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學校教育最重要的資源。校長是學校時間管理的關鍵人物,教師則是教室時間的管理者。由于時間是指向未來的,因而人們對時間的認識、感受以及管理的不同,必將產生不同的結果。
——王枬:《學校教育時空存在的問題分析》(《教育學報》2019年第1期)
有效的課堂提問是師生間信息雙向交流的過程,這一過程不僅需要學生的回答也需要教師的回答。學生的“答”體現的是其對知識的掌握,重在理解;教師的“答”則用于評價、點撥學生,并對學生的回答予以反饋,重在培育學生。
——舒昊:《課堂有效提問》(《上海教育》2019年第8期)

從育人角度看,中小學學生干部制度應該基于學生責任心和志愿者精神的培育。學生干部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制度,也是培養學生具有“責任擔當”這一核心素養的重要教育途徑。要讓學生進行更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就需要培養每一位學生的責任心——對自己負責,也對集體負責,以及志愿者精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熊丙奇:《中小學學生干部制度落腳點應是責任教育與志愿者精神培育》(《中國德育》2019年第4期)

財經素養本質上是資源管理素養,個體發展所需要的資源除了金錢,還包括時間、精力、技能以及社會關系等。而這些必需資源的管理有很多方面是共通的,例如,時間的管理需要很強的任務排序能力、計劃能力和執行控制能力,這與金錢管理需要的支出優先級排序、預算和預算執行控制本質是相通的。
——蘇凇、黃四林、張紅川:《論基于核心素養視角的財經素養教育》(《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2期)
減緩語氣,學會慢慢地、心平氣和地將自己的建議告訴孩子,并接受孩子的反駁和合理拒絕。
——《孩子性格受母親影響最大,這3種媽媽要注意了!》(“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2019年5月15日閱讀全文請“掃一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