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孫蕙
貴州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的戰斗堡壘作用,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黨員干部頭腦,指導實踐、推進工作,讓基層黨組織全面過硬,扛起貴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政治責任。
7月11日至12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深入安順市紫云自治縣、鎮寧自治縣、關嶺自治縣調研時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部署,堅決扛起政治責任,把確保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各級黨組織手中,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基層黨建是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基層黨組織9.41萬個,其中基層黨委4892個、黨總支6313個、黨支部8.29萬個;全省共產黨員173.8萬名,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新時代學習大講堂讓大家學到科學種養知識,發展經濟、脫貧致富更有勁頭了!”自2018年以來,一堂堂講座,讓臺江縣老屯鄉皆蒿村黨支部書記劉躍軍越學心里越亮堂。今年,他發動黨員群眾,成立種植養殖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土地、山林、現金入股,把村里62戶貧困戶納入其中,建起了70個食用菌大棚和20個蔬菜大棚。
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進工作。近年來,貴州始終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把干部專業化能力培訓作為關鍵一招,優化整合資源,創新方式方法。新時代學習大講堂、“萬名農業專家服務‘三農’”、脫貧攻堅“冬季充電”……一項項新舉措,一堂堂新講座,讓全省廣大干部在培訓中“學”出精氣神,“干”出新作為,為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打好脫貧攻堅“四場硬仗”增添了新動能。
“立足扶貧干部不同崗位職責,我省把培訓對象劃分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部門行業干部、扶貧系統干部、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鄉村干部等五種類型。按照不同的主題,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貴州省委組織部干部教育處負責人介紹,新時代學習大講堂通過廣電網絡,在全省設立分會場和學習點1.8萬個,搭建了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的視頻培訓系統,由基層提出培訓需求,省級統籌設計培訓主題,擇優選配師資,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培訓。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是前進的旗幟。
以上率下、思想先行。貴州加強黨員干部經常性教育培訓,強化理論武裝。持續開展黨員干部集中輪訓,分級分類對全省1800余名省管干部和縣(市、區)黨政正職、2.3萬名縣處級以上干部進行集中培訓,培訓黨員干部80萬人次。截至2019年5月底,全省累計舉辦18期“時代前沿知識專題講座”、177期“業務知識專題講座”,培訓黨員干部668萬人次;深化“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教育,全省8000余個宣講團(組)累計開展集中宣講8萬余場,700余萬人次聆聽宣講報告。
2019年是脫貧攻堅決戰之年,也是基層黨建推進年。
今年1月,貴州印發《貴州省全面提升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從思想教育、領域黨建、支部建設、黨員管理、基礎保障5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不斷展現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新擔當新作為,實現讓組織建設更加有力、黨員作用更加突出、工作成效更加明顯、人民群眾更加滿意四個目標。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
貴州堅持不懈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堅持嚴格標準,建設標準化黨支部,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健全完善便于基層黨組織遵照執行、上級黨組織考核監督的標準體系,深入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嚴把黨建質量,建設規范化黨支部,推進基本組織設置、基本隊伍建設、基本制度執行、基本任務落實、基本保障配套規范化,使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讓黨的旗幟在每一個基層陣地都高高飄揚;堅持嚴管與厚愛并重,扎實做好發展黨員工作,不斷增強黨員教育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同時,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貴州始終把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作為最根本的政治擔當,努力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到實處。自2018年以來,已有88名縣(市、區)黨委書記、1372名鄉(鎮、街道)黨委書記、12826名村(居)黨組織書記向市縣鄉三級黨委述職,30090名黨組織書記按照隸屬關系向上級黨組織述職,36095名“兩代表一委員”和基層黨員群眾代表聽取述職并進行現場評議。
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進一步規范發展黨員工作。研究制定《貴州省發展黨員工作規程(試行)》,推動發展黨員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制定《貴州省貫徹落實〈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若干規定〉的實施意見》,讓9.41萬個基層黨組織的組織生活正常起來、認真起來、嚴肅起來,讓173.8萬名黨員在黨內政治生活的“大熔爐”里經受鍛煉。

黔西縣綠化鄉黨員服務隊將服務送到田間地頭。(黔西縣委組織部供圖)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今后,我會繼續扛起村支書的主責主業,堅持用好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進一步激發村企活力,讓脫貧的路子越走越寬,把致富的成果越做越好,不辜負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不辜負鄉親父老的信任托付,帶領青杠壩脫貧致富、邁向振興。”在今年全省脫貧攻堅“七一”表彰大會上,銅仁市思南縣塘頭鎮青杠壩村黨支部書記冷朝剛作為受表彰的“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發言。
會上,冷朝剛的發言簡樸、真摯。多年來,他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模范帶頭作用,帶領村民們不屈不撓克服困難、攻堅貧困,讓曾經水路不通、人均年收入不到500元的青杠壩村,蛻變為如今累計固定資產達4000萬元、人均年收入達15000元新村的創業故事讓大家記憶深刻。
“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干霄戰風雨。”
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全省各地火熱的脫貧攻堅戰場上,涌現出一大批有凝聚力、戰斗力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和有情懷、有擔當的優秀黨組織工作者。一大批“冷朝剛式”的書記沒有忘記自己的主責,無數個“青杠壩”正擺脫貧困,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基層黨建作為貴州產業革命“八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貴州強化政治擔當,壓實攻堅責任,制定出臺加強深度貧困地區農村基層組織建設36條、選優配強深度貧困村黨組織書記16條、村級組織建設“一任務兩要點三清單”;堅持盡銳出戰,建強攻堅隊伍。
注重典型引領,凝聚攻堅合力。多年來,貴州涌現出了如“一輩子修一條渠”的老支書黃大發、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優秀代表余留芬、“當代女愚公”鄧迎香等先進典型和模范,2018年,全省脫貧攻堅“七一”表彰大會,對500個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1000名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進行表彰。今年“七一”表彰大會再次對全省500個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300名脫貧基層黨組織書記、500名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300名脫貧攻堅優秀村第一書記進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