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證監會近日正式發布實施《關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重組辦法》取消了重組上市認定標準中的“凈利潤”指標,支持上市公司資源整合和產業升級,加快質量提升速度。進一步縮短“累計首次原則”計算期間至36個月,兼顧市場需求與監管層抑制“炒殼”、遏制監管套利的一貫要求。并推進創業板重組上市改革,允許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其他資產不得在創業板重組上市。
華金證券:本次《管理辦法》落地短期對于市場影響可能相對有限。《管理辦法》修訂松綁了創業板有條件借殼上市,可能充分體現了管理層對于建設深圳先行示范區、推進創業板市場化改革的支持力度,對于創業板和自2016年已經沉寂了約3年的小市值股票,其長期意義還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我們可以看到,2014年上市公司重大資產管理辦法正式落地之后,小市值在沉寂至年底后,于2015年上半年重新獲得了較高的超額收益。
浙商證券:此次重組新規相較于征求意見稿,強化了監管。監管層在簡政放權、推動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的同時,也在強化著全鏈條監管。并購重組是中小市值上市公司發展壯大的重要途徑,對預期的每股收益有顯著影響。中小盤股并不是天然具有成長性,而是通過大量的兼并收購獲得了極強的“外延成長性”。近三年來,中小盤股受政策影響已經不能被視作“成長股”。時隔三年后得到放松,中小市值將重新獲得“外延成長性”,屆時市場對公司的預期收益將不斷上升。
興業證券:凈利潤指標放松,對于暫時還未實現盈利但發展前景明確或研發等投入較大的企業是直接利好,有助于引導融資成本下降,同時有助于拓寬PE/VC等機構的退出通道,提高其積極性。對創業板企業的借殼上市有限制放開,與當前科創板及試點注冊制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目標是一致的,有助于實現“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這一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目標。此次借殼上市的放松,有望提升券商業績,綜合能力更強的券商龍頭有望受益更多。中長期來看,直接融資的發展利好金融龍頭和大創新方向。
中金公司:結合今年7月科創板的推出,本次對創業板重組上市限制的放開,有利于共同提升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尤其是科技創新領域的服務能力。對于創業板在多年發展后出現的一些基本面和市場競爭力趨弱的上市公司,重組上市的放開一方面為科技創新企業登陸創業板新增了一個選擇,另一方面也不失為這些基本面趨弱的公司多提供一個市場化退市的路徑。另外在“結構性去杠桿”背景下針對民營企業融資面臨的一些困境,放寬重組上市一定程度也有利于拓寬科技創新領域的民企直接融資途徑,有利于改善其經營現狀。

10月黃金周后,供給壓力推動豬價快速上升,帶動食品價格通脹明顯加速。即使豬肉價格穩定在目前水平,10月CPI也可能上升至3.5%左右。往前推,今年年底至明年1月間,CPI存在破“4”的可能。鑒于能繁母豬存欄降幅仍在擴大(9月年同比-39%、季環比折年-61%),當前時點想準確判斷此輪豬價上漲的“高點”可能仍為時過早。雖然當前增長與核心CPI/PPI的走勢都凸顯政策逆周期調節的緊迫性。但如果短期內整體CPI超預期上行,貨幣政策可能也難傳遞明確的寬松信號。從技術層面看,近期超常規供給擾動帶來的高豬價仍可在某種程度成為逆周期調節的掣肘。鑒于此,未來2-3個季度,相比于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放松的空間可能更大。——摘自中金公司宏觀經濟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