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苗英
張家口市宣化區醫院,河北 張家口 075100
兒童是國家和家庭的未來,兒童的健康成長是社會發展中的核心話題。近年來,隨著兒童保健意識的不斷提升,多數家長選擇兒童保健護理,來改善兒童發育質量。我院在2017年起,在健康保健兒童中開始探索兒童保健護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6月,到我院接受的保健兒童12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的形式,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采用兒童護理,共60例,年齡1.5歲-5歲,平均3±1.3歲;研究組采用兒童保健護理,共60例,年齡為1歲-6歲,平均3.5±1.2歲。對對照組和研究組患兒的年齡等情況進行對比,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具體護理措施為:定期對兒童進行體檢,項目包含身高、體重、視力等常規檢測項目。并在保健期間告知兒童家長應注意兒童的飲食均衡,注意適度的活動,以保障兒童的健康發育。(2)研究組采用兒童保健護理,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兒童保健內容。具體護理措施為:小于1周的兒童進行針對性的感官和語言訓練;大于1周不滿2周的兒童進行針對性的平衡和動作訓練;2周以上的兒童針對性地進行思維和動作訓練。同時,在兒童保健期間,定期對兒童家長展開健康知識講座,使其基本掌握兒童在不同時期的體質標準及針對性的心理和生理訓練方法。同時督促兒童家長注意按時接種疫苗及防范兒童常見的傳染病。
1.3 評價指標 10mon后,對研究組和對照組兒童的身體狀況進行比較。采用Gesell量表對兒童的精細化動作、語言及適應性進行評價。對兒童身高及不良反應的評測以醫護記錄為準。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檢驗,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兩組兒童發育情況分析 采用兒童保健的研究組在精細化動作(118.25±2.13)、語言(117.23±3.51)、適應性(110.49±4.23)方面要顯著優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的精細化動作(104.23±3.15)、語言(103.29±3.76)、適應性(99.91±4.21),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兒童發育情況對比(Mean±SD)
2.2 兩組兒童身高分析 采用兒童保健的研究組在保健前身高(73.32±5.16)與對照組相比較(73.25±5.24),無統計學差異(P>0.05);經過10mon的保健后,研究組在身高(97.51±4.72)上要顯著高于對照組相(86.34±5.16),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兒童身高對比(Mean±SD)
2.3 兩組兒童不良反應分析 采用兒童保健的研究組共出現肥胖癥兒童1例,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67%;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共出現肥胖2例,貧血1例,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5.02%。
兒童期作為人體生長最為關鍵的時期,其生長質量將對兒童的一生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研究中的數據表明,采用兒童保健的研究組在兒童生產發育較為良好,在發育狀況、身高、不良反應發生率上的評測均要優于對照組的發育狀況、身高、不良反應發生率。因此在兒童成長的保健過程中實施兒童保健護理是十分必要的,對于兒童的成長和發育進行保健干預,將成為幫助兒童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護理人員應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在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提升兒童家長保健意識的同時,幫助兒童家長掌握必備的育兒知識,從而為兒童的成長提供更為有利的保障。