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雙成 曾 耀 李偉翔
1.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人民醫院檢驗科,廣東河源 517000;2.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埔前鎮衛生院,廣東河源 517000
肺癌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極易導致患者胸腔積液,為了減輕疾病給患者身心帶來的痛苦,提高患者治療效果,需要為肺癌提供準確、安全的診斷方法,以此精準診斷患者疾病實際情況,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時間[1-2],而腫瘤標記物是近幾年臨床常用的一種診斷手段,其中包括CEA、CA153、CA125、CA199 等,而單一的腫瘤標記物特異性和敏感性較低,且難以準確診斷出疾病情況,聯合檢測可以有效提高檢測的準確性[3-4]。本研究選取150 例肺癌患者以及肺部良性疾病、健康體檢者100 例,研究CEA、CA153、CA125、CA199 聯合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16 年1 月~2018 年7 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50 例作為A 組,其中女55 例、男95 例;年齡16 ~74 歲,平均(42.4±3.2)歲;另選取同期本院收治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100 例作為B 組,年齡17 ~73 歲,平均(43.5±3.5)歲;其中女33例、男67 例;且選取同期于本院行常規體檢的健康者100 例作為C 組,其中女31 例、男69 例;年齡19 ~70 歲,平均(45.3±3.5)歲;納入標準:A 組患者經手術病理檢測和輔助檢查均符合肺癌臨床診斷標準;B 組患者經臨床檢查符合肺部良性疾病診斷標準;三組患者和家屬均知曉實驗內容,且自愿簽署實驗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其他惡性腫瘤疾病者;精神系統和認知障礙者;神經和血液系統異常者;臟器功能存在嚴重疾病者。三組患者身高體重、學歷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三組受檢者CEA、CA153、CA125、CA199水平比較

表1 三組受檢者CEA、CA153、CA125、CA199水平比較
注:與B 組比較*P <0.05;與C 組比較,#P <0.05;aP >0.05
組別 n CEA(ng/mL) CA153(U/mL) CA125(U/mL) CA199(U/mL)A組 150 26.43±12.54*# 96.28±24.57*# 37.39±12.78*# 117.21±93.14*#B組 100 4.51±1.23a 13.15±8.03a 10.21±6.87a 28.23±19.32a C組 100 2.62±1.15 7.29±2.35 7.35±4.02 13.05±7.43 F 4.038 4.947 5.163 6.538 P 0.000 0.000 0.000 0.000
三組受檢者早晨空胸空腹靜脈血2mL,待靜置20min 后,之后進行離心操作并采集上層清液,保存在-20℃環境中,然后采用放射免疫技術儀器嚴格按照標準流程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清中的腫瘤標志物,即CEA、CA153、CA125、CA199 等。
詳細記錄三組受檢者CEA、CA153、CA125、CA199 等水平,標準值:CEA 超過3.4ng/mL、CA153超 過25U/mL、CA125 超 過35U/mL、CA199 超 過27U/mL[6];同時需要計算A 組患者CEA 單獨檢測準確率、CA153 單獨檢測準確率、CA125 單獨檢測準確率、CA199 單獨檢測準確率以及CEA、CA153、CA125、CA199 聯合檢測準確率[7]。
通過SPSS20.0 軟件整理、統計本實驗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檢測結果可知,A 組患者CEA、CA153、CA125、CA199 的水平均明顯高于B 組、C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而B 組和C 組患者CEA、CA153、CA125、CA199 的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針對A 組150 例患者而言,其CEA、CA153、CA125、CA199 單獨檢測準確率分別為70.00%、68.67%、66.67%、66.00%,均明顯低于CEA、CA153、CA125、CA199 聯合檢測準確率87.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A組患者CEA、CA153、CA125、CA199單獨和聯合檢測準確率比較
肺癌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其發病原因與電離輻射、環境、吸煙、肺部慢性感染、大氣污染、遺傳等有關,發病后通常伴隨著胸悶、氣急、胸痛、咯血、痰中帶血、咳嗽、聲音嘶啞等臨床癥狀[5-6],再加上近年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自然環境日益惡化,肺癌發生率出現逐年增長現象,為了準確診斷出患者疾病程度、惡變情況等,保證患者臨床治療有效性和精準性,需為肺癌患者提供安全、操作簡便且快速、準確的檢查診斷手段[7-9],而腫瘤標志物是當前臨床診斷多種惡性腫瘤常用的一種檢查方法,指的是腫瘤細胞癌變過程中伴隨著癌基因的變化形成的抗原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質,在良性疾病或正常組織中含量非常少[10-11],其中的CEA是一種廣譜的腫瘤標志物,多出現在惡性病變組織細胞表面、胚胎胃腸黏膜上皮等部位,與腫瘤分化程度存在密切關系,且由于無法形成抗原抗體免疫復合物,所以極易被腎臟清除;CA153 是一種腫瘤相關抗原,主要是位于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較強的特異性,經常在乳腺癌細胞中進行高度表達,與雌激素受體水平、淋巴結轉移、臨床分期存在密切關系[12-13];CA125 是一種高分子糖蛋白,也是卵巢腫瘤主要標記物之一,與患者腫瘤疾病嚴重程度有關,可以特異判斷出患者呼吸系統腫瘤情況;CA199 是一種類粘蛋白的糖蛋白成分,在多種惡性腫瘤中均會產生過度表達狀況,如乳腺癌、胃癌、結腸癌等[14-15]。
實 驗 結 果 顯 示,A 組 患 者CEA、CA153、CA125、CA199 水平均明顯高于B 組、C 組,針對A 組患者來說,其CEA、CA153、CA125、CA199 聯合檢測準確率也明顯高于CEA、CA153、CA125、CA199 單獨檢測準確率(P <0.05)??偠灾?,CEA、CA153、CA125、CA199 聯合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價值較高,能彌補單獨檢測的不足,為患者臨床診治提供準確、科學的參考和指導,值得大量推廣應用在肺癌診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