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紅
摘 要:目前,我國社區教育參差不齊,缺乏一個全國性的統一標準。鑒于此,筆者以二甲社區教育中心引入企業7S管理模式,探索農村社區教育7S管理模式的實施步驟與建構策略,以利于社區教育精準對標,精確定位。
關鍵詞:社區教育;7S管理;步驟;策略
社區教育是教育系統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不僅承載著部分學歷教育,而且承擔著社區公民繼續教育。相關主管部門更注重于升學教育,因為,人們衡量一個地方的教育質量高低往往靠得是升學教育質量的好壞,而忽視了社區教育的重要性。為此,筆者以二甲社區教育中心為例,探索農村社區教育7S管理模式的建構策略。
一、構建組織管理網絡
為了確保7S管理取得成效,社區教育中心聘請社區各學歷教育學校、社區所在地黨委政府領導、村居負責人等共同組成領導小組,由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社區教育中心主任任副組長,社區各學歷教育校長(園長)、村居負責人任組員的領導機構。領導小組設7S管理模式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社區教育中心,辦公室主任由社區教育中心副主任擔任。
二、制定管理目標
實施社區教育7S管理貴在整頓、鞏固、堅持;塑造整齊、清潔的社區環境為總體目標。以社區服務于民為宗旨,提升管理標準化、規范化,提升社區居民素養,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育人氛圍,創造整潔干凈的宜居福地,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三、形成規章制度
社區教育中心服務的主要對象是居民,與一般中小學的教育對象不同,教育內容不一,形式多樣。一般中小學的教育對象為對應年齡段的青少年,以升學為主要目標;而社區教育的對象則是年齡差異較大,文化基礎參差不齊,需求不一的社會公民,以提升居民綜合素養和終身學習為最終目標。基于對象、目標的不同,從社區教育中心的領導、指導教師、學員三個層次分別制定制度,提出要求。實施一人一物一事管理原則,明確各崗位、事和物的職責,做到人人有事情做,事事有人做,每人立足自身崗位,使得7S管理活動有依有據,人人遵守,有條不紊地開展日常工作。
四、宣傳培訓生成樣本
通過安排社區教育管理團隊、指導教師、工作人員到相關企業實地培訓、學習交流,了解7S管理模式的基本要求、操作方法,感受7S管理模式的成效,提升自身對開展社區教育7S管理模式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通過學習、效仿、檢查、提升,最終形成樣本,樹立其他功能主體爭先創優意識。下面以計算機實訓室7S管理模式為例:
前文中已經提到社區教育中心服務的對象是社區居民,由于居民文化基礎、生活行為習慣、學習欲望等多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具有多重不便管理的因素,給計算機實訓室的管理帶來很大困難。例如:不講究個人衛生,在機房將吃剩下的垃圾偷偷扔到機箱后面;將用過鼠標、鍵盤、凳子擺放不整齊;蹺二郎腿,抽煙等不文明現象時有發生。
(一)二甲社區教育中心計算機實訓室硬件的7S管理
硬件方面,中心綜合考慮學員特點,要求后勤保障部門將電腦桌桌腳固定在地面上,防止學員拖拽;為了防止學員將垃圾等扔進機箱后面難以清掃,特意將機箱置于桌上;為了規范鍵盤、鼠標、顯示器的擺放位置,在電腦桌上相應地方做了明顯標記。
機房在一角還專門設置了學員個人物品擺放處,方便學員存放隨身攜帶的物品,利于機房整潔美觀。
為機房財產安全,落實設備損壞賠償責任,在每期學員開班時就挑選三至五名管理能力強、素質高的學員成7S管理小組,編排好實訓崗位表(見表1)。每次實訓課前負責檢查、登記前一次設備的使用情況,并做好詳細記錄(見表2)。若發現問題,及時向指導老師報告,落實相關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培訓結束后學員完成各自設備的7S擺放及自查,7S管理小組成員離開前再次檢查,通過監督與提醒,促使參培學員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分組座位7S管理
學員的文化基礎良莠不齊,在實操中尤為突出,為充分發揮小組合作互助,對學員的座位進行精細化管理,一個小組一般由5人組成,基本會操作的學員與較熟練操作的學員(副組長)、不太會操作的學員與操作嫻熟的學員(組長)坐一起,形成合作小組,發揮團隊協作作用。組長、副組長靠過道一側坐,方便向指導教師反饋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層層負責、層層落實的遞進式教學。
五、總結評比、推廣應用
社區教育中心定期開展7S管理模式工作例會,推廣先進經驗做法。通過案例評選,演講征文,自編快板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引導社區居民自覺加入到社區教育7S管理模式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