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中,無論工作多么繁忙、時間多么緊張,劉亞樓始終都未放松履行航校校長的職責。他十分重視依靠航校的技術力量,做好接收國民黨空軍人員、設備的工作。遼沈戰役中,東北老航校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和劉亞樓的具體要求,抽調了40多名干部和一批地勤人員,組成人員接收組、機場工廠看管組、航材搜集組等,及時順利地完成了接收國民黨空軍遺棄在長春、沈陽、錦州、鞍山的人員和器材設備的任務。東北野戰軍進軍華北時,劉亞樓又及時指示航校派人隨軍入關,準備到北平、天津接收國民黨空軍的人員和飛機、器材。在平津前線,他還多次聽取接收人員的匯報,及時給予指導。
在天津戰役結束后,劉亞樓一到北平便立即召集負責航空接收工作的呂黎平、方華商議,“航校是否可以組建一支飛行部隊參戰,首先對渡江戰役作些貢獻”。方案做好后,劉亞樓便發電報請副校長常乾坤、副政委王弼迅速來北平,研究向黨中央匯報的問題。
1949年3月8日,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聽了常、王匯報后,都非常高興。毛澤東連聲說:了不起!了不起!你們為正式建立空軍培養了一些種子,在延安辦不到的,你們辦到了。
(知秋摘編自《劉亞樓將軍傳》,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年版,楊萬青、齊春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