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8月29日,北京藍天白云,天安門等地標建筑更顯壯美
8月16日,北京空氣質量達到“一級優”,PM2.5濃度只有個位數,被網友喜稱為“1微克藍”。監測顯示,當日10時,北京平谷鎮、京西南等多個站點的PM2.5濃度僅為1微克/立方米。
2019年上半年,北京市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四項主要污染物濃度均創歷史同期最低水平。其中,PM2.5平均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濃度分別為77微克、5微克和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28.6%和2.6%。空氣質量達標天數113天,占比62.4%;空氣重污染天數3天,同比減少5天。
北京的空氣質量之變,得益于近年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大力推進。
黨的十八大之后,北京治理大氣提速加碼,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有效措施:統籌“煤氣電”,推動能源結構清潔化;嚴管“車油路”,推動交通運輸結構綠色化;堅持“疏整促”,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應用“人技防”,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協同“防控治”,加強大氣污染區域聯防聯控。
除了大氣污染防治,從生產領域到生活領域,從城市環境到農村環境,從本地治理到區域協同,北京生態環境保護也走出了一條從末端治理到源頭控制,從工程減排到工程與管理減排并重的道路。
2019年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召開前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發布《北京二十年大氣污染治理歷程與展望》評估報告。報告指出,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為其他遭受空氣污染困擾的城市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近年來,北京市加快推進公園綠地和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加美好

2019年6月30日,北京公交“大1路”純電動公交車穿行在北京國貿附近

藍天白云下的北京玉淵潭公園

2019年8月28日,北京首鋼園內的冬奧之約雕塑(鞠煥宗/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