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范磊
25年的投遞生涯,孫茂梅走過的是一條條崎嶇小路,印下的是一串串堅實腳印,留下的是一個個動人故事。
赤水河畔,遍地修篁,在林深壑幽間,嵌著一條步班郵路。在這條郵路上,有一道綠色的身影穿行不輟,風雨無阻來回20多公里,跋涉山野鄉間25年,黑油油的馬尾辮隨著急促的步伐甩得老高。這道身影,就是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赤水市分公司長沙鎮支局郵遞員孫茂梅。
山野間鳥鳴清脆,孫茂梅卻聽不太清。時間回溯到1997年的一個夏夜,孫茂梅冒著暴雨加班投遞到晚上10點,鄉間小路坑洼濕滑,她一不留神滾下山坡撞到了頭,當夜就發起高燒,耳鳴如鼓。由于放心不下工作,燒剛退,孫茂梅顧不上耳鳴就上了郵路,就這樣一拖再拖,直到右耳完全喪失了聽力。得知情況后,領導想為她轉崗,孫茂梅堅定地謝絕了:“我喜愛投遞工作,戴著助聽器也不會影響服務,請放心!”

美麗的石斛花田中,孫茂梅(中)向種植戶了解石斛藥效,商討宣傳方法。(韓靜樺 / 攝)2014年,孫茂梅給袁二妹送包裹上門時,提到了郵政農村電商平臺可以將她加工的青蘿卜線,培育的石斛花籃、花茶等農特產品宣傳銷售出去,增加收入。
穿過竹林,翻上山坡,在蒼翠的樹叢間,粉紫色的石斛花滿山滿谷,一簇簇、一團團、一串串在樹丫間、石縫里散發著淺淺清香。聞著香味,孫茂梅來到了赤水市長沙鎮高洞村農戶袁二妹家的石斛花田。
“‘財神爺’來了!”袁二妹高聲招呼,笑著打趣孫茂梅。高洞村盛產青皮蘿卜和石斛花,村民們習慣腌制青皮蘿卜自家食用,石斛花曬干做成花茶。

孫茂梅為電商脫貧農戶提供寄遞一條龍服務。(韓靜樺 / 攝)
“把農閑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我來幫你宣傳!”在孫茂梅的牽線搭橋和赤水市郵政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精美的石斛盆景、養生花茶,香脆鮮辣的青蘿卜線在郵政電商平臺的助力下,逐步打開了市場,獲得了良好口碑。2018年11月,袁二妹和她的農特產品還上了央視“第一時間·看天下”欄目,去年一年增收了10多萬元。“感謝郵政,感謝孫姐幫我開辟了一條致富路。現在有不少快遞公司找我合作,我都拒絕了,郵政帶我致富,我當然選擇郵政!”袁二妹感激道。
地稱呼她為“孫二姐”。
孫茂梅的手機里有幾十位孤寡老人的電話號碼,存儲著對老人們的關愛;厚厚的記事簿里寫滿了鄉親們的各種需求,記下的是對群眾的關心;自費購買的電動車上、身上背著的郵包里,裝載的則是最真實的民生。哪位老人要領社保、誰家水電費需要繳納等日常小事,孫茂梅都一一代勞。她利用郵件投遞的間歇,把學到、聽到、看到的信息及時告訴給鄉親們,幫助大家增收致富。教種菜、教養殖,強化銷售觀念……真正將貼心服務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孫茂梅貼著鄉親們的心,鄉親們也貼著她的心。聽力不好,老大姐就搭著肩湊近她的耳朵說話,無論走到哪里,總會有高八度的熱情問候。聽到一聲聲問候,笑意蕩漾在孫茂梅的眼里,微微地瞇成了好看的月牙兒。
“孫二姐,又送包裹呀?”孫茂梅不僅是郵遞員,還是鎮上居民們的代購員、代辦員和服務員,儼然就是個“大管家”,小鎮上的群眾都親切
在孫茂梅的家里,也種植了許多盆石斛花,悉心照料之下長得十分茂盛。她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取下助聽器,用棉簽和小刷子清理干凈。使用助聽器后雖然不影響工作,但由于耳道被堵塞不通氣,一天累積下來的汗氣會造成耳道感染,發炎流膿。
“自從兩年前兒子參軍以后,每天下班回到家就真的清靜了。”孫茂梅的手機壁紙正是佩戴紅花、站著軍姿、敬著軍禮的兒子照片,英姿勃發。因為部隊紀律,她每周不定時才能和兒子通上一次電話,每每思念涌上心頭,就會拿出影集,翻看和兒子小時候的合照,一臉欣慰。
孫茂梅的父親也是郵政人,她22歲時接過父親的班,成為一名步班投遞員。老人已退休多年,但還會時常來到當年工作過的地方走走看看,拉著女兒的手勉勵她要好好工作,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我有個愿望,希望兒子退伍后也能接我的班,繼續為大家服務,把‘人民郵政為人民’的這份精神傳承下去。”孫茂梅如是說。
25年的投遞生涯,孫茂梅走過的是一條條崎嶇小路,印下的是一串串堅實腳印,留下的是一個個動人故事。她勤勤懇懇甘于奉獻的敬業精神、為民服務不辭辛勞的可貴品質、帶領致富不求回報的無私情懷,在“那抹綠色”上又增添了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