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泉
杭州市兒童醫院內科,浙江 杭州 310014
作為一種常見的小兒科疾病,支原體肺炎(MPP)的發病率逐年提高,對小兒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相關研究表明,免疫功能紊亂是造成MPP發生的首要原因,故治療MPP時,調節機體免疫平衡和抑制局部炎癥反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2]。肺炎支原體感染易使免疫系統出現異常,從而加重病情,病程延長,易出現重復感染。因此,本研究通過阿奇霉素序貫法治療MPP患兒,探究其對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具示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70例MPP患兒,對照組為常規阿奇霉素療法,觀察組為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各35例。對照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1歲-12歲,平均年齡(5.23±1.56)歲;病程1 d-5 d,平均病程(3.19±0.63)d。觀察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1歲-10歲,平均年齡(5.02±1.47)歲,病程1 d-6 d,平均病程(3.26±0.68)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持續伴有劇烈咳嗽和發燒;白細胞指數在正常以下;胸片存在片狀、云霧狀陰影,并伴隨著肺部濕啰音;血清MP-IgM(+)和(或)MP-Ab(間隔2周)恢復期抗體滴度上升4倍或MP-Ab抗體滴度持續>1:160;上述僅表示通過X線檢查可以看見的左右肺片狀陰影?;純杭议L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中樞神經受損嚴重;存在嚴重的MPP癥狀;精神存在問題。
1.3 方法 對照組常規治療:將阿奇霉素注射液(浙江亞太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285,規格:0.125 g)10 mg/(kg·d),連續治療5 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 mL/kg中,持續靜脈滴注,治療5 d為1療程。觀察組給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持續靜脈滴注5 d后,停藥4 d,再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懸劑(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112,規格:0.1/5袋)10 mg/(kg·d),連續治療3d,總治療療程12 d。兩組治療時均未使用腎上腺激素。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變化比較(Mean±SD)
1.4 評價指標 血清炎癥因子水平變化:在治療前后通過檢測試劑盒(青島瑞斯凱爾科技有限公司)采集靜脈血 2 mL,3,000 r/min離心10 min,取用上清液放入-20 ℃的冰箱中保存,經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IL-2、IFN-γ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Mean±SD)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兩組患兒IL-2、IFN-γ水平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患兒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通過臨床驗證,小兒MPP是由肺炎支原體所致的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由于兒童的免疫系統功能發育不完全,易出現持續性感染,從而導致肺部炎癥伴頑固性咳嗽,嚴重影響兒童的身體機能的發育和身心健康[3]。近年來,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支原體肺炎患兒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MPP也成為了臨床常見的一種兒童感染性疾病。目前,臨床主要治療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藥物為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且對機體免疫力的增強和殺菌的雙重作用,且已在多個國家得到推廣使用。
當肺部有豐富的血液供養,對于口服藥物的吸收中,肺組織濃度基本等于靜脈用藥,此為序貫療法治療MPP的理論基礎[4]。研究臨床癥狀表明,當患兒感染MPP后,患兒身體中血清炎性因會出現異常,采取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可有效治療MPP。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兩組患兒的IL-2、IFN-γ水平明顯降低,且觀察組IL-2、IFN-γ水平較對照組低,表明阿奇霉素序貫法治療優于常規阿奇霉素治療法,可有效抑制重復感染,可有效抵抗血清炎癥,提高治療效果,迅速改善患者癥狀、體征。其原因在在于通過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可增強組織滲透性,提高組織濃度,增強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進而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支原體肺炎患兒治療效果明顯,可降低血清IL-2、IFN-γ水平,改善患兒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