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文媛 王法
沒有工業經濟的充分發展,就談不上實現工業化、現代化。貴州堅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推進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行動,全省工業經濟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2.06億元,這是貴州1949年的工業總產值,那年全省工業企業僅有235家。
到2018年,貴州全省工業增加值已達4378.94億元。
從2.06億元到4379.94億元,折射出貴州工業70年的蓬勃發展。
近年來,貴州堅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立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深入實施“千企引進”“千企改造”工程,加快推進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行動,全省工業經濟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全地形、全天候水陸兩用多功能車,能在零下41℃至40℃的環境下工作,能在零下50℃至70℃的環境下停放?!?/p>
“只要不上天,這款極地運輸車都能去。”
7月29日,在貴陽工業產品博覽會(以下簡稱工博會)現場,貴州省詹陽動力重力工程公司(以下簡稱詹陽動力)JY813B-R全履帶式極地運輸車吸引觀眾駐足。
據詹陽動力技術研究院副所長韓波介紹,JY813B-R全履帶式極地運輸車是雙體車型,可根據需求配套不同功能的車廂,可運用于物資運輸、冰海探路、應急救援等任務。因車廂本身具有動力,極地運輸車可以行駛在任何極端地形,且可以不用做任何準備就能從陸地下水,是一款真正的水陸兩棲車。
創新是貴州工業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JY813全地形車就是詹陽動力自主創新發展的一個代表。詹陽動力每年投入全年純利潤的4%—7%作為研發經費,從研制國內首款極地全地形車執行南極科考任務,到斬獲中國工業大獎,詹陽動力已逐漸成為行業領軍者。
近年來,詹陽動力裝備制造投資規模居貴州工業十大產業之首,行業增速也名列前茅,主導產業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擁有一批在行業中具有重要影響的特色裝備產品,深度參與了“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等系列國家重大工程。
作為中國主要的車軸鋼生產企業,首鋼貴鋼公司具有年產10萬噸的生產能力,其產品主要用于國內外高鐵、城軌、地鐵、動車、機車等車輛的車軸生產,產品遠銷亞洲、歐洲及非洲等全球各地。
經過持續多年的發展,貴州在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機械設備和各種消費品等工業主要領域,形成了龐大的生產能力,傳統資源優勢產品產量規模擴大。同時,代表未來消費發展方向的電子、智能產品從無到有,貴州制造正越做越強,市場越“闖”越廣。
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全省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年均增長21%,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8.5個百分點。全省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穩步提高,2013年突破60%,2018年提升到70.6%。
今年1—5月,全省規模以上先進裝備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5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03.4億元,增速20.1%,保持了較快增長的勢頭。
“公司2018年實現營收4878萬元,今年將朝著1億元目標奮斗?!睆?016年正式落戶貴州,不到3年時間,貴州新致普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致普惠)規模逐漸擴大。
新致普惠由上海新致軟件與貴安新區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共同投資1.65億元組建,是一家致力于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先進IT技術研究和創新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
5年前,貴州搶抓大數據發展機遇,開始探索大數據藍海,將發展大數據作為三大戰略行動之一,憑借區位、地理、成本優勢,促進大數據落地生根。
目前,在貴州,像新致普惠一樣的大數據企業,已有9500多家,產值近1200億元。大數據產業讓貴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正成為貴州經濟新的增長點,也為貴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力支撐。
在“十五”“十一五”時期,貴州工業結構主要以重化工業為主,輕工業占比偏低?!笆濉遍_始,貴州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充分發揮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生態良好的資源優勢,大力推進以白酒、煙草、茶葉、大健康醫藥、特色食品“五張名片”為重點的特色產業規?;l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壯大,全省新興產業企業總量擴大、實力增強,不同規模企業均得到蓬勃發展。
通過延長綠色生態產業鏈,培植有機型、生態型和原產地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貴州打造了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貴州品牌”:老干媽國際品牌度大幅提升、貴州綠茶飄香過海享譽世界、貴州醫藥市場認可度持續提升……

近年來,貴州堅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省工業經濟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圖為航宇科技工人正在生產車間生產鍛件。(徐豐山/ 攝)
此外,針對行業發展薄弱環節和短板開展“千企改造”和“千企引進”,貴州大力推進智能化、信息化與實體經濟融合,一大批傳統工業企業實現升級改造,新興產業企業相繼在貴州投資興業,為全省工業結構持續優化、動能轉換深入推進注入強大動力。
目前,貴州全省輕重工業結構正由以煤炭、電力、建材、冶金、有色金屬等重工業為主,逐步調整優化為酒、煙、食品等輕工業快速增長的輕重工業齊頭并進。
據統計,2019年1—5月輕重工業結構比為47.5∶52.5,輕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比2010年提高13.8個百分點,其中,酒飲料和精制茶行業在2015年超過煤炭行業,成為第一大工業行業。
在本屆工博會上,579家貴州本土企業集中展示了貴州工業的創新成果和“貴州制造”風采。
去年12月,貴州印發《貴州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搶抓經濟發展由高速度轉向高質量轉型的關鍵“窗口期”,提出要深入推進“雙千工程”,大力實施“十百千萬計劃”,集中力量推動千億級產業加快發展,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激發全省工業經濟發展新活力。
作為《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的重點發展產業,磷及磷化工在貴州工業發展史上占據重要位置。
經過多年的發展,貴州開磷集團、甕福集團已成為我國磷化工行業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龍頭骨干企業,產品規模與質量、技術裝備、研發能力和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等都走在了全國前列,部分關鍵技術走在世界前列。
今年6月,由開磷集團、甕福集團重組打造的千億級磷化集團貴州磷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揭牌成立,一艘嶄新的磷化工“產業航母”在貴州起航。
沒有工業經濟的充分發展,就談不上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是貴州工業經濟的“四梁八柱”,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開磷與甕福強強聯合組建貴州磷化集團,是貴州搶抓歷史機遇期和政策窗口期,集中力量推動千億級現代化工產業發展的生動寫照。
《行動方案》提出,要重點推動“基礎能源、現代化工、先進裝備制造業、優質煙酒、大數據電子信息、清潔高效電力、生態特色食品、健康醫藥、新型建材、基礎材料”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發展,將其作為深化工業強省戰略的重要抓手,作為推進“雙千工程”的重要抓手,作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抓手。
根據規劃,到2022年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產值達到1.75萬億元,貴州全省工業經濟總量達到2萬億元,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穩定經濟增長、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實現后發趕超提供關鍵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