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王富 譚榮朝 張春玲 賴賓霞
1.廣東省陽江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廣東陽江 529500;2.廣東省陽江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廣東陽江 529500;3.廣東省陽江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微生室,廣東陽江529500
微生物檢驗對臨床疾病的診斷和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其檢驗的結果,不僅可對其患者疾病診斷,提供一定參考依據,且可指導患者治療方案的選擇[1-3]。病原菌感染后,患者需要接受準確性較高的微生物檢驗,通過檢驗結果,來對感染病原菌確定,以此使得患者,接受更加科學化的治療[4]。但是在實際的微生物檢驗中,較易受到微生物種類、病原體積等的影響,加之檢驗人員的操作技能不良,而對其檢驗的結果造成影響,從而影響患者疾病的準確診斷和治療[5-6]。因此,加強微生物檢驗結果相關影響因素的分析,并實施相應的質量控制對策,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對微生物檢驗結果的主要影響因素及質量控制策略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以2016 年8 月~2017 年8 月微生物檢驗對象500 例為對照組,以2017 年9 月~2018 年9 月微生物檢驗對象500 例為實驗組。實驗組中,其血液樣本269 例,尿液樣本102 例,痰液樣本59 例,其他樣本70 例。對照組中,其血液樣本271 例,尿液樣本105 例,痰液樣本63 例,其他樣本61 例。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1.2.1 影響因素 (1)檢驗人員操作技能,微生物檢驗時,不良的人為因素,會對檢驗的結果,產生不良負性影響。在實施微生物檢驗的過程中,檢驗人員應嚴格按照相關的要求實施操作,確保操作的規范性。若檢驗人員,其難以熟練對操作技能掌握,在操作中,未能嚴格實施規范操作,則會對檢驗的質量造成影響。(2)樣本處理規范性,樣本采集、樣本運輸、樣本保存以及樣本的檢驗,屬于系統的過程,在實施每個環節的操作時,均應嚴格對相關的流程和規范遵守,若處理樣本中存在問題,則會影響檢驗的結果。若樣本采集時存在污染、未能采用無菌容器放置樣本、樣本保存溫度、時間不當、檢驗方法不規范,則會對檢驗的質量造成影響。如對痰液標本采集,其相關注意事項較多,若患者自行對痰液標本留取,則可能出現不合格取材的情況;尿液標本進行微生物檢驗,其不合格的發生率也較高,主要原因是標本采集后未能在1h 內檢驗或標本受到污染。(3)檢驗方法科學性,檢驗人員在檢驗中,可能會采用不同的檢驗方法,但是其不同的方法,會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從而出現檢驗結果誤差的情況。對科學的檢驗方案制定,檢驗人員,其應根據需要檢驗的相關微生物,以檢出率最高的方法實施檢測,以此提高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檢驗人員需要按照生理學反應、形態學反應來對每個標本仔細檢查,但是實際工作中,雖然檢驗基礎設施完善、設備先進,但是其檢驗方案不當,仍然可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精確性。
1.2.2 質量控制策略 對照組實施常規質量控制管理。實驗組則實施針對性質量控制管理,具體為:(1)質量管理體系健全,檢驗中心根據國家標準,積極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建立和健全,形成嚴格的管理體系、規章制度,包括作業指導書、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等,使得檢驗人員能夠對相關的工作制度遵守,不斷提高其質量管理意識。在規章制度中,需要對樣本處理、采集的具體流程明確,合理使用培養基和試劑,加強檢驗環境的監測,包括培養箱、無菌實驗室、凈化室等,在實施檢驗時,必須穿隔離服,合理對檢驗廢棄物處理,檢驗結果須由科室主任確認。同時,定時對檢驗人員的檢驗工作質量評估,以此提高其工作的責任心。(2)檢驗人員培訓,微生物檢驗,其對于技術含量要求高,檢驗的工作,較為精細,同時檢驗人員,其素質水平與其檢驗結果,之間關系較為密切。因此,在檢驗人員上崗前,應接受系統化的培訓,確保其能夠熟練對各項檢驗技術掌握,并對檢驗的流程明確。為檢驗人員進行專項的培訓,不斷強化其思想教育,使其意識到,確保微生物檢驗結果準確性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其使命感以及其責任心,嚴格對各項操作規程遵守,并持續對專業技術學習,并學習理論知識,以此對檢驗差錯的發生控制,將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提高。(3)樣本管理規范,應根據國家的規定,以標準的方法采集標本,以規范化的程序運送以及儲存標本,根據不同類別的樣本,應區別進行對待,確保樣本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實施標本采集時,即應對無菌操作確保,避免出現樣本污染的情況,且應合理對采集量控制。樣本采集完成后,實施密封保護,并及時送檢。檢驗人員在使用培養基、檢驗試劑之前,應查看其是否過期。(4)加強日常維護,高品質檢驗儀器要,在微生物檢驗中應用,十分必要,同時,高品質的檢驗環境,對微生物檢驗,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無菌室使用前,應采用紫外線照射進行殺菌處理,采用高壓消毒滅菌的方法對器械處理,定時對微生物檢驗儀器校準、保養,并做好相應的記錄。
對兩組微生物檢驗結果差錯率以及檢驗質量評分(總分100 分,分數越高,即代表檢驗質量越好)進行分析。
采用SPSS21.0 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學處理,檢驗差錯率等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質量評分等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微生物檢驗差錯率(1.40%)明顯低于對照組檢驗差錯率(5.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檢驗差錯率分析
實驗組微生物檢驗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如表2。
表2 兩組檢驗質量評分分析(,分)

表2 兩組檢驗質量評分分析(,分)
組別 n 檢驗質量評分實驗組 500 93.45±2.80對照組 500 81.26±3.60 t 59.766 P 0.001
在疾病診斷中,微生物檢驗可提供重要的依據。臨床為患者實施治療時,需要對其感染的相關病原菌確定[7-8],從而更加合理為其實施藥物治療干預。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使得微生物檢驗的價值在不斷的提高,其檢驗的結果可對患者疾病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9-10],因此,確保微生物檢驗的質量,十分必要。但是在實際微生物檢驗的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檢驗結果不準確的情況,從而影響疾病的診斷和治療[11]。
本研究顯示,實施針對性質量控制管理的實驗組,其微生物檢驗差錯率(1.40%)明顯低于常規質量控制管理的對照組檢驗差錯率(5.20%);且實驗組微生物檢驗質量評分(93.45±2.80)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微生物檢驗質量評分(81.26±3.60)分。表明,針對性質量控制的實施,可減少微生物檢驗的差錯率,將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提高。微生物檢驗標本采集存在一定的難度,且樣本的運輸、儲存中,也可能出現污染的情況,檢驗人員不規范操作、技術水平較低,也會影響檢驗的質量[12-13]。因此,加強微生物檢驗結果影響因素的分析,并實施相應的質量管理對策,有著積極的意義。在質量控制管理中,應不斷對各項管理體系健全和完善,詳細規范檢驗人員的操作規程以及樣本的管理,積極評估微生物檢驗的工作情況,以此促進微生物檢驗質量的提高[14-15]。
綜上所述,對微生物檢驗結果造成影響的相關因素較多,應加強其影響因素的分析,并實施針對性的質量控制策略,以此保證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