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武
摘 要:在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需要結合讀者數字化閱讀需求開展數字化閱讀推廣,轉變傳統閱讀推廣模式,以適應新媒介環境對圖書館閱讀推廣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首先分析了新媒體的特點,然后論述了新媒體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措施,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媒體;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
新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逐步向著數字化方向轉變,保障閱讀推廣的多樣性多元化,更好地滿足社會大眾的數字化閱讀需求。
一、新媒體的特點
(一)互動性強
新媒體信息傳播主要利用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社會大眾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持設備,不管距離多遙遠,不管兩者之間時間差多大,都可以第一時間獲得相應信息,第一時間將信息傳播出去。新媒體技術環境下,社會大眾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并且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大眾既可以是信息的獲取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傳播者,整個信息的傳播發生了變化,新媒體互動多種多樣。
(二)簡便性
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速度很快,可以實現瞬時傳播或及時傳播,這是新媒體的主要特點。近年來,抖音、快手等視頻媒介平臺的推廣應用,使信息傳播模式更加多樣,傳播速度更快,受眾面積更廣。社會大眾可以登錄平臺之后,以直播的形式將周圍的信息快速地傳遞出去。相對于傳統的報紙、電視、廣播等,信息傳播速度更快,傳播更加簡便,技術、專業要求低。在新媒體環境下,社會大眾獲取信息不受空間時間限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接收發送信息,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零距離通信交流。
(三)交互性
智能化手持設備的進一步推廣應用,逐步把我們帶入到新媒體時代。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持設備不受時間空間約束,能夠隨時隨地的與互聯網連通,利用通信技術獲得信息。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交互軟件,不僅給社會大眾信息溝通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徑,而且對某些科普工作起到了促進作用,大大提高了科學知識的傳播效率。再加上新媒體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能夠突破傳統科普宣傳的工作方式,保證宣傳推廣的多樣性。
二、新媒體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措施
(一)構建“互聯網+”圖書館的數字化平臺
在互聯網+大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行為需要依據技術的發展而作出適當調整,以更好的順應互聯網+時代發展要求。在全新歷史時期,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工作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在網上連采連編,保障社會大眾登錄數字化平臺之后,通過界面檢索獲得自己想要的數字化信息。另外,公共圖書館還應該進一步加強網絡閱覽室建設,向社會大眾提供多樣化的數字化信息服務,拓展網絡導航服務,加強數字化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滿足不同群體的信息需求。新媒體環境之下,圖書館要想做好數字閱讀推廣工作,就需要與現階段應用較為廣泛的先進科學技術有效聯合,重點將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數據挖掘技術與圖書館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數字化服務有效融合,創新構建互聯網服務平臺、服務策略、服務模式,實現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的創新。
(二)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新媒體互動服務
新媒體環境之下,公共圖書館也要善于運用多種交互軟件實現與讀者的線上交流,并依據不同讀者群體的閱讀需求,構建針對性的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微媒體方案。公共圖書館可通過構建官方微信、微博、微信公眾號,實現與讀者的線上溝通交流,保證讀者與圖書館服務人員,讀者和讀者之間,圖書館和圖書館之間能夠很好的溝通交流,同時還能夠利用各個官方平臺發布相應的數字推廣服務信息,更好地收集不同讀者的信息需求,從讀者的需求出發,構建針對性的公共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方案。
(三)加強數字化信息共享建設
公共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工作順利開展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圖書館要有豐富的數字化資源,并實現數字化資源的共享共建。公共圖書館在數字化圖書館建設過程中,通過外購第三方數據庫,自主開發組建數據庫,實現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有效加工整理,不斷豐富公共圖書館的數字資源種類。同時還應該注重對現有數字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有效開發,進一步優化公共圖書館的數字信息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投入。為了進一步提高公共圖書館數字化資源的利用效率,圖書館可利用已建設的網絡平臺,加強與客戶端的聯系,保證讀者可以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持設備,時隨地的進行信息資源檢閱檢索,享受數字化帶來的便捷。
參考文獻
[1] 郭婷,賀玲玲.我國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模式與創新研究[J]. 出版廣角,2019(8):86-88.
[2] 韓德彥.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8(7):58-60.
[3] 陰洪俊.關于公共圖書館在數字閱讀推廣工作中的幾點思考:以內江市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為例[J].內江科技,2018(10):16-17.
[4] 銀晶.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服務實踐與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2):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