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艷麗
我們幼兒園四年創辦了三個園區,高速的發展帶來的是人員管理和保育、教學質量上的挑戰。面對一支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年輕團隊和三個不同的園區,找到一種高效的管理方式非常重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們選擇了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進行管理的方式,而今“打造數字幼兒園”已經成為我們自覺的發展目標。
在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上,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比較和試運行,逐漸把目光聚焦在一款功能強大的筆記軟件上,現在我們已經能夠通過它輕松地實現園務的網上管理,還可以進行集體備課,同時也實現了協作辦公和同步交流。比如以前召開園務會議,會后辦公室主任需要將會議的內容重新進行整理,分發給與會者,費時費力,而現在運用筆記軟件搭建起的管理平臺,會議發言摘要可以實時匯總,會議結束,會議紀要也就基本拎了出來,管理層可以把工作重點放在對會議決議的落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
對于教師來說,備課占用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但年輕教師備課的效果如何,還要通過課程負責人的座談和交流,最終與教師達成一致,才能放到課堂上實施,這個過程復雜,多次反復而低效。于是,我們用這款有互聯功能的筆記軟件進行集體電子備課,軟件很好地適應了我們“一人主備、多人研討、反復研磨、最終定稿”的備課模式,如今每位教師都離不開筆記軟件了。備一堂課開始于主講教師的精心設計,主講教師要在規定時間把課程設計傳到級部的筆記軟件上,其他教師可利用碎片時間在線研讀,參與網上研討,發表意見,然后課程負責人根據大家的意見進行修改再上傳。這樣沒有了集中座談,每位教師都省下了自己的大塊時間;總時間上也省了,反而讓集體備課的機會更多了;軟件還實現了交流對象的角色對等,大家在網上發表意見會更民主、更暢所欲言;不拘泥于會上的時間,教師們在一段時間內有了好點子就可以隨時上傳,集體備課的智慧含量更高;軟件還減輕了所有教師的備課壓力,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除了教研和教學管理,在幼兒園的人員管理上我們也開始了數字化工作。我們認為管理大體要涉及三類人群:教師、孩子、家長。
一是讓教師的考核看得見。有很多標準化的人事管理軟件都能記錄教師出勤率、反映日常工作完成情況和家長滿意度,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求管理軟件能夠接納更多的真憑實據,比如可以與我們的教學筆記軟件相關聯,讓所有教師的工作成效都一目了然,人人都心服口服,這是我們對人事管理軟件的特別要求。
二是讓孩子的成長看得見。通過微家園、微信群、微信平臺隨時上傳在園孩子活動情況,也包括日常的活動、飲食、睡眠等各種情況,還要隨時公布班級活動安排、助教安排等各項安排,這也是很多園所都在做的事。我們還要求教師定期撰寫孩子的活動故事、活動評價和教學保育心得,也要傳達給家長,使家長更加理解我們的工作。
三是讓家長的交流看得見。家長的反饋和意見也是溝通的重要一環。此外我們還會安排定期的主題交流,比如針對某項活動,或只對某張照片,教師就可以展開一個話題,邀請家長盡可能參與,我們希望整個家長群體一直都能用正能量互相影響,實現教師、家長、孩子互相滋養。
我們還堅持讓教師用PPT或數字故事進行總結反思,在網絡上盡可能用多媒體講一個自己的教學案例或家校溝通案例,附上自己的思考,這也會被列入教師的考核,督促教師對課程、活動進行越來越深的思考,同時還要與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發生聯系。數字故事讓教師的工作思路更加明晰,專業素養快速提高。
本著“既不給自己找麻煩,也不給別人找麻煩”“盡可能符合園區實際需要”的思想,我們還開展了財與物的電子化管理工作。比如固定資產的管理,責任要到人,軟件還要有記賬功能,易耗品最好也能進行管理;財務管理有很多成熟的軟件,如何更適應幼兒園的狀態很關鍵;圖書的數字化管理,我們加入了面向家長的開放借閱功能;食堂的膳食營養管理軟件,我們加入了與幼兒身體發育測評軟件的互通功能。
總結我們在管理數字化進程中的一些經驗和教訓,有了一些思考:
我們必須明確自己要什么,要讓軟件為自己做什么,不能為了使用而使用。很多幼兒園僅僅是為了提高園所的數字化率而使用管理軟件,或者只是聽了一些軟件公司的“美好”宣傳就著手實施,這些都不是數字化的理由。幼兒園—定要明確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比如當今的財務軟件和資產管理軟件已經很普及了,也比較成熟了,我們對此有一些自己的需要,希望固定資產和資金管理軟件能夠把年度內資產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合理性分析,確保資金和資產支配合理,最終我們的要求得到了滿足。任何時候都要成為數字化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機器不能給人增添累贅、添麻煩。管理數字化的目的是解放人,讓人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專注于只有人能從事的工作,如果實施某一項數字化改造工程太過勞民傷財而收益卻不明確時,就寧肯不做。我們堅定數字化方向,也與我們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有關。我們幼兒園年輕人多,他們本身就是數字化的“原住民”,是從小面對電腦屏幕長大的一代人,各種軟件的上手能力很強,所以數字化管理非常符合我們的實際,遇到的阻力不大。如果一個幼兒園內的人員普遍都沒有很高的數字化素養,軟件上手能力很弱,走這條路就要慎重。
成本和經濟性也必須考慮。現在的免費軟件比較普遍,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專門開發。當然很多軟件付費才能更有保障,比如財務軟件,選用時要辯證考慮。
管理者要有一定的數字化素養。管理者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要留一定的時間關注數字和信息化發展,了解當今信息科技給教育、管理帶來的變革可能性。數字化除了可以給管理工作帶來很多便利外,還能讓溝通變得更順暢。除此之外,數字化將來一定能夠直接改變教育方式,雖然今天的課堂數字化手段還是不可替代的,但未來教育巨大的變革很可能就來自這個領域,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關注。
(作者單位系山東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 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