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王宇飛

內容摘要:近幾年,我國商貿流通產業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特別是在電子商務等經濟模式快速推進的大背景下,商貿流通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為了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抓住各類發展機遇,就需要對商貿流通產業競爭力進行評價,在明確自身優勢的基礎上,也能夠看出產業發展的不足之處。本文以重慶市為例,在明確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從多個方面展示了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基本發展現狀,并構建相對完善的指標體系,評價了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競爭力情況,直觀展示了產業基本現狀,最后從完善重慶市商業功能區布局、大力發展重慶市連鎖經營體系、促進重慶市商品市場轉型發展、扶持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與建設四個方面,深入全面的探討了提高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競爭力的重要策略。
關鍵詞:商貿流通? ?產業競爭力? ?競爭力評價? ?競爭力提高
商貿流通產業競爭力的概念界定
(一)商貿流通產業的定義
商貿流通產業的定義相對來說比較廣泛,不僅包括整個產業的核心內容,即零售、批發等本身就具有較強流通性的企業,與此同時,還包括在整個商品交易活動體系中具有一定服務特性的產業,比如餐飲、物流等。這些產業共同形成了商貿流通,在整個行業市場中也具有較強競爭力。特別是在當今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商貿流通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的快速提升。而對于各地方政府來說,也應該通過各類有效策略來引導整個行業發展壯大,真正發揮行業價值所在。
(二)產業競爭力的內涵
產業競爭力主要是指一個區域某一個產業跟其他區域相比較來說,優勢地位的具體表現以及該項產業在本區域的發展潛力。從這個角度來看,產業競爭力本身就是一個相對主觀的概念,通過相互比較才能得出結果。即某個區域的產業跟A地區相比可能具有較強競爭力,由此可以得出這個產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結論。但如果跟B區域相比沒有太強的競爭力,最終得出的結論也會相反。因此,在探討商貿流通產業自身競爭力的時候,也應該重視比較,并通過比較來明確最終競爭力結果,得出產業發展的劣勢與不足。
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現狀
(一)商貿指標現狀
社會消費品零售現狀。重慶市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現代流通體系,使得區域內部商品流轉速度不斷加快,同時整個產業規模也發生了顯著擴張。從表1中可以看出,2008-2017年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一直處于上升態勢,并且產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行業發展的增長速度也不斷降低。2008年,產業增長速度高達25.48%,但是到2017年,產業增長速度已經降到了11%。從這里也可以看出,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目前雖仍然處于增長的基本態勢,但是整個產業的未來發展也遇到一些瓶頸,需要在后續發展中持續關注并逐步緩解。
商業增加值。2008-2017年,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速度也不斷加快,并且增加值也比較顯著,如表2所示。說明當前商貿流通產業已經成為重慶市重要產業之一,同時快速增長的百分比也說明產業對于整個區域的經濟提升效果比較明顯。
(二)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現狀
批發零售業。從表3中相關數據可以知道,重慶市批發零售行業增加值在2015年出現顯著變化。在2015年以前,整個行業增長速度都在10%以上,但是在2015年以后,整個行業雖然也處于增長態勢,但整個行業增長速度出現了顯著下滑。而對于整個商貿流通產業體系來說,批發零售業是非常關鍵的板塊之一,因此必須要充分關注其發展增速變化,保證產業的穩定發展。
住宿餐飲業。從表4中相關數據可以看出,重慶市在住宿餐飲行業發展變化趨勢方面,跟批發零售較為相似。但相對來說,住宿餐飲行業的經營模式比較靈活,能夠基于市場變化做出相應調整,促進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整個行業的增長速度相對來說也比較可觀,特別是在2015年之前表現得更加突出。
(三)基礎商業設施
商業網點現狀。就當前重慶地區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商業網點都聚集在五個大板塊,即核心區、拓展區、新區、渝東北、渝東南。在各大板塊之中,核心區和發展區的網點數量最多,特別是核心區的網點已經占了整個區域的百分之四十左右。這是因為核心區本身就擁有大量商業資源,同時也是區域消費相對集中的中心點。而其他商業板塊的網點數量都比較少,同時各類設施建設程度也有一定不足,跟核心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商圈數量現狀。重慶市在多年發展中,一直在推動區域商圈建設,并致力于構建三層商圈體系。早在2013年的時候,區域商圈數量已經達到了30個,而在2018年的時候,重慶市也宣布要在未來建成50個核心商圈,這說明重慶市在商圈建設過程中有較大決心,也充分認識到了商圈的核心價值與作用,開始通過商圈來帶動內部消費。
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競爭力評價
(一)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原則
在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的時候,應該遵循四個方面的原則,才能保證指標體系能夠發揮相應的價值與作用:第一,全面性原則。所建立的指標應該能夠將所有相關內容納入其中,保證最終評價體系能夠觸及所有產業內容,全方位展示產業競爭力。第二,針對性原則。即在挑選指標的時候,應該盡可能使用一些具有代表性和針對性的指標,能夠透過指標明確競爭力現狀。第三,可比性原則。在進行競爭力評價的時候,本身就需要將重慶地區跟其他地區的情況進行對比,最終才能夠得出結果。這也需要挑選出來的指標能夠被比較,同時指標涉及數據相對來說也要完整。第四,可操作性。在挑選指標的時候,盡可能使用那些指標獲取便捷并且能夠直觀衡量具體內容的指標內容,避免使用過多定性指標而出現模糊評價結果的情況。
(二)指標體系構建
在對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現狀進行全方位分析以后,結合當前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文獻和成果,以及指標構建原則等相關內容,就能夠得到完善的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指標體系。本文使用三層體系模式,并且對于三級指標進行編號,便于后續進行分析與探討,如表5所示。
(三)商貿流通產業競爭力評價方法
在進行本次評價的時候,主要使用因子分析法。這種分析方法能夠直接對多個變量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與探討,明確不同變量之間的關系,最終實現對各個指標因素的綜合分析,得到相應結果。在具體使用因子分析法的時候,主要分為四個方面:
第一,要針對當前已經建立的所有指標進行分析,保證所有指標都能夠滿足因子條件,同時還要對各個指標相關數據進行基本整理與分析。這里也需要相應人員能夠靈活使用各種方法進行檢驗工作,保證各個指標數據都能夠在后續分析中得到有效應用。
第二,通過主成分分析法等各類有效方法對這些指標數據和變量內容進行分析,實現對大量數據的精簡與優化,最好能夠從大量指標中明確對最終結果影響力最為顯著的指標,給下一步分析提供相應支撐。
第三,通過因子載荷矩陣對分析內容和各個變量進行重新分析,同時還要明確分析結果所代表的含義。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明確因子與變量之間的關聯,使得各個計算過程與結果都能夠得到相應解釋。
第四,根據之前的因子載荷矩陣得出各個變量評分,同時還要加入一些計算過程,最終能夠在相應數值中得出對應的因子得分,在最終研究結果里全面展示。
通過這幾個步驟的計算,就能夠對整體評價結果進行梳理與分析,直觀全面的展示產業競爭力現狀,并給后續分析提供基本的數據信息支持。
(四)商貿流通產業競爭力綜合評價
在進行整體評價與分析之前,先要進行相關數據信息的收集工作。而由于本文在研究過程中需要將重慶地區的產業情況跟其他地區進行對比,因此,在進行數據收集工作之前,還應該明確具體研究對象和區域。為了使整體評價具有更強針對性與可靠性,本文主要選取長江經濟帶十個省份作為對比對象,分析重慶地區在長江經濟帶中所具有的商貿流通產業競爭力現狀。這主要是因為長江經濟帶在我國整個宏觀經濟體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我國長江流域經濟的發展。而從全國范圍來看,長江經濟帶也是最有潛力的區域之一,有必要立足于此,對該區域的情況進行研究。在進行具體資料收集的時候,主要借助于各類統計年鑒進行資料查閱,最終獲取指標評價需要的數據資料。
在收集好十個對比城市和重慶市的相關數據資料內容以后,就可以根據前文介紹的方法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與探討。而本文在經過一系列計算與分析以后,立足于之前所列舉的十八個三級指標,并以此為維度分析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競爭力的基本現狀,具體如表6所示。
從表6中相關數據可以看出,當前重慶市在整個長江經濟帶中的競爭優勢并不是非常明顯,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第一,從C1、C2、C3、C4等數據指標的分析數值可以看出,當前重慶市在整體產業規模方面跟其他城市相比還有所不足,需要重慶市在后續發展商貿流通產業的時候,充分重視整個產業的發展,同時還要加強投入。
第二,從C5、C6、C7等數據指標的分析數值可以看出,當前重慶市在產業所占面積方面比較小,但是人均占有量則比較顯著。這主要是因為重慶市在商貿流通產業方面的發展起步比較晚,雖然產業規模不大,但是具有較為顯著的發展潛力。
第三,從C8、C9、C11等相關數據指標的分析數值可以看出,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內部結構相對來說比較合理,同時商貿流通產業也真正受到了政府的廣泛重視,具有較好的發展環境。
第四,從C13、C14等數據指標的分析數值可以看出,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速度比較快,同時產業增加值也比較可觀,能夠對整個長江經濟帶商貿流通產業發展過程起到較好帶動作用。
第五,從C15、C16等數據指標的分析數值中可以看出,重慶市商貿流通已經發揮出較強的帶動作用,不僅可以較好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社會就業,給區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競爭力現狀
(一)產業基礎設施不完善
通過對十八個三級指標內容進行分析與探討以后發現,重慶市在商品交易市場數量、交易面積等各個指標都還沒有達到平均值,這主要是因為重慶市在商貿流通產業發展過程中落后于長江經濟帶中其他地區。雖然整體發展速度比較快,但是在產業規模方面還有所欠缺,這也使得整個產業基礎設施還不完善,造成產業競爭力表現不高。
(二)連鎖經營規?;^強
相較于長江經濟帶中的其他城市來說,重慶市在零售連鎖經營方面的發展要高于其他地區,具有顯著競爭優勢。這主要是因為重慶市在商貿流通方面起步雖然晚,但發展速度較快,使得零售連鎖已經顯現較強的規模效應。對于重慶市來說,應該在下一步的發展中充分把握這個方面的優勢,才能夠保證產業的快速穩定發展。
(三)商貿流通產業規模潛力較高
在整個長江經濟帶中,重慶市在產業增加值方面表現得比較突出,這也說明重慶市在商貿流通方面產業規模較大,同時整個產業也具有較為顯著的發展潛力,這種較快的發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在長江經濟帶中的競爭力。
(四)區域運輸體系不完善
當前重慶市在區域運輸方面跟長江經濟帶中其他地區也有一定差距,在水運、貨運和航運三方面都跟平均值有較大差距。而對于商貿流通產業發展來說,要想保證整個產業具有較大規模和較強競爭力,就必須要保證區域運輸體系的完善。因此重慶市在后續產業發展中,一定要重視這個方面的問題。
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競爭力提高策略
(一)完善重慶市商業功能區布局
鑒于當前重慶市在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不足,在后續發展中,重慶市應該不斷完善商業功能區布局,并從多方面加強功能區建設。唯有如此,重慶市功能區才能夠較好的引入區域發展各類資源,并立足于現代商貿流通產業發展來優化內部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最終的產業發展高度。
(二)大力發展重慶市連鎖經營體系
在整個商貿流通產業體系中,重慶市本身在零售連鎖經營方面就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因此在后續發展中也應該突出自身在這方面的優勢,提高整個產業競爭力。在具體發展中,重慶市不僅要繼續利用電子商務促進商圈零售連鎖的發展,還要將整個產業全面推向內部各個地區,強化區域產業服務功能,提高最終的產業發展格局。
(三)促進重慶市商品市場轉型發展
重慶市在后續發展中還應該促進商品市場轉型發展,積極發展大型商品交易市場。在整體布局方面,重慶市依然需要堅持“兩環、兩線”的發展總方針,并立足于兩環與兩線進行市場拓展,最終能夠基于此形成區域商品交易大型市場,并實現市場轉型發展。
(四)扶持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與建設
重慶市應該在后續發展中大力扶持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使得自身區域物流運輸體系趨于完善,能夠形成緊密的物流網絡,補充自身在貨運、水運、航運等多方面的不足。在具體實施方面,可以給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一定政策優惠,并促進區域物流企業合作競爭,同時還要構建供應商與物流企業的聯盟發展,形成現代物流發展格局。
結論
通過對重慶市地區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知道,當前重慶市在長江經濟帶的所有地區中,商貿流通產業還不具備非常顯著的競爭力,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得不足。但重慶市商貿流通產業發展中也具有較強潛力,如果能夠把握好自身優勢,并充分利用各類資源,那么也能夠在后續發展中不斷完善產業內部結構,最終在整個區域中取得顯著優勢。這也需要重慶市能夠在后續發展中積極完善區域內部商業功能分區,并能夠引導與促進區域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最終引導商品市場轉型發展。唯有如此,商貿流通產業在重慶市社會經濟發展中才能夠發揮其價值,并取得顯著競爭力優勢。
參考文獻:
1.于丞.“互聯網+”背景下商貿流通業協同創新機制研究[J].價格月刊,2018(8)
2.謝育玲.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對食品業出口競爭力的影響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8(15)
3.依紹華.我國商貿流通業自主品牌發展策略研究[J].經濟縱橫,2018(4)
4.任其俊.新常態下商貿流通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J].價格月刊,2017(10)
5.彭廣宇.跨國營銷視角下中國商貿流通企業海外品牌建設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7,33(8)
6.旭昕.中國商貿流通產業市場競爭力提升策略[J].改革與戰略,2017,33(6)
7.賀慧惠,陳陽.城市商貿流通電子商務競爭力的DEA法對比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