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珊

內容摘要: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進步催生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為重構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提供了新路徑。本文通過構建評價電子商務和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的指標體系,定量分析電子商務對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的影響。研究發現,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利于破除傳統的二元城鄉商貿流通體系,分別從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促進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并且這種影響在電商欠發達地區的表現更為明顯。基于此,應從優化農村電商發展環境、構建完善的城鄉網絡體系、深入結合農村特色產業發展等方面著手,進一步提高電子商務對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電子商務? ?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 ?實證研究
引言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演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基于此,鄉村振興戰略被提到了歷史高度,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然而目前我國城鄉二元發展結構仍然制約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作為一種能夠打破傳統時空制約的新型交易方式,電子商務創造了更為公平的交易機會,既滿足了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又為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建設提供了契機。
2015年,國務院曾發文指明利用電商促進城鄉商貿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同時促進電子商務與傳統產業、線上線下、城市與農村之間優勢互補。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農村居民開始使用智能手機,消費習慣也隨著互聯網發展發生了轉變。一些農村電商項目逐漸落戶農村地區,阿里巴巴的淘寶村、蘇寧京東集團也相繼推出農村電商發展戰略,農村電商的發展正逐漸改善城鄉商貿流通環境,改變了以往農村-城市單一的商貿流通體系,在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獻綜述
電子商務促進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主要通過農村電商實現。在有關電子商務發展的學術研究中,我國學者主要將研究重點聚焦在農產品流通、農村商品流通網絡建設兩個方面。倫肇亮等(2017)分析了電商下鄉背景下我國傳統方式上的農產品流通向電商轉變時面臨的一系列制約因素,并從提高農產品電商技術水平、政府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物流基礎設施以及服務信息體系建設四個方面提出對策。張寧(2017)以云南省農村商品流通網絡為例,提出在電商環境下提高農村商品貿易流通的網絡結構完善方法。張勤(2015)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因素,發現農民的文化水平、交通網絡物流基礎設施將會產生重要影響。范林榜(2016)指出,我國當前電子商務發展困難的一大原因在于快遞下鄉的成本較高,其根本原因還是農村地區電商消費規模較小,因此應不斷完善農村信息網絡體系建設,深挖農村電商消費需求。段祿峰、唐文文(2016)采用因子分析法測度我國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為后續學術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
在電商發展與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的研究中,馮英歌(2014)指出,當下城鄉商貿競爭處于不平衡狀態,城市在市場、成本以及物流上都處于絕對優勢地位,導致農村很難從城市獲得商品。劉洋(2016)認為在當今電商發展階段,電商發展將會改變農產品傳統流通渠道、交易方式,增強城鄉商品的雙向流動。劉維芝(2016)指出,電子商務發展會極大改善傳統二元城鄉商貿流通發展機制,降低商品在城鄉之間流通的信息成本,重新構造富有活力的城鄉商貿體系。張荻(2017)認為由于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商業發達的城市企業出于降低成本的考慮,會陸續向內陸區域、小城鎮及郊區遷移,有利于縮小地區差距。李杰(2018)認為電子商務對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的積極影響首先會通過農產品物流體系實現,指出目前農村商品信息缺失制約了農產品向城市流通,而農村物流體系的完善則能夠打通阻礙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的壁壘。
通過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可以發現,學者們已經對電子商務以及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之間的內涵與意義有了充分了解,但是此類研究多以定性研究為主,涉及定量研究稍顯不足。基于此,本文通過構建衡量電子商務以及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的指標體系,以我國31個省級行政單位為研究對象,定量分析電子商務對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的影響,這也是本文的創新所在。
電子商務發展與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程度測度
(一)電子商務發展測度指標與評價
本文在測度我國各省級區域電子商務發展指標時,分別從宏觀、中觀以及微觀角度考慮。在宏觀上充分考慮各省份經濟發展水平以及互聯網普及程度,在中觀上從快遞行業發展反映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在微觀上則以網絡普及率以及智能手機終端作為指標。在借鑒已有研究成果以后,本文選取電子商務發展測度指標如表1所示。
在數據處理上,本文借助STATA軟件進行因子分析,根據特征值與1的大小提取公因子。因為當因子特征值>1時,通常被稱作重要因子,否則稱之為非重要因子。通過對樣本中各個變量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兩個重要公因子特征值的總方差為90.45%,滿足因子分析條件。以各因子方差貢獻率占總因子方差貢獻率的比重為權重進行加權求和,可得到每個省份每年的綜合得分,即綜合評價值。2013-2017年部分省份電子商務發展綜合評價值如表2所示,可以發現經濟發達的北京市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較高,而經濟相對落后的貴州、云南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較低。
(二)我國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測度指標與評價
在構建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體系之前,需要厘清電子商務的作用機制。電子商務以互聯網為平臺,打破了時空限制,城鄉居民可以借助互聯網低成本獲取商品信息,有利于商品的城鄉雙向流動,而在這一過程中,政府以及企業積極完善物流體系,降低了商品流通成本。在進行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測度時,本文分別從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出發,以居民收入指標、城鄉消費指標、物流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等指標衡量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具體見表3。
在對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數據進行處理時,首先需要對逆向性指標進行處理,其次對整體數據做標準化處理,做好與電子商務發展測度相同的數據處理,從而測度各地區歷年商貿一體化得分,具體見表4。由表4可知,我國各地區間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程度差異顯著,其中北京、寧夏、天津、河北地區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得分較高,而四川、貴州、云南地區得分較低。
實證研究
在得到我國31個地區2013-2017年電商發展以及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數據以后,就可以通過構建模型的方式,定量分析電子商務對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的影響。由于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借鑒已有研究結果,在充分考慮內生性的基礎上,本文將城市化率、固定資產投資以及人力資本作為控制變量,具體模型如下:
intit=β0+β1ecit+β2cityit+β3invit+β4eduit+εit? ? ? ? ? ?(1)
其中,int為各地區城鄉貿易一體化評價值,ec為各地區電子商務發展評估值,city為各地區城市化率,inv為各地區固定資產投資,以固定資產占GDP的比重確定,edu為人力資本,以各省公布的受教育年限計算,εit為誤差項。
表5為本次模型回歸結果,第一列僅對各地區電子商務發展水平進行回歸,回歸結果顯示,電子商務發展能夠顯著改善地區間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程度,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各地區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的不同能夠解釋其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程度的區域差異。在添加了城市化率、固定資產投資以及教育水平變量以后,模型擬合結果并未發生顯著差異。OLS回歸簡單便捷,但誤差較大,而固定效應模型由于控制了個體與時間的差異,誤差更小。第三列為固定效應模型擬合結果,其中系數為0.08,且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說明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每提高一個單位,區域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程度就提高0.08個單位,與前文的回歸結果相似。值得注意的是,電商發展的影響可能存在一定門檻效應,本文對電商發展程度高的地區做了門檻檢驗,模型擬合系數要顯著低于全樣本,說明電子商務對地區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的積極影響在現階段電商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更大。
結論與建議
本文分別從理論與實證兩個角度分析電子商務對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的影響。研究表明,電子商務促進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的路徑主要通過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實現,使城市與鄉村的二元分化市場得以融合發展。在全國范圍內電子商務發展顯著提高了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程度,且這種影響在經濟基礎差、電商欠發達的地區更為明顯。基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第一,應該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政府應該加大對落后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的信息化建設,提高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加大對農村網絡建設的投資力度,加強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宣傳提高農村居民的電商意識,充分發揮市場在農村電商發展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第二,應積極構建與完善覆蓋城鄉間的商業網絡體系,破除傳統城鄉二元商貿體制。通過鼓勵電商企業下沉,以農村日用品零售業為發展突破口,提高農村電商服務供給。同時以“互聯網+農業”延長農村電商發展產業鏈,培育農村電商發展的內生活力,使其最終作用于促進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
第三,應該充分將農村電商與發展農村特色產業結合起來,鼓勵返鄉農民從事電商創業,加強電商平臺在農村地區的影響力。基于淘寶、京東等平臺,完善農村地區物流網絡建設,發揮龍頭企業在農村電商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在鄉鎮層面建立更高效的運營服務體系,降低農村電商發展成本,為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進程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倫肇亮,郭秋芳.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模式研究[J].世界農業,2017(8)
2.張寧.新興電子商務環境下農村商品流通網絡構建機制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5)
3.張勤,周卓.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11)
4.范林榜.農村電子商務快遞下鄉配送問題與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2016(9)
5.段祿峰,唐文文.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測度研究[J].價格月刊,2016(9)
6.馮英歌.城鄉商貿流通發展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價格月刊,2014(10)
7.劉洋.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流通模式的創新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6,32(3)
8.劉維芝.二元經濟結構背景下我國城鄉雙向流通的商貿流通體系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6,32(9)
9.張荻.現代化進程下城市商貿流通結構的完善與優化[J].商業經濟研究,2017(2)
10.李杰.我國城鄉二元結構下的商貿流通體系農業物流發展模式研究[J].農業經濟,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