學、理性的方向發展。
采訪者:設計界有一些聲音說中國設計很難有自己的原創,您對原創的認識是怎樣的?
李怒濤:原創來自設計師對世界的洞察,包括外在的與內在的,反映出設計者極具個人情感的看法。設計師的作品是對生活體驗的一種反應和表達。原創一定是設計者對某個特定的地域環境、文化背景、內在機制的充分了解基礎上做出的作品,具有唯一性。用在別處,可能會格格不入,或是無法融合。
原創是由內而外的“創作”,大多原創總是很有個性,與眾不同。但原創不都是外在表現出強烈的“個性”視覺風格,重要的是內在的與眾不同、無法復制、無法抄襲。所以設計者要深入地調研、考察、認識、思考一個新的項目,才能因理解而“懂”它,才能因為“懂”了它,發現某個獨特的視角,從而產生某種獨特的體驗與感悟,這樣創作出的作品才算是原創。
采訪者:現在大部分設計總有很多雷同之處,而一個好的設計可能通過一個或幾個閃光點就能使其脫穎而出,令人過目不忘。請問設計師如何去把握自己設計中的閃光之處?
李怒濤:設計者應該認真地去調研、了解項目背景,就如同認識一個人,當了解得更多,甚至是“懂”他的時候,他需要什么,你才會非常清晰,從而能給出最適合他的東西。這些與眾不同之處,往往無法通過空想而得到、無法憑想象找到關聯之處。當我們做出這種意料之外的創意、情理之中的關聯性,就是設計中閃現的亮點,是會非常令人激動的。

成都青少年科普館新奇特種子墻

成都青少年科普館植物與人類關系

成都青少年科普館室外園林-微景觀人視

成都青少年科普館四川特色館
采訪者:從設計師出發,設計是科學的籌劃和情感的表達;從使用者出發,設計是功能、美觀等的結合。但設計者和業主之間又往往面臨著不少進退的博弈。在您看來,設計者和使用者之間是矛盾還是和諧的部分更多?
李怒濤:以往國內的設計師更關注美學、視覺效果的設計,把重點放在表面裝飾效果上。當下整體環境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使用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設計者已經不僅僅是“裝飾設計”這么簡單了,首先要了解某行業的文化背景、發展趨勢、行業內在的運轉機制;把這些規則與恰當的視覺化效果相結合,才能做出符合商業運營、視覺美觀的作品。
在當下的環境里,設計師除了要懂美學,還要要懂策劃、懂運營、懂功能,才能和使用者產生共鳴,和諧順暢地完成雙方滿意的成果。
采訪者:在您的設計中是如何關照地域性這一因素的。您認為地域性因素是幾乎每個設計項目都要考慮的問題嗎?
李怒濤:是的,地域性蘊含很多內容,比如:地域具有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地理物理特性,獨特的故事、符號、色彩、味道……這些恰好可能就是創作的靈感和獨特的、恰如其分的個性話設計語言。
采訪者:您在兩年前的一篇文章中論述了室內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經過兩年的時間,您對二者之間的關系有沒有新的認識,或是之前的某些理解加深、加強了?

成都青少年科普館感知館角度
李怒濤:可能是前二十年建筑行業太火爆,甲方只把一點時間留給建筑師。大家疲于趕工,沒有時間深入地去研究不同行業的內在運轉機制,導致室內設計總是要先整容、再美容。現在這種情況得以改善,一方面是由于建筑師更加深入地去考慮運轉的問題;另一方面,新法規要求建筑師肩負更多的責任。現在室內設計要滿足建成后的商業運營,就對細節上的流暢提出更高的要求。隨著法規更加嚴苛,隨意去改造建筑結構、總體空間布局、消防疏散的難度大大增加。這就要求室內設計要提前介入,加強與建筑師的合作與溝通,避免留下硬傷。
采訪者:在面對特定人群的設計時,比如說您的成都青少年科普植物館是針對青少年的,您希望對他們今后的成長起到怎樣的作用?在您的設計中哪些地方體現了您的想法?
李怒濤:在博物館、科普館這一類設計中,我特別推崇向日本學習,因為他們非常關注、甚至主要就是滿足青少年學習知識的便捷性,在輕松的環境中寓教于樂。我們要改變過往的板著臉、嚴肅、莊嚴的博物館印象。比如博物館的空間尺度要考慮到青少年的身高,色彩變化要富有美感,展示方式要好玩有趣。特別是互動性,小學生可以去摸一摸、聞一聞、動動手。作為課外教育的基地,讓他們在輕松的環境下自然而然地學到知識。這不僅僅是設計工作,其實責任也是蠻大的,畢竟關愛孩子們就是關注我們社會的未來。
采訪者:您認為做一名優秀的設計師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怒濤:我發現很多設計師都缺乏一點重要的認識,那就是“職業心理準備”,也就是設計師的責任、地位、角色是什么。許多人分不清楚,所以往往對項目有這樣的疑惑,比如:“我不知道甲方想要什么”、“這樣做他們喜歡嗎”等等,這是非常被動的,也是沒有責任感、沒有自信心的表現。
設計師就如同大導演,要主動、全面地去讀劇本、把握場景、人物、故事情節、投資把控等,要大膽創意,最后給觀眾呈現一部激動人心的大片;又如同戰場上的指揮官一樣,去決策判斷、下命令督促執行。試問,有沒有見過哪位大導演要先調查觀眾,問問他們希望怎么來拍片的?責任、擔當、自信,這就是設計師的職責。有了這條底線,就會主動、有責任、有擔當地為客戶創造每一部“電影”,讓觀眾認可、欣賞,才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認可獨立創新、大膽創意的時代已經來臨,設計師們抓住這個機遇吧!

石家莊航空國際中心飛機展廳

石家莊航空國際中心一層入口門廳
采訪者:請談談您的團隊是如何有效地合作,完成這些重大項目的?
李怒濤:首先是要有設計師的責任感。我們通過培訓、交流學習,改變以往被動設計的思維方式,“我要創新”、“為別人就是為自己”,充滿誠意地為投資方做出滿意的成果;用“工作即修行”的理念來鼓舞自己,就能夠在繁重的工作之后更加享受成果的喜悅。
采訪者:您認為北京清尚建筑設計院的環境為您帶來了哪些設計上的促進或改變?您的設計作品屢獲獎項,目前您是否有一些規劃?
李怒濤:北京清尚建筑設計院隸屬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一直以來都很關注設計中的文化內涵,注重研究歷史、挖掘文化。加之有美院作為依托,我們能夠靜下心去研究一些課題,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目前我們和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歐洲IED學院等也有緊密合作,學習他們百年設計歷史中總結的經驗。
中國的設計師和20 年前相比有了巨大的進步,許多優秀的設計師已經在國際舞臺綻放。不固步自封、走向更廣闊的世界,展示中國人的智慧、深厚的文化傳承,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