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
人造肉并非新鮮事物,但在資本市場卻出現了“喜聞樂見”的熱炒。金字火腿推出人造肉餅的消息一處,市場就是幾個漲停。但從交易所的兩則問詢函來看,金字火腿涉嫌“信批違規”和“股價炒作”
近日,上市公司金字火腿推出國內首款人造肉餅,預售價為118元/2盒,每盒220g,包含兩片肉餅。換算為同等計量單位,其售價是豬肉價格6倍,牛肉價格的4倍。即便按加工后的肉餅價格去比較,金字火腿預售的人造肉餅價格相較真肉餅也貴了幾乎一倍。
據金字火腿介紹,此次推出的植物肉產品,口感只是接近真肉,所有成分來自于植物,主要原料是從大豆、豌豆、小麥等植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這和過去的“素雞”、“素鴨”、“素肉”乃至“素大腸”、“素百葉”如出一轍。選擇這種食物,過去更多是因為既便宜又能形而上的解饞,如今更多是它在發胖上面的“貢獻”要弱于真肉。此外,今年的人造肉概念遇到熱捧,主要還是因為今年豬肉價格飆升。但如果希望人造肉平抑肉價,單看人造肉的價格,就與市場初衷相去甚遠。
至于為什么會這么貴?相關上市公司的解釋是根據成本和市場所做的初步定價。待后期規模上去了,價格將有很大的變動空間。對此,資本市場出現了上市公司“喜聞樂見”的熱捧場面。自10月10日,金字火腿在其天貓旗艦店發布預售植物肉餅信息,并在互動易上回復相關提問后,10月11日-15日,金字火腿股票被瘋狂追捧,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
但這里面有一個細節可以說難逃瑕疵,因為金字火腿的相關公告是在14日方發布:“經過長時間準備,目前已完成植物肉產品標準備案并取得生產許可證,已經開始生產”。這就讓10月10日其在互動易上的互動內容顯得比較敏感與尷尬,疑似在正式的信息披露之前,就在互動易上公開回復投資者尚未公開的重大信息。內容之“勁爆”,也難以讓人相信其發言人會不了解該消息可能會給股價帶來的刺激。15日金字火腿收到了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也就在情理之中。
這也引來了監管層的關注函,關注函要求金字火腿說明其是否涉嫌信披違規;生產植物肉產品需要完成的備案和生產許可流程、與其他產品生產所需資質的異同;開展技術合作的類型、主要合作內容、合作條款;相關人造肉產品在天貓旗艦店的銷售量、銷售額、占最近一年經審計營業收入的比例等情況。18日盤后金字火腿發布公告回應,截至10月17日,公司植物肉產品在天貓旗艦店的銷售量為1095份,銷售額是142614.31元,占最新一年經審計營業收入的0.03%;該業務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線下渠道也沒有簽訂植物肉產品訂單,尚無法預測該產品對未來主營業務的影響程度。
至此可以發現,人造肉一周左右區區十余萬的銷售額,已經掀起了資本市場的波濤,18日該上市公司回應公告發布當日,股票再度強勢漲停。加上其后的漲停,七個交易日五漲停,股價上漲超4成,市值急增20億,讓該上市公司之前在互動易上的回復難免有迎合市場熱點的“自我炒作”之嫌,因而該公司在回應公告當中坦承:“如果由于此次對投資者提問的回復導致投資者對公司生產經營相關信息的誤讀,本公司將會吸取教訓,在今后信息披露中,一定會恪守客觀、謹慎、公平、公正的精神,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信息更加謹慎處理,如需要披露將會以公告形式告知廣大投資者”。這足以引起投資者對類似熱點的警惕,果不其然,金字火腿在22日晚間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擬合計減持不超5%的股份,“逼得”深交所第二天再發關注函,要求除說明是否存在炒作股價配合實控人、董監高減持外,未來半年內,持股股東是否仍有減持計劃。金字火腿的回復不出意外將仍然會否認相關炒作,但其敢于不懼“瓜田李下”,選擇此刻減持,可見實在是不愿錯失股價漲幅40%的良機,利字當頭,已經顧不得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