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 唐潤華 鄭彥云


內容摘要:電子商務的興起對新常態時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研究采用我國省際面板數據對電子商務的經濟貢獻效應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顯著,其對經濟總量的促進作用大于對經濟增速的影響;在東中部地區電子商務對經濟總量與經濟增速均具有顯著促進作用,在西部地區不顯著。因此,要加大對電子商務的政策扶持力度,落實好電商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推進電商物流一體化進程,進一步發揮電子商務的經濟貢獻作用。
關鍵詞:電子商務? ?經濟總量? ?經濟增速
引言與文獻綜述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增長已經由注重速度提升向高質量階段轉變,轉換經濟增長新動能、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任務。在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下,電子商務作為新型商貿流通行業迅速崛起,作為新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電子商務的發展在改善城鄉消費模式的同時也在推動著經濟增長的信息化、網絡化,正在深刻影響著產業結構的變遷與社會勞動分工的調整,為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那么,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如何?不同地理環境下,兩者的發展關系存在著怎樣的變化?這些都是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實現電子商務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基礎。
進入21世紀后,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我國電子商務逐漸顯露,依托“前期投入少”、“入行門檻低”等行業優勢,電子商務在十余年間得到了快速普及,已經成為拉動社會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關于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貢獻的研究也日趨豐富。李勇堅(2014)從企業經濟效率、產業結構調整與整體發展水平三方面考察了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作用,認為電商規模的擴大能夠顯著促進經濟增長,網絡零售的積極作用最為突出。謝印成、高杰(2015)認為互聯網的普及是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網絡經濟在滿足居民消費結構與產業轉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對第三產業的推動作用方面。唐紅濤、朱晴晴(2017)借助非線性模型指出,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表現在產業轉型、區域均衡與城鄉協調三方面,也是影響企業、消費者與經濟增長關系的重要第三變量。林孔團、于婧(2017)認為電子商務的經濟增長效應表現在促進社會成本降低、拉動社會生產與消費、擴大進出口貿易與帶動社會就業等方面,但是這種影響效應更主要的表現在經濟發達地區。王超賢(2016)在研究中指出,電子商務的經濟效應表現出顯著的階段性差異,推動經濟增長的數字化進程是未來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特征。莊子銀、華銳(2017)在空間外溢性模型的基礎上指出,電子商務的發展能夠釋放巨大的經濟紅利,尤其在第二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表現出先導性作用,但是其對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影響效應仍然有待提升。張鹍(2017)認為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作用主要表現在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市場范圍的擴大方面,改善區域間的電子商務環境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過程與企業的技術革新。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作為新興行業的典型代表,在居民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發展模式,電子商務的運作推動著整個社會行業的網絡化進程,也為社會資源效率水平的提升貢獻著積極作用。但是以往研究傾向于從企業、行業等中觀層面對電子商務的經濟效應進行分析,宏觀層面強調從時間序列的視角分析電子商務發展的變化情況,忽略了省際間個體效應的影響,難免會導致研究結果的局限性。本文擬在科學考察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的基礎上,結合面板數據模型對電子商務的經濟效應進行實證分析,為區域間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研究方法與數據說明
(一)研究方法
以往研究普遍從時間序列層面考察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作用,難以對我國區域間發展的異質性問題進行有效控制,研究結果的推廣性不足。面板數據模型通過對截面效應的控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個體差異所導致的異方差問題,為處理變量間的線性關系提供了重要的解決思路。因此,本文借助面板固定效應模型對電子商務的經濟貢獻效應進行分析,以實證考察兩者關系的線性變化。公式(1)給出了面板模型的一般表達形式:
Yit=αXit+βMit+eit+μi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從公式(1)中可以看到,面板數據模型中各變量的下標中既包含了表示時序變化的變量t,也包含了反映截面差異的變量i,通過對i與t的共同控制能夠很好提高模型的解釋力度。由此,公式(2)給出了電子商務經濟貢獻效應的模型表達式:
Yit,n=αXit+β1urbit+β2indusit+β3peopleit+eit+μit? ? ? ? ? ?(2)
公式(2)中Y、X分別代表經濟增長與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其中經濟增長一般包含總量與速度兩個方面,因此在公式下標中以n指代經濟總量與增速的變化,當n取1或者2時分別代表以經濟總量或經濟增速為被解釋變量。此外,urb、indus、people代表擬選取的控制變量,即城市化水平、產業水平與人口規模,e與μ即常數與殘差。
(二)數據說明
經濟增長。經濟增長表現在總量與速度增長兩個方面,GDP在衡量國家經濟綜合實力方面具有很好的指代性,在國內外研究中也通常被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衡量變量。研究采用GDP總量與GDP增速作為經濟增長的代理變量,分別從規模與速度方面考察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作用。此外,經濟總量與經濟增速分別采用各地區年末GDP總額與GDP增長速度,GDP增長速度即當年GDP較上年的增速情況,分別記為Y1、Y2。
電子商務發展水平。電子商務行業是伴隨互聯網經濟的出現而逐漸興起的,受到技術水平的限制,電子商務的發展規模與發展速度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區域差異,并且關于省際間電子商務發展的相關統計數據也存在著明顯缺失。從以往研究來看,對于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電商企業數量、電商從業人數、電子商務交易額以及電子商務銷售額等方面,其中電子商務銷售額在反映行業的營業情況方面具有更好的指代作用,并且從國家已有數據來看也較為全面。因此,本文采用各省區的電子商務銷售額作為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的代理變量,記為X。
控制變量。電子商務與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眾多,在供給側結構轉型背景下,要綜合考察地方社會因素對兩者關系變化的額外影響,在以往研究基礎上,本文采用產業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口規模作為控制變量,其中產業水平以第三產業占GDP總量比值衡量,城市化水平采用城鎮人口與總人口比值衡量,人口規模以年末人口數衡量,分別表示為indus、urb、people。此外,各研究變量中經濟總量、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與人口規模取對數處理,以便減少模型的內生性與異方差問題。
實證分析
(一)研究變量的平穩性檢驗
電子商務與經濟增長的平穩性是研究兩者關系變化的重要前提,這也是保障后續結構有效的基礎條件。本文在面板數據基礎上采用了ADF方法進行了相應檢驗,具體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以看到,電子商務、經濟總量與經濟增速三變量在原序列條件下并不平穩,控制變量中只有產業水平與人口規模平穩,一階差分后,各變量的檢驗結果均在1%水平上達到顯著,即意味著各變量為同階單整序列,滿足后續面板模型的實證條件。
(二)全國層面電子商務經濟貢獻分析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電子商務的興起在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行業銷售總額的上升對于現代流通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促進作用,也有利于拉動社會經濟的增長,在面板固定效應模型基礎上,本文對2013-2017年我國省際間電子商務對經濟總量的影響作用進行了實證分析,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中可以看到,2013-2017年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對經濟總量的影響作用在1%水平上達到了顯著性,電商銷售總額每上升1個百分點可以帶動GDP增長0.061個百分點;此外,城市化水平、產業水平與人口規模對經濟總量的影響也表現為顯著促進作用,影響作用依次提升;對比各變量的回歸系數可以看到,電子商務對經濟總量的影響作用相對較小。這一結果表明,電子商務對經濟總量的增長具有顯著積極作用,但是影響作用相對較小,仍然存在著較大的提升空間。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居民消費結構呈現出轉型升級的趨勢,在消費升級的影響下居民對于網絡購物的積極性逐漸提升,電商、物流行業逐漸興起,成為推動產業結構轉型的新型產業部門,在經濟增速調整過程中的地位也在逐漸提升。為此,表3給出了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速的回歸結果。
從表3中可以看到,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速的影響作用在1%水平上也呈現出顯著促進作用,不過其經濟增長效應僅為0.013,在各解釋變量中的影響作用最小,也明顯低于電子商務對經濟總量的影響作用。這一結果肯定了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速的積極效應,也表明電子商務的經濟貢獻效應主要表現在對經濟總量的促進作用方面。
(三)區域層面電子商務經濟貢獻分析
我國地區發展的差異性問題較為突出,在不同自然環境與社會因素的影響下,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呈現出明顯的區域差距。例如,2018年上海電子商務交易額已經達到了28938.2億元,而青海同年交易額僅為749.6億元,兩者差距達38倍。電子商務的發展差距必然會影響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效應,表4與表5分別為各地區電子商務對經濟總量與經濟增速影響作用的回歸分析結果。
從表4中可以看到,電子商務對各地區經濟總量的影響作用存在著顯著的區域差異,在東中部地區,電子商務對經濟總量呈現出顯著促進作用,其影響效應均在1%水平上達到了顯著性,在西部地區這一積極作用明顯減弱,在5%水平上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此外,各控制變量中,城市化水平僅對西部經濟總量呈顯著促進作用,產業水平對東西部地區經濟總量分別呈現出顯著促進作用與抑制作用,對中部地區的影響作用不顯著,人口規模對東中部經濟總量的增長表現出顯著促進作用。
從表5回歸結果來看,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速的影響僅在東中部地區呈現出顯著促進作用,但是對西部地區的影響作用不顯著。城市化對經濟增速的影響在中西部呈現為顯著促進作用;產業水平僅對東部經濟增速起到顯著促進作用,而中部產業水平的上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表現為抑制作用,西部地區不顯著;人口規模對各地區經濟增速的影響作用均不顯著。
對比表4與表5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到,電子商務的經濟效應存在著顯著差異,一方面表現為電子商務對經濟總量與經濟增速的影響差異。電子商務對經濟總量的促進作用明顯大于其對經濟增速的影響,主要原因在于,新常態時期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開始發生重大調整,產業轉型過程中經濟增速也漸趨平穩,電子商務作為新興產業部門,行業規范、發展模式、監管體系等方面仍然處在不斷探索與完善階段,行業的整體發展實力相對較弱,必然會限制其對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作用。另一方面表現為電子商務經濟效應的區域差異。電子商務的經濟效應主要表現在東中部地區,在西部地區不存在顯著經濟效應受到區域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西部地區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薄弱地帶,區域內部在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通信服務、商貿流通能力等方面一直處于全國較低水平。我國深度貧困地區也主要分布在這一區域,居民的日常生產生活水平相對較低,土地收入仍然是很多農村貧困地區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居民的消費內容較為單一,消費結構也以食品支出為主,難以形成有效的消費需求;同時,部分地區的互聯網普及情況并不樂觀,尤其在四川大涼山區、新疆南疆等地,網絡通信設施一直處于較低的技術水平,居民的網絡使用情況相對較差,從而導致電子商務的發展受限;此外,受到地理地質環境的影響,我國新疆、西藏等地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一直是我國亟待攻克的重點區域,深居內陸的地理位置進一步加劇了交通運輸成本,嚴重阻礙著這些地區與東部發達地區的商貿往來。例如,很多淘寶、京東的店鋪對我國各地區的郵費支付存在著明顯的地域差異,部分店鋪對新疆等偏遠地區的訂單采取不包郵模式,而對于江浙滬等地的訂單采取免郵費模式,這必然會影響西部居民的網絡消費熱情,進而削弱電子商務的區域競爭力。
結論與建議
高質量發展是新常態時期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必然趨勢,電子商務依托快捷、靈活、便利等行業優勢為產業結構轉型注入了新鮮動力,也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時代契機。研究采用2013-2017年我國省級面板數據對電子商務的經濟效應進行了實證分析,通過對比兩者在各地區的變化情況主要得出了以下結論: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貢獻效應,不過在對經濟總量與經濟增速的影響作用中存在著明顯差異,并且也表現出顯著的區域差異。其中,電子商務對經濟總量的影響作用更為突出,在東中部地區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促進作用,但是在西部地區這種作用并不明顯。
以互聯網技術、知識經濟為標志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著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電子商務在新技術革命時代起著先導性作用,推動電子商務的深入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的平穩增長與國際競爭實力的提升意義深遠。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對電子商務的支持力度,維護電子商務的行業地位,充分發揮政府對電子商務發展的宏觀調控作用,根據現階段電子商務發展的市場供需情況,不斷制定與調整相應的優惠政策,落實好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適當加強對電商企業的稅收支持力度,降低電商企業的貸款門檻,提高企業的融資渠道,鼓勵新興企業的發展與社會資金的流入,重點培養具有發展潛力的電商項目,為電子商務的健康成長提供穩定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在電子商務快速成長過程中也要注重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注重依托互聯網技術,不斷推進行業的規范化與標準化發展,加強區域間、行業間的貿易協作,推動電商物流一體化進程,逐漸打破地域壁壘,深挖西部地區優質貿易資源,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輻射帶動作用,為區域間的協調發展奠定良好的市場貿易環境。
參考文獻:
1.李勇堅.電子商務與宏觀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J].學習與探索,2014(8)
2.謝印成,高杰.互聯網發展對中國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J].經濟問題,2015(7)
3.唐紅濤,朱晴晴.電子商務與經濟增長:一個理論框架[J].湖南社會科學,2017(5)
4.林孔團,于婧.電子商務對省域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
5.王超賢.電子商務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中國流通經濟,2016,30(11)
6.莊子銀,華銳.電子商務外溢效應的測度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7,32(7)
7.張.電子商務對區域經濟結構與范圍的影響[J].商業經濟研究,2017(6)
8.楊堅爭,徐進,楊立釩.電子商務關鍵性統計指標篩選研究[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42(2)
9.尚雅婷.電子商務發展對消費需求刺激影響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8(12)
10.弭元英,李松,張爽,袁佳春.零售業電子商務發展規模的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縱橫,2016(10)
11.謝波峰.對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若干問題的看法[J].財貿經濟,2014(11)
12.周正.我國電商物流一體化典型模式及發展趨勢[J].經濟縱橫,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