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雨澤 盛彩嬌
關鍵詞:服務貿易;國際貿易;經濟發展
服務貿易增速快于貨物貿易,也高于GDP增速,是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其發展特征穩中有變,雖然發達國家仍居主導地位,但發展中國家占比在不斷提升。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對服務貿易的規模擴張和結構調整也產生較大影響。我國雖是服務貿易大國,但不是服務貿易強國,存在著較大貿易逆差。統籌內外,綜合施策,著力補短板,壯大服務貿易,使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協調發展,是我國建設貿易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優化經濟結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一)服務貿易增速總體快于經濟增長
1981年以來,服務貿易出口總體增速遠高于GDP增速。采用國際收支和國際投資頭寸第五版(BPM5)衡量,1981—2015年,世界服務貿易出口平均增長8.0%,世界經濟平均增速為3.0%。采用國際收支和國際投資頭寸第六版(BPM6)衡量,2006—2017年,世界服務貿易出口平均增長6.3%,世界經濟平均增速為2.7%。由此可見,無論哪個階段,用什么口徑,世界服務貿易出口增速都是經濟增速的兩倍以上(如圖1所示)。

圖1 世界貿易出口增速與經濟增速
此外,服務貿易增速波動較大,方差是世界經濟增速方差的34倍。雖然服務貿易出口與世界經濟增速波動相差較大,但兩者仍有著較大的相關關系,1981年-2017年期間,兩者相關系數達到了0.57,從2001年、2009年等特殊時間可以比較直觀地觀察到這一點。
2017年服務貿易出口額已達5.4萬億美元,是2000年的3.5倍,是1980年的13.5倍。由于其增速快于經濟增速,與GDP之比也由1980年的3.2%上升到2017年的6.7%,其中,1980-2002年這20多年里提升了1.5個百分點,2002年后的15年內提升了2.0個百分點,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呈加速上升態勢。
(二)近年來服務貿易國別分布比較集中穩定
2010年以來,前十大服務貿易出口國占全球服務貿易出口份額僅有微弱變化,在52%上下波動。其中美國服務貿易出口占絕對領先優勢,占全球份額超過14.0%,比第二大、第三大服務貿易出口國總和還多,且仍在持續穩定增長。在前十大服務貿易出口國中,只有中國和印度是發展中國家,兩國都是人口大國。中國自2005年進入全球前十大服務貿易出口國排行榜,印度在2006年進入前十。

圖2 世界服務貿易出口額(億美元)與經濟總量

表1 前十大服務貿易出口國出口貿易額(億美元)及所占份額

表2 前十大服務貿易進口國進口貿易額(億美元)及所占份額
前十大服務貿易進口國與前十大服務貿易出口國基本一致,并且進口額合計占比在50%左右,略低于出口合計份額。美國也為第一大服務貿易進口國,其進口份額占全球的10%左右。我國服務貿易進口增長較快,2013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服務貿易進口國,2017年在全球中所占份額達到9.0%,已接近美國。與出口格局類似,前十大服務貿易進口國以發達國家為主,發展中國家仍只有中國和印度兩國。
發達經濟體在服務貿易出口中占據比較穩定的主導地位,2005年至2010年期間,發達經濟體出口份額從75%下降到69.6%,而最近7年,僅下降了1.3個百分點,服務貿易出口進入了比較穩定的階段。
發達經濟體進口的主導地位雖有所弱化,2017年進口占全球份額仍達到60%。2010年后,發展中經濟體進口所占份額顯著提升,由2010年的34.5%提高到2017年的37.7%,增幅為3.2個百分點。我們注意到,在此期間,中國服務貿易進口占全球份額提高了4個百分點,可見中國在服務貿易進口格局變化中發揮了突出作用。

圖3 世界服務貿易出口格局變化

圖4 世界服務貿易進口格局變化
(三)服務貿易領域穩中有變
2017年全球服務貿易出口額雖然是2005年的兩倍,服務貿易結構沒有發生質的變化,旅游、交通運輸、電信計算機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等仍是服務貿易主要領域,其中比較傳統的旅游、交通運輸兩大服務貿易領域占比仍高達24.5%和17.4%。不過,比較2017年和2005年,我們可以觀察到服務貿易結構正發生較大調整,旅游服務貿易占比下降1.6個百分點,交通運輸服務下降3.7個百分點,制造服務下降0.5個百分點。受貨物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貨物相關的服務貿易占比略有下降;另一方面,電子計算機信息服務貿易占比上升了2.3個百分點,金融服務上升0.5個百分點,知識產權收費上升了0.9個百分點。專業服務和管理咨詢服務貿易占比較2010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研發占比也有較大幅度的上升。這種結構的變化,反映出服務貿易“高端化”特點,即技術含量、知識含量逐漸上升。
服務貿易已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增長點,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其空間不斷拓展,內涵不斷豐富,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發展服務貿易,與我國優化經濟結構、實現高質量發展關系密切,與我國建設制造強國和貿易強國密不可分。我國ICT產業相對發達,互聯網普及率高,市場容量巨大,技術和商業創新活躍,具備發展服務貿易強國的條件和基礎。應統籌考慮影響服務貿易發展的六大主要因素,加強頂層設計,協同推進,推動我國服務貿易由大變強。
一是試點先行,探索健全發展機制。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深化服務貿易試點工作,加快探索適合服務貿易發展的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二是揚長避短,以全面開放促進全面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對外開放,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完善產業生態優勢,與發達經濟體深化合作,依托“一帶一路”拓展發展中國家市場,推進國際合作網絡化和市場多元化。
三是面向未來,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加大自貿試驗區對新興領域規則的探索和對高水平貿易規則的承壓測試,大力推動區域經貿協定建設,積極參與WTO服務貿易相關議題談判,為服務貿易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本文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重點課題“提升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戰略研究”成果整理而成)
參考文獻:
[1]遲福林,抓住全球服務貿易快速發展機遇[J],服務外包, 2017(7):36-37.
[2]江小涓,服務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和理論分析[J]. 經濟研究, 2008(2):4-18.
[3]李愛民, 服務外包增長動力與要素效率[J].國際貿易,2017(5):60-64.
[4]李光輝 、王丹,國際服務貿易集中度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4):38-42.
[5]羅立彬、郭芮,新時代背景下服務貿易:趨勢與戰略,海外投資與出口信貸,2018.(1):14-18.
[6]王曉紅, 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9(1):35-51.
[7]姚戰琪,服務業對外開放對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J],改革,2019.(1):5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