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孫蕙
貴州甕馬鐵路建成運營后,對于完善貴州區域鐵路網和促進甕安、福泉磷煤電一體化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千億級)加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7月13日,于2015年9月啟動建設的貴州甕安至馬場坪鐵路(甕馬鐵路)鐵軌鋪設工作全面完成,這意味著該鐵路可在今年底實現建成通車目標。
甕馬鐵路為貴州省鐵路規劃網中的資源開發鐵路,位于黔南州甕安縣、福泉市境內。線路自福泉市馬場坪與既有滬昆線接軌引出,向北至甕安縣城北銀盞鎮,全長72.5公里,投資近50億元,是貴州省第一條自建自營的地方資源型鐵路項目。
貴州拔窮根,交通要先行。
早在2013年,貴州省政府就批復下發《貴州省鐵路網規劃》,完善城際軌道交通網絡,形成“三橫、四縱、五射”骨架格局,并提出到2020年路網規模達到4400公里,到2030年路網規模達到7500公里,復線率達60%以上,高鐵里程達到2500公里以上,建成貴陽至黔中城市群中心城市1小時、至其他市(州)中心城市2小時、至周邊省會城市及全國主要經濟區2至7小時交通圈。
“十三五”期間,按照國家發改委總體規劃,貴州鐵路規劃再次明確規定,全省鐵路投資規模預計達到1200億元以上,新增運營里程1102公里。并推出一系列鐵路建設項目,完善城際軌道交通網絡,以大交通推進貴州高水平開放,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甕馬鐵路建設項目被納入其中。
貧困省建鐵路,怎么建?
貴州積極探索創新鐵路投融資模式,以甕馬鐵路為試點探索建立“股權合作+效益動態調整”的PPP模式,項目資本金比例為總投資的40%,其中,中鐵二十局集團、中交路建、貴州橋梁集團和中鐵二院組成的社會資本聯合集體出資占51%,貴州鐵投和劍江集團代表政府出資占49%,并共同組建貴州甕馬鐵路有限責任公司,負責資金籌措、項目建設、運營管理、債務償還和資產管理,特許經營期暫定30年。省政府通過項目運營初期的現金流補虧和退出機制,基本滿足社會資本對投資風險的要求。
作為貴州第一條以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自建自營的地方純貨運鐵路,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條采取“PPP模式+自建自營”的地方鐵路。2016年10月,甕馬鐵路獲得財政部等20部委評選的第三批國家級PPP示范項目,獲得獎勵800萬元。
“甕馬鐵路項目建設實現了三個突破,一是采取PPP融資模式吸引社會資本投資,二是中國鐵路總公司首次批復的地方鐵路自建自營項目,三是政府質量監督實現了貴州省屬地管理的模式。”貴州甕馬鐵路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李夏陽表示,甕馬鐵路將成為貴州首條擁有自主產權、自主經營權的一條地方性鐵路。
甕馬鐵路已完成全線鋪軌任務,現已全面進入房建及站后電力、電氣化、通信、信號“四電”施工。
7月25日,在甕馬鐵路福泉市牛場站,工人們揮汗如雨,頂著烈日進行信號樓、掛網等建設施工。
“我們采用24小時輪班作業,每天各個工區累計有500余名工人投入施工,為推進施工進度,8月以后還會增加工人。”中鐵二十局集團甕馬鐵路四標項目經理張府軒給記者比喻說,“四電”施工就如一個人的大腦和神經,是鐵路開通前的核心工作,為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施工,工人都為專業型人才。
作為一條資源型貨運專線,甕馬鐵路按國鐵II級單線電氣化貨運專線建設,設計時速120公里,使用電力機車牽引,接觸網的電壓為27500伏。全線設甕安、平定營、牛場、福泉東(緩開站)、姜家坪5個站點。由于鐵路所經之地多為高山峽谷,全線共有橋梁40座、隧道30座,橋隧比約70%,給施工建設帶來極大挑戰。
充分考慮“社會認可”,打造“精品工程”。
貴州甕馬鐵路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項目的建設單位,嚴格以管理制度、人員配備、現場管理、過程控制四個“標準化”為基本內涵,以機械化、專業化、工廠化、信息化為支撐手段,積極推進項目實施。
“我們將在保障項目建設優質安全的前提下,預計在9月完成全部工程及自檢,10月份完成靜態檢測、動態檢測(聯調聯試)等工作,確保今年底順利建成通車。”李夏陽表示。
據介紹,后期全線站后工程將新建調度中心1站,新建機務整備所1座,通信光電纜敷設196公里,集群移動通信設備安裝35站,車站設備安裝調試4站;信號計算機聯鎖96聯鎖道岔,行車指揮系統4站;信息綜合布線信息點600個。電力工程敷設高壓線路90.7公里,新建配電所2座及隧道照明等工程;牽引供電工程架設接觸導線124.78公里,新建牽引變電所2所。

甕馬鐵路甕安車站鋪軌現場。(貴州甕馬鐵路有限責任公司供圖)
“對這條鐵路我們可謂是翹首以盼。”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礦產品部經理張仁忠表示,公司現已形成以貴州為核心,甘肅金昌、四川達州、福建上杭等全國10余個生產和研發基地,一年有約100萬噸的貨物需通過鐵路運輸,目前,很多貨物都是通過汽車運輸,時間和資金成本都很高。“甕馬鐵路建成通車后將大大降低公司運輸成本,初步預計公司每年可節約運輸資金1000萬元以上。”
進駐甕安縣工業園區的金正大諾泰爾公司采購部經理王言恒也給記者算了一筆運輸成本賬:公司目前的磷產品運輸都是通過汽車從甕安運往福泉再重新裝卸上火車,一年大約要在福泉站發運產品800萬噸,按照1噸磷產品省11元成本計算,一年僅運輸成本就可省8800萬元。“這一筆錢,公司可用于擴大產能或技術提升,有利于公司發展壯大。”
據李夏陽介紹,甕馬鐵路建成通車后,將安排5輛機車承擔運輸任務,預計日均運量在2—3萬噸左右,一年運量可達700萬噸以上。而甕馬鐵路給企業發展帶來的便利遠不止于此。被列為貴州省重點工程的甕馬鐵路南北延伸線項目已于2018年10月啟動施工建設,該項目由南延伸線馬場坪至都勻段和北延伸線甕安至遵義段組成。其中,南延伸線起自在建的甕安至馬場坪鐵路姜家坪站,終點接入黔桂鐵路都勻站移站工程在建的新都勻站;北延伸線起自在建的甕安至馬場坪鐵路甕安站,終點引入川黔鐵路遵義城區段外遷工程在建的閣老壩站,項目預計總投資104.1億元。建成后主要用于貨物運輸,規劃運輸能力為每年2000萬噸,建設工期為4年。
“甕馬鐵路南北延伸線的開工建設,使甕馬鐵路不再是斷頭鐵路,一躍成為與國家干線鐵路密切聯系的輔助性貨運大通道,讓亞洲磷都的產品快速流通起來。”李夏陽說,甕馬鐵路及南北延伸線全長219公里,項目建成后將完善區域鐵路網布局,推動黔中經濟區建設發展,帶動甕安、福泉地區千億級磷化工產業發展。另外,全線北銜接川黔線、中接滬昆線、南接黔桂線三條國鐵干線,構建了西南、西北與華南地區貨物交流的局部分流通道,有利于沿線甕福集團、山東金正大、深圳芭田、川恒化工股份等企業有效降低運輸成本,同時也構成了局部南下通道,將有效帶動沿線社會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