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韋倩 見習記者 / 李蘭松
綏陽縣通過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為群眾打通一條脫貧致富的“小康路”。
7月26日,遵義市綏陽縣鄭場鎮傘水村的靈芝種植大棚內,一朵朵褐色的靈芝長勢喜人,棚頂的柱形圓筒機器正在抽粉。2016年,傘水村引進貴州云端農旅開發有限公司,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在壯大香菇和木耳等優勢食用菌的同時,積極探索靈芝人工培育方法,走產品差異化的道路。
近年來,綏陽縣圍繞農業穩定發展、農業結構調整、農民持續增收的目標,堅持“壩區抓高效、山區抓特色”的發展思路,做優做強“一縣一業、一鎮一特、一村一品”,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優化產業結構。同時將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并成立農產品促銷工作專班,統籌指導全縣農產品促銷工作,為群眾打通一條脫貧致富的“小康路”。
盛夏的綏陽,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在小關鄉,漫山遍野的金銀花競相綻放,村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采摘金銀花,歡聲笑語在山間回蕩。
小關鄉總人口1.92萬,種植金銀花6.8萬畝,金銀花產業覆蓋全鄉總人口的85.6%,成為1.5萬余名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柱。其中,全鄉725戶貧困戶中就有600戶參與金銀花種植。
“今年的金銀花開得還可以,鮮花的收購價格在6塊至8塊,采完直接賣給村里的合作社,完全不愁銷路。”花農姜德貴高興地告訴記者,后期還可以賣金銀花葉子和枝條,今年他家種植的11.5畝金銀花預計產值能有8萬多元。
而在洋川鎮東山村,村民們則通過種植水果實現增收,目前已建成東山梨、布朗李、枇杷、葡萄、獼猴桃、草莓等多個特色水果基地。
“我家種有3畝地的水果,包括獼猴桃、東山梨、布朗李,今年預計利潤在5萬元左右。”說起水果種植,村民周啟開和大多數人的看法一樣,認為這是個好路子。
綏陽把發展產業作為扶貧的主攻方向,根據縣域資源稟賦,按照“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的思路,全縣調減玉米種植面積4.82萬畝,發展經濟作物。目前已形成以辣椒和金銀花兩種優勢產業為主,水果、蔬菜、食用菌等為輔的產業發展模式。
2018年,全縣種植辣椒33.1萬畝,總產值約10億元,帶動貧困人口21800人。種植金銀花10.5萬畝,產值逾2億元,帶動貧困人口2400人。種植蔬菜26.4萬畝,產值4億元,帶動貧困人口3900余人。新增水果種植面積0.7萬畝。食用菌完成1000萬棒任務目標。
“接下來,綏陽將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持續推進辣椒、食用菌、果蔬、金銀花等產業發展,強化種養特色品牌建設,抓好特色產業,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綏陽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何華說。
作為綏陽縣金銀花主要種植基地的小關鄉,擁有26家金銀花粗加工企業,每到采花季節,廠房里機器的轟鳴聲便響個不停,工人們有序地將鮮花進行殺青、烘干等處理。
村里的合作社一方面將花農的鮮花全部收購,在村里組建加工廠,另一方面聯系產品公司,讓加工產品通過統一渠道出貨,進一步提高金銀花的競爭優勢和產品價格,確保全鄉花農有穩定的增收渠道。
位于綏陽縣經濟開發區的貴州苗老藤生物養生有限公司就是合作社的上游產品公司。7月26日,記者在貴州苗老藤生物養生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里看到,一支支以金銀花為原料的牙膏正被工作人員包裝成盒,準備銷往各地。
“我們主要是提取金銀花里的綠原酸,綠原酸是我們公司生產牙膏的重要成分之一。”貴州苗老藤生物養生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光華說,“綏陽金銀花的品質高產量大,一般金銀花中綠原酸的含量平均在4%至5%之間,而綏陽金銀花能達到6%至8%。”

綏陽縣大力發展金銀花和辣椒等特色產業,使群眾走上了致富路。圖為綏陽縣小關鄉的村民采摘金銀花。(黃云 / 攝)
為保證綏陽金銀花的價值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貴州苗老藤生物養生有限公司還與貴州百靈企業集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當地建立起貴州百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百靈對金銀花用量需求很大,對于綏陽的金銀花,我們是有多少收多少。同時我們還負責產品的研發,目前以綏陽金銀花為原料的牙膏和洗護產品已陸續上市。”貴州百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盛剛說。
除了洗護用品,綏陽的金銀花產品還有金銀花茶、金銀花雞蛋糕等20多個品種,獲得專利11個,注冊“綏花”“詩鄉紅”等6個商標。
目前,綏陽金銀花種、收、加、銷一體化的產業鏈已基本形成。下一步,綏陽計劃不斷完善辣椒和金銀花兩個主導產業的生產體系、加工體系、流通體系、經營體系,提高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有好的產品,更要有好的銷路。為使綏陽的農特產品銷得出更賣得俏,2018年3月,由綏陽縣經濟貿易局、農業農村局等相關單位共同組建成立了綏陽縣農產品促銷工作專班,統籌指導全縣農產品促銷工作。2019年上半年,僅通過線下銷售,綏陽縣20個農特產品產值就已達5000萬元。
“今年5月初,上海遵義商會對我們的‘椒花水面’所涉及的企業進行考察,最終將綏花、黔肴辣椒、貴辣、鄉村妹辣椒等6種產品納入重點銷售目錄。”綏陽縣經濟貿易局副局長吳廷強介紹,“產銷專班成立以來,依托滬遵消費扶貧聯盟,推動遵義市在上海設立遵義農特產品直營店,已促成多筆訂單供貨。”
目前鄉村妹辣椒系列產品訂單數量達9000余件,其他面制品和蔬菜等產品訂單數量近3000噸,2019年預計實現銷售額800余萬元。
為了進一步推進優質產品產銷對接,綏陽縣還建立了“農校對接”“農超對接”的產銷合作機制。7月正值綏陽縣風華鎮雙龍村黃花梨成熟時間,記者在綏陽永輝超市看到,新鮮的黃花梨擺滿貨架,引來不少顧客品嘗購買。綏陽永輝超市店長霍華偉說:“雙龍梨園的黃花梨口感爽脆,汁多甘甜,顧客反響特別好。”
如今,綏陽有20余個優質農產品進入遵義市沃爾瑪、合力、永輝等大型超市。同時,綏陽農特產品相關公司還與遵義市一些單位和學校食堂簽訂產銷訂單合同,助力農特產品進入學校與單位食堂。
綏陽還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展銷活動,依托“電商+旅游”模式將農特產品入駐景區,并通過本地自媒體、直播等方式進行宣傳,讓綏陽農特產品被更多人認識,從而提升產值,助力黔貨出山,進一步實現產業扶貧。下一步,綏陽縣產銷專班將繼續推進農業專業合作社與有關企業合作,進一步提升農產品包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