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東升
(河南中煙工業公司,河南鄭州 450000)
卷煙廠異地技改時,設計的燃氣燃油工業鍋爐工藝流程及余熱回收利用系統如下:軟化水→熱水箱(在熱水箱中,與二級節能器的煙氣換熱,然后與連續排污換熱器進行熱量交換,完成初步加熱)→除氧器(被蒸汽加熱,蒸汽加藥物除氧)→鍋爐一級節能器→鍋爐(鍋爐運行參數,壓力1.2 MPa,溫度194 ℃)→蒸汽→供制絲和中央空調使用。同時回收高溫冷凝水,回收流程如下:制絲和中央空調的蒸汽經過做功后,溫度降低,變為冷凝水,制絲冷凝水經過閃蒸灌閃蒸,閃蒸汽壓力0.2 MPa,溫度120 ℃,凝結水溫度110 ℃,空調凝結水溫度75 ℃,進入熱水箱對軟化水預加熱,然后進入除氧器。高溫冷凝水回收流程見圖1。

圖1 鍋爐冷凝水回收利用工藝流程
(1)在制絲車間生產期間,熱水箱的放散管有連續不斷的蒸汽排放,造成大量熱能浪費。
(2)熱水箱水擊嚴重,造成熱水箱開裂漏水,危急生產保供。
(4)除氧器水溫不穩定,藥物補充除氧加藥量大。
高溫冷凝水回收方式及熱能品位見圖2。制絲凝結水和空調凝結水均采用閉式回收,混合后注入熱水箱,變為開式回收,之后再進入除氧器,又變為閉式回收。
開式回收相比較閉式回收的缺點:閃蒸損失大、回收水溫低、熱能利用率差、管網腐蝕嚴重。即便是設計相對比較完善的開式系統,閃蒸損失及降溫損失仍舊十分可觀。

圖2 高溫冷凝水回收方式及熱能品位
飽和水及水蒸氣的熱力學特性(圖3)。蒸汽攜帶的總熱量遠大于同溫度下的飽和水含有的熱量,多出部分是對應壓力下的汽化潛熱,例如2 bar(絕對壓力)蒸汽的汽化潛熱是水的顯熱的4 倍。熱能品位高低與壓力和溫度有關,壓力越高、溫度越高則熱能品位越高,蒸汽潛熱的熱能品位遠大于顯熱的熱能品位。

圖3 飽和水及水蒸氣的熱力學特性曲線
(1)制絲高品質的冷凝水采用開式回收(熱水箱),使超過100 ℃水溫的熱量無法有效利用,是造成大量熱源外排(放散管排蒸汽)的主要原因。
(2)高品質制絲冷凝水(110 ℃)、閃蒸汽(120 ℃)與低品質空調冷凝水(75 ℃)混合,再與常溫的軟化水及純凈水(20 ℃)混合,介質之間溫差大,沒有采用減壓消振措施,是造成熱水箱水擊、劇烈振動的原因。
(3)多種溫度介質在熱水箱內的水混合換熱,水通常只能加熱到(70~80)℃,通過除氧泵加壓進入除氧器。再通過蒸汽加熱,除氧器中的水與鍋爐本體的一級節能器(煙溫230 ℃)換熱,二者溫度懸殊大,造成嚴重水擊。除氧器的進水口位置偏下方,距離除氧器的出水口近,除氧器溫度傳感器在上方,造成水溫虛假,新蒸汽加熱有限。造成進入鍋爐鍋體的水溫維持在(65~85)℃,導致鍋爐效能不高。
歷史文化街區是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全區各級各部門要按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及相關規定,依法做好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工作,完善保護規章制度,切實加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作。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文化廳等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4)由于除氧器的實際溫度不高,造成熱力除氧效果不好,補充藥物除氧,消耗的藥物量大。
盡可能保留原管道系統的整體布置,局部改造現有管道,把凝結水、閃蒸汽由現在的開式回收方式,改為閉式回收方式,根據余熱品位采用階梯形式分級利用,逐步提高鍋爐給水溫度,達到余熱收得回來、充分利用,消除熱水箱和一級節能器振動。改造后的余熱回收與利用的工藝流程見圖4。

圖4 改造后余熱回收與利用工藝流程
(1)軟化水進入熱水箱,通過循環泵先與二級節能器、表面排污換熱器進行循環熱交換,吸收熱量后,再通過除氧泵送入除氧器,與回收的高溫凝結水在除氧頭水室混合。閃蒸汽直接送入除氧水箱,并通過設置在除氧水箱低水位線處的浸沒式蒸汽消音加熱器噴出,先與除氧水箱內的水進行混合換熱,未交換完的閃蒸汽析出水面并匯集進入除氧頭,與從除氧頭啟膜器向下流動的低溫水再次進行熱交換,提高剛進入除氧器的水溫。相應的熱水箱水溫降低,有利于二級節能器和排污換熱罐換熱。
(2)除氧器溫度控制在104 ℃,多余熱量(乏汽)經過除氧頭上部排放管排出送入熱水箱,與熱水箱內的水進行最后一次熱交換,放盡熱量凝結成水,使熱量得到充分利用。
穩定除氧水箱的水溫,改變藥劑進入除氧器的位置,提高藥物補充除氧效果。除氧藥劑從除氧頭給水管道進入,與同時進入除氧器的水提前混合,使藥劑混合擴散更快,除氧效果更佳,降低加藥量,節省藥劑,降低費用。除氧器水溫升高,除氧藥劑使用量減少。
具體改造施工示意見圖5,圖中虛線為改動新增管道及閥門。
利用十一假期停產時間實施改造,保持原有系統,利用原有管道和備件,減少工作量,節約改造費用。
(1)凝結水回收利用。用DN150 316L 不銹鋼管,接在進入熱水箱前的管道上,直接送入1#,2#除氧器的配水室,配備相應的閥門便于調節,原進入熱水箱的凝結水閥門關閉。

圖5 管道改造示意
(2)閃蒸汽回收利用。在DN150 閃蒸汽主管道上開設三通,用DN100 和DN80 的管道分別接入兩臺除氧器水箱的備用口,配PN16 DN100 和DN80 截止閥各1 臺,便于調節和檢修時使用。
(3)除氧器消振。除氧器內部,閃蒸汽管連接2 個316L DN100 PN16 和316L DN65 PN16 浸沒式蒸汽消聲加熱器,縱向安裝在除氧頭下方,水箱低水位線處,消除沖擊振動,提高換熱效果,穩定除氧器水溫。
(4)隔斷原進入熱水箱的閃蒸汽管路。在2#除氧頭1 側適當位置安裝1 臺DN150 截止閥,把原閃蒸汽管隔斷,隔斷閥后部管道暫不做改動。
(5)除氧器做完功后乏汽的再利用。切斷1#,2#除氧器頭上部DN65 的除氧器乏汽排放管道,與另鋪設1 條DN65 管道連接,最后接在DN150 閃蒸汽管道的隔斷閥后部管道上,品位較低的熱能送到熱水箱再利用。
(6)除氧器加藥的改進。藥物除氧是彌補除氧器溫度偏低引起的除氧效果不佳的除氧方式。原來,加藥除氧的管道在除氧器中下部,導致除氧水箱藥物混合不均衡,藥物除氧效果下降。改造后將藥物除氧的進水管接在兩臺除氧器給水管主管道上,從除氧器上部進入,隨除氧器給水噴淋而下,達到藥物混合均勻,提高除氧效果。
(1)余熱使用方式采取的是按余熱品位階梯使用,各部換熱會更加合理,余熱利用更加完全,熱水箱的放散管連續外排蒸汽的現象徹底消失。
(2)進入熱水箱的熱為除氧器使用不完的余熱,不存在介質間大的溫差,熱水箱水擊振動現象消失。
(3)采取余熱的梯級利用、改變除氧進水方式,除氧器內部換熱充分且均勻,除氧器溫度(即鍋爐給水溫度)由原來的(65~85)℃左右提高到(99~104)℃左右,提高了17 ℃,除氧器加熱不再使用新蒸汽。由于除氧器溫度與鍋爐一級節能器之間溫差的減小,并且溫度均衡,鍋爐本體的一級節能器水擊振動的現象消失(開工點爐時段除外)。
(4)改造后由于進入熱水箱的都是低品位的余熱,熱水箱水溫低,有利于低品位熱量的利用,正常情況下熱水箱可全部利用完。由于熱水箱水溫降低,二級節能器煙溫由原來的110 ℃左右降低到90 ℃左右,提高了二級節能器煙氣余熱的回收利用率。
(5)改造后因除氧水溫的提高約20 ℃,加藥管位置的改變,使藥劑擴散更快,混合更好,除氧效果更佳,加藥量由原來的60%調整為40%,減少20%,且給水含氧量化驗值30 μg 左右(國標規定給水含氧量<100 μg),符合標準。
改造后,2018 年10 月份鍋爐氣汽比74.71 m3/t;2017 年10月份鍋爐氣汽比76.69 m3/t,同比下降了1.98 m3/t,實現了鍋爐效能指標的明顯提升。
(1)改造后提升了鍋爐能效,按照氣汽比下降1.98 m3/t 計算,按照2017 年全年蒸汽產量70 600 t,天然氣價格3.6 元/ m3,可以算出,年節約天然氣價值70 600×1.98×3.6=50.323 7 萬元人民幣。
(2)按2017 年除氧藥劑使用量40 t,20 元/kg 計算,改造后減少加藥量20%,年節約藥劑價值40 000×20×20%=16 萬元人民幣。
以上合計,改造后每年直接經濟價值>66 萬元人民幣,扣除改造成本費用4.8 萬元人民幣,當年凈節約61.2 萬元人民幣。
全國煙廠都有制絲線和中央空調,都有鍋爐余熱回收的必要,在余熱回收過程中,不可避免面對各品位余熱的分級利用的問題,技術改造所探索出的余熱分級利用經驗和模式,投資不大,成效明顯,對存在相似困擾的卷煙廠和新技改項目,具有較強的推廣、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